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特其拉日出 藍色龍舌蘭草的汁液

圖/陳立維 Ray 文/michelle

龍舌蘭成熟的過程出奇的漫長, 至少需要8到12年的光陰根莖才能積蓄足夠的糖分。 所以, 我們喝到的每一瓶龍舌蘭酒,

至少是酒農8年前植下的。 人活百歲, 也只能喝到同一片土地上12個年份的Tequila。 這還不算, 只有用特其拉小鎮上生長的龍舌蘭釀造的酒才可以被稱作Tequila。

聞味兒就能醉倒的小鎮

墨西哥產的特其拉酒是世界各地調製瑪格麗特酒不可缺少的成分。 如今, 墨西哥每年生產特基拉酒5000萬升, 其中1/3出口到一百多個國家。 釀造該酒的藍色龍舌蘭只在特其拉城生長。 在世界遺產大會上, 特其拉的龍舌蘭田和古代釀酒設施一同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

特其拉鎮(Tequila)位於墨西哥第二大城市瓜達拉哈拉市西北50公里處, 是哈利斯科州(Jalisco)境內、瓜達拉哈拉(Guadalajara)和特皮克(Tepic)之間的小城鎮。 而傳說中特其拉(Tequila)酒最早的原產地就是該鎮郊外的火山口周圍邊坡。

我們的車還沒進入市區, 窗外就出現成片的龍舌蘭。 一下車, 特其拉酒的香味撲鼻而來, 不用喝, 光是在釀酒廠附近待一天, 人就能醉倒。

特其拉小鎮有9家酒業集團, 總共3萬多人口中的80%以不同形式從事著與釀酒相關的行業。 特其拉鎮有很多的種植園地和釀酒廠房, 從世界各地慕美酒之名而至的遊客可以目睹一瓶醇香龍舌蘭酒的誕生過程。

小鎮郊外的公路旁邊完全被龍舌蘭“霸佔”, 想像一下田野裡上萬株“刀鋒犀利”的龍舌蘭密密麻麻簇擁在一起的場景, 這種外形很像大個鳳梨和劍麻的植物, 姿態實在是不太溫柔, 如果有密集恐懼症的話, 真有當場撞牆的心。 但是喜歡的人, 一定會覺得龍舌蘭田野要比薰衣草耐看,

因為特其拉小鎮的龍舌蘭的顏色介於綠色和藍色之間, 與墨西哥其他地區的純綠色相比, 血統顯然高貴了不少, 而且很神奇的是, 這裡龍舌蘭葉子永遠像寶劍一樣筆直鋒利, 絕不會打蔫。

特其拉城有兩家世界知名度最高的釀酒廠:索查和凱爾弗。 這兩家都為遊客提供免費參觀品酒活動, 我選擇了凱爾弗釀酒廠, 因為世界上第一瓶特其拉就是在這裡生產的。 據說整個特其拉城有1億多株龍舌蘭。 特其拉酒的酒精含量大多在35%至55%之間, 我們通常能夠見到的無色特其拉酒並非陳年特其拉酒, 金黃色特其拉酒為短期陳釀, 而在木桶中增陳1至15年的, 被稱為老特其拉酒。

很有趣的街頭販賣方式 F4,1/200秒, ISO100

傍晚時分的特其拉小鎮很有歐洲小鎮的味道 F4,1/125秒, ISO800

特其拉小鎮到處都是龍舌蘭圖案的裝飾 F13,1/250秒, ISO100

美味的墨西哥餐 F2.8,1/60秒,ISO800

入夜之後小鎮上的人都三三兩兩地出來,到附近的小酒館喝酒聊天 F4,0.4秒,ISO400

馬拉松式釀造——8年一瓶酒

只有墨西哥人能理解釀造Tequila所需要的耐心。任何一瓶正宗的Tequila,從種植到釀造的過程都要經歷8年以上,有的時候甚至要12年。

作為釀酒作物的龍舌蘭,與葡萄、蘋果有著本質的不同。一株葡萄藤今年採收完畢,明年能繼續結出果實。然而,龍舌蘭用它那酷似鳳梨的根莖部分來釀酒,一個龍舌蘭根莖採收之後,整個植物就殞命犧牲了。龍舌蘭成熟的過程又出奇的漫長,至少需要8到12年的光陰根莖才能積蓄足夠的糖分。如果時候不到,釀出的酒也缺乏滋味。所以,我們喝到的每一瓶龍舌蘭酒,至少是酒農8年前植下的。人活百歲,也只能喝到同一片土地上12個年份的Tequila。

