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為非遺代言》互聯網直播巡禮中國最美非遺

首場觀看量當日即達216萬

近日, 由GreatSeed鼎坤文化傳媒聯合新浪一直播和今日頭條推出的《我為非遺代言》大型非遺直播體驗類節目首站登陸江蘇。 從5月13日到6月5日, 直播小組全程24天走訪8個城市的20位非遺項目傳承人, 如此廣度的挖掘和深度體驗非遺項目, 在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尚屬首次。

首場觀看量當日即達216萬

江蘇自古人文薈萃、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歷來是能工巧匠的聚集之地, 蘇北、蘇中、蘇南, 不同的地域環境, 造就了江蘇非遺的豐富多樣。 《我為非遺代言》首場直播設在位於南通的藍印花布博物館, 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吳元新將藍印花布的傳承和創新推向世界。 三個小時直播觀看量當日即達到216萬, 開啟了此次向造物者致敬的巡禮之旅。

吳元新,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 現任南通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 南通大學藍印花布藝術研究所所長, 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館長。

《我為非遺代言》直播幾乎包含了江蘇大部分非遺項目, 接下來大家將看到揚州的雕版印刷、玉雕, 南京的雲錦、金箔、雨花茶, 到徐州的香包,

常州的梳篦, 無錫的泥人、精微繡, 再到蘇州的蘇繡、緙絲、木版年畫、檀香扇、核雕、漆器、昆曲, 觀看的用戶既能領略到北方的豪邁雄健, 也能仔細品味南方的溫婉細膩。

藍染絲巾

當非遺遇上直播

非遺代表著人類文化遺產的精深高度, 是最古老也是最鮮活的文化歷史傳統。

當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進程不斷衝擊文化生態, 一些依靠口傳心授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不斷消失, 許多傳統技藝瀕臨消亡。 對於非遺的傳承保護離不開現代生態環境下發展與變革的新思路。

如今, 網路直播已成為當下年輕群體最流行的資訊發佈方式之一。 對非遺而言, 其傳承與傳播恰恰需要年輕人的廣泛參與。 網路直播正賦予非遺獨特的魅力, 它將“藏在深閨無人識”的非遺專案, 用時髦的方式再次呈現在公眾特別是年輕人面前。 通過互聯網視訊這種直接且方便交互的傳播模式, 90、00後們能夠“眼見為實”地瞭解非遺、體驗非遺, 激發身邊更多的年輕人愛上非遺。

助力傳統工藝回歸現代生活

時間和空間, 是我們認識事物所必需的尺度之一。 在《我為非遺代言》直播中, 我們將看到這些非遺項目在現階段所處的不同境遇。 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的交融共敘是非遺傳承保護和創新的主要方式, 説明更多的非遺專案“走出去、引進來”, 推動民族工藝復興民,向造物者致敬,讓傳統工藝回歸到現代生活正是這次直播的最終訴求。

在生活的流動中,在時代的轉換裡,保護非遺成為了一種文化探尋的過程。現代設計需要民間藝術元素充實和豐富其底蘊,現代人需要傳統文化平衡內心的焦慮和欲望。傳統的詩詞、繪畫、設計、建築、曲藝、醫藥等等在被年輕人追捧的同時,所代表的中國傳統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更是我們追求的精神真諦。在探尋最美非遺的路上,又何嘗不是一種尋找自我、發現自我的過程。

公司簡介:GreatSeed(鼎坤文化傳媒)以“傳承人類文化DNA”為使命,致力於打造一個基於互聯網的分享、體驗和傳承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球社區平臺,促進全球多元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與發展,開闢中國優秀的文化內容和產品走向世界的新絲綢之路。

推動民族工藝復興民,向造物者致敬,讓傳統工藝回歸到現代生活正是這次直播的最終訴求。

在生活的流動中,在時代的轉換裡,保護非遺成為了一種文化探尋的過程。現代設計需要民間藝術元素充實和豐富其底蘊,現代人需要傳統文化平衡內心的焦慮和欲望。傳統的詩詞、繪畫、設計、建築、曲藝、醫藥等等在被年輕人追捧的同時,所代表的中國傳統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更是我們追求的精神真諦。在探尋最美非遺的路上,又何嘗不是一種尋找自我、發現自我的過程。

公司簡介:GreatSeed(鼎坤文化傳媒)以“傳承人類文化DNA”為使命,致力於打造一個基於互聯網的分享、體驗和傳承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球社區平臺,促進全球多元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與發展,開闢中國優秀的文化內容和產品走向世界的新絲綢之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