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社論]打假權力去中心化,真相在拉鋸中呈現

一年一度的央視“3·15晚會”, 早已成為消費者維權、企業公關、輿論熱議介入的盛大事件。 在今年的“3·15晚會”上, 無印良品、永旺兩家來自日本的商場均被曝光在售產地為日本核污染區的食品。 不過, 針對央視的曝光, 3月16日, 無印良品中國公司發表聲明, 稱央視的報導存在“誤解”。

無印良品的聲明顯示, 央視的“誤解”內情非常簡單, 即該公司所銷售的進口食品日文標識上所標示的位址“東京都豐島區”, 為該公司母公司名稱及其法定註冊地址, 並非該公司所售進口食品產地。 無印良品強調, 該公司進口及銷售的來自日本的食品,

均嚴格遵守我國相關規定。 同時, “公司進口及銷售的進口食品均有原產地證明書, 且證明書正本已提交上海檢驗檢疫局。 ”就在同一天, 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也給出確認, “經核查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的進口記錄, 未發現有來自於日本核輻射地區的產品。 ”

在無印良品和央視各執一詞, 監督事件似乎要陷入“羅生門”之際, 上海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官方回應可謂終結了爭議。 不過, 事件的影響常常會出人意料。 借助央視的“負面批評”, 無印良品選擇了“正面回應”, 而不是像永旺超市那樣以更為保守的姿態“下架”相關商品。 最終, 對於無印良品來說, 他們經受住了考驗, 反而能夠幫助他們澄清誤解、謠言,

獲得更強的品牌效應。

所以, 被曝光的企業和產品看似遭遇不測, 但如果產品本身的確沒有問題, 或者曝光的過程存在錯謬, 那麼這反而可以成為企業的一個正向公關的機遇。 機遇與挑戰並存, 構成了央視“3·15晚會”的新特徵。 情況已經不像最開始, 晚會的點名就意味著企業的災難, 這一點在今年的晚會結束後尤為明顯。

但造成這一境況的原因, 並非央視本身做得不足。 事實上, 央視很可能較之前獲得了更廣泛的資訊管道, 和各個部門有更為密切的配合。 但社會狀況卻今非昔比, 首要的一點便是資訊傳播的去中心化和資訊本身的碎片化。 央視作為傳播中心節點的功能還在, 但面對社交媒體的迅速崛起, 也不得不為後者讓位;此外,

此前央視的報導即便有錯誤, 但相關企業也很難像今天的無印良品那樣, 在社交媒體上發佈