龍舌蘭的生長期是十年左右,成熟時幾乎和人一樣高。收割後砍去外層葉子,露出中心的果實派娜(形狀像鳳梨)——就是釀酒的原料。龍舌蘭果實一般重90斤左右,但只能產三四公升酒。釀造酒的時候首先要將葉子全部切除,會得到大約60公斤重含有甘甜汁液的鳳梨狀的莖塊,將其切割以後泡洗24小時。然後榨出汁來,放在專用的糖化鍋內煮大約12小時,等待糖化過程完全之後,將其榨汁注入發酵罐中,加入酵母和上次的部分發酵汁。有時,為了補充糖分,還按規定加入一定量的砂糖。發酵結束之後,發酵汁除留下一部分作下一次發酵的配料之外,其餘的在單式蒸餾器蒸餾2次。第一次蒸餾以後,將會獲得一種酒精含量約25%的液體;而第二次蒸餾,再經過去除去首餾和尾餾的工序之後,將會獲得一種酒精含量大約為55%的可直接飲用的烈性酒。雖然是經過了兩次蒸餾,但最後獲得的酒液,其酒精含量仍然比較低,因此,其中就還有很多原材料及發酵過程中所具備的許多成分,這些成分就使特其拉風味在特其拉酒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和伏特加酒一樣,特其拉酒在完成了蒸餾工序之後,酒液要經過活性碳過濾以除去雜質。

很萌的復古老爺車 F5.6,1/100秒,ISO400

特其拉小鎮有9家酒業集團,人口中的80%以不同形式從事著與制酒相關的行業 F7,1/200秒,ISO200

遠遠看到這種雕塑,就知道,這個是酒廠無疑了 F11,1/320秒,ISO100

右側黃色標籤的這瓶就是木桶陳釀的特基拉酒,酒色帶木色,有點像洋酒幹邑的色澤 F4,1/8秒,ISO200

像喝紮啤那樣喝特其拉

級別高的特其拉酒還要手工釀造。特其拉酒的等級與儲存時間成正比,此外也跟龍舌蘭含量有關。含量越高,級別越高。雖然在國外特其拉酒地位尊貴,普通人只捨得用它來調雞尾酒。但在特其拉小城裡特基拉酒跟紮啤一樣普遍。當地人喜歡就著一盤烤仙人掌蟲和炸蚱蜢,用小杯細斟慢飲。

墨西哥人喝特其拉很有講究,先在拇指和食指上撒點兒鹽,再切一塊酸橙。準備就緒後,他們先舔一下鹽,吮一口酸橙,然後才拿起酒杯喝一口。第二口還是如此程式。我問這是為什麼,他們說特基拉酒勁兒大,有鹽和酸橙的調節喝起來就不那麼烈了。

美酒通常都是由酒鬼研發出來的。西班牙的酒鬼士兵們佔領墨西哥的時候,由於從歐洲運輸紅酒和其他烈性酒來美洲成本昂貴,於是設法就地取材造酒。其實,除了墨西哥,現在中美洲各國都出產此酒,但是墨西哥出產的始終是最地道的。

和藹熱情的墨西哥大叔頭戴著很有墨西哥風情的帽子 F4,1/200秒,ISO100

特其拉小鎮遍佈特基拉酒衍生品商店,賣酒壺、酒桶等紀念品F6.3,1/60秒,ISO200

小鎮上販賣紀念品的商店 F4,1/40秒,ISO400

短期陳釀的特其拉酒

短期陳釀的特其拉酒

拍攝及遊玩攻略

墨西哥的Tequila三部曲

第一步:冰鎮,Tequila放入冰箱冷凍層,凍至最佳飲用狀態——冰液黏稠狀後取出,倒入特別的Tequila酒杯。

第二步:做一杯桑格麗塔(Sangrita)。墨西哥人不用鹽和檸檬,他們一手拿Tequila,另一隻手拿桑格麗塔。所以將番茄汁2份、鮮檸檬汁1份、辣椒汁(適量)、辣椒油(少量)、白胡椒(適量)、芹子鹽(少許),混合調勻,這便是墨西哥人愛不釋手的桑格麗塔。將它倒入Tequila酒杯,抿一小口,再喝一口Tequila,這才是墨西哥的喝法。

第三步:乾杯。喝Tequila通常是小口慢慢品,如果要乾杯,需要先深吸一口氣,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再擺出一副百骸暢通的表情,徐徐把空氣呼出來。墨西哥人認為,酒氣吸到肺裡人很快就醉了,所以先把肺裡填滿空氣,再把酒氣吐出來,這樣酒量最少提升三分之一。

墨西哥特色美食

龍舌蘭酒的分類

麥斯克爾(Mezcal):其實可說是所有以龍舌蘭草心為原料,所製造出的蒸餾酒之總稱,簡單說來Tequila可說是Mezcal的一種,但並不是所有的Mezcal都能稱作Tequila。

特基拉(Tequila):是龍舌蘭酒一族的頂峰,只有在極少的特定地區、尤其是特其拉,使用一種稱為藍色龍舌蘭的根莖(球莖)製造的才能有資格冠名。

推薦住宿

特其拉小鎮住宿:小鎮汽車站附近的 rear tequila hotel ,雙人標間房費大約 300 比索,酒店裡面有一個很大的院子, 2 層的小房子分佈在院子四周,非常舒服。 另外特其拉小鎮不大,出門可以包計程車或者走路。

攝影攻略

1、特其拉小鎮的建築很有特色,頗有歐洲小鎮的氣質,人也不多,適合拍一些掃街照。

2、拍攝龍舌蘭田:小鎮四周的山上都是龍舌蘭田,建議第一天踩點,看好方位,第二天早晚拍攝風光片,其他時間可以拍攝收割種植等人文風情片。

via Fotomen

相關文章

美味的墨西哥餐 F2.8,1/60秒,ISO800

入夜之後小鎮上的人都三三兩兩地出來,到附近的小酒館喝酒聊天 F4,0.4秒,ISO400

馬拉松式釀造——8年一瓶酒

只有墨西哥人能理解釀造Tequila所需要的耐心。任何一瓶正宗的Tequila,從種植到釀造的過程都要經歷8年以上,有的時候甚至要12年。

作為釀酒作物的龍舌蘭,與葡萄、蘋果有著本質的不同。一株葡萄藤今年採收完畢,明年能繼續結出果實。然而,龍舌蘭用它那酷似鳳梨的根莖部分來釀酒,一個龍舌蘭根莖採收之後,整個植物就殞命犧牲了。龍舌蘭成熟的過程又出奇的漫長,至少需要8到12年的光陰根莖才能積蓄足夠的糖分。如果時候不到,釀出的酒也缺乏滋味。所以,我們喝到的每一瓶龍舌蘭酒,至少是酒農8年前植下的。人活百歲,也只能喝到同一片土地上12個年份的Tequila。

龍舌蘭的生長期是十年左右,成熟時幾乎和人一樣高。收割後砍去外層葉子,露出中心的果實派娜(形狀像鳳梨)——就是釀酒的原料。龍舌蘭果實一般重90斤左右,但只能產三四公升酒。釀造酒的時候首先要將葉子全部切除,會得到大約60公斤重含有甘甜汁液的鳳梨狀的莖塊,將其切割以後泡洗24小時。然後榨出汁來,放在專用的糖化鍋內煮大約12小時,等待糖化過程完全之後,將其榨汁注入發酵罐中,加入酵母和上次的部分發酵汁。有時,為了補充糖分,還按規定加入一定量的砂糖。發酵結束之後,發酵汁除留下一部分作下一次發酵的配料之外,其餘的在單式蒸餾器蒸餾2次。第一次蒸餾以後,將會獲得一種酒精含量約25%的液體;而第二次蒸餾,再經過去除去首餾和尾餾的工序之後,將會獲得一種酒精含量大約為55%的可直接飲用的烈性酒。雖然是經過了兩次蒸餾,但最後獲得的酒液,其酒精含量仍然比較低,因此,其中就還有很多原材料及發酵過程中所具備的許多成分,這些成分就使特其拉風味在特其拉酒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和伏特加酒一樣,特其拉酒在完成了蒸餾工序之後,酒液要經過活性碳過濾以除去雜質。

很萌的復古老爺車 F5.6,1/100秒,ISO400

特其拉小鎮有9家酒業集團,人口中的80%以不同形式從事著與制酒相關的行業 F7,1/200秒,ISO200

遠遠看到這種雕塑,就知道,這個是酒廠無疑了 F11,1/320秒,ISO100

右側黃色標籤的這瓶就是木桶陳釀的特基拉酒,酒色帶木色,有點像洋酒幹邑的色澤 F4,1/8秒,ISO200

像喝紮啤那樣喝特其拉

級別高的特其拉酒還要手工釀造。特其拉酒的等級與儲存時間成正比,此外也跟龍舌蘭含量有關。含量越高,級別越高。雖然在國外特其拉酒地位尊貴,普通人只捨得用它來調雞尾酒。但在特其拉小城裡特基拉酒跟紮啤一樣普遍。當地人喜歡就著一盤烤仙人掌蟲和炸蚱蜢,用小杯細斟慢飲。

墨西哥人喝特其拉很有講究,先在拇指和食指上撒點兒鹽,再切一塊酸橙。準備就緒後,他們先舔一下鹽,吮一口酸橙,然後才拿起酒杯喝一口。第二口還是如此程式。我問這是為什麼,他們說特基拉酒勁兒大,有鹽和酸橙的調節喝起來就不那麼烈了。

美酒通常都是由酒鬼研發出來的。西班牙的酒鬼士兵們佔領墨西哥的時候,由於從歐洲運輸紅酒和其他烈性酒來美洲成本昂貴,於是設法就地取材造酒。其實,除了墨西哥,現在中美洲各國都出產此酒,但是墨西哥出產的始終是最地道的。

和藹熱情的墨西哥大叔頭戴著很有墨西哥風情的帽子 F4,1/200秒,ISO100

特其拉小鎮遍佈特基拉酒衍生品商店,賣酒壺、酒桶等紀念品F6.3,1/60秒,ISO200

小鎮上販賣紀念品的商店 F4,1/40秒,ISO400

短期陳釀的特其拉酒

短期陳釀的特其拉酒

拍攝及遊玩攻略

墨西哥的Tequila三部曲

第一步:冰鎮,Tequila放入冰箱冷凍層,凍至最佳飲用狀態——冰液黏稠狀後取出,倒入特別的Tequila酒杯。

第二步:做一杯桑格麗塔(Sangrita)。墨西哥人不用鹽和檸檬,他們一手拿Tequila,另一隻手拿桑格麗塔。所以將番茄汁2份、鮮檸檬汁1份、辣椒汁(適量)、辣椒油(少量)、白胡椒(適量)、芹子鹽(少許),混合調勻,這便是墨西哥人愛不釋手的桑格麗塔。將它倒入Tequila酒杯,抿一小口,再喝一口Tequila,這才是墨西哥的喝法。

第三步:乾杯。喝Tequila通常是小口慢慢品,如果要乾杯,需要先深吸一口氣,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再擺出一副百骸暢通的表情,徐徐把空氣呼出來。墨西哥人認為,酒氣吸到肺裡人很快就醉了,所以先把肺裡填滿空氣,再把酒氣吐出來,這樣酒量最少提升三分之一。

墨西哥特色美食

龍舌蘭酒的分類

麥斯克爾(Mezcal):其實可說是所有以龍舌蘭草心為原料,所製造出的蒸餾酒之總稱,簡單說來Tequila可說是Mezcal的一種,但並不是所有的Mezcal都能稱作Tequila。

特基拉(Tequila):是龍舌蘭酒一族的頂峰,只有在極少的特定地區、尤其是特其拉,使用一種稱為藍色龍舌蘭的根莖(球莖)製造的才能有資格冠名。

推薦住宿

特其拉小鎮住宿:小鎮汽車站附近的 rear tequila hotel ,雙人標間房費大約 300 比索,酒店裡面有一個很大的院子, 2 層的小房子分佈在院子四周,非常舒服。 另外特其拉小鎮不大,出門可以包計程車或者走路。

攝影攻略

1、特其拉小鎮的建築很有特色,頗有歐洲小鎮的氣質,人也不多,適合拍一些掃街照。

2、拍攝龍舌蘭田:小鎮四周的山上都是龍舌蘭田,建議第一天踩點,看好方位,第二天早晚拍攝風光片,其他時間可以拍攝收割種植等人文風情片。

via Fotomen

相關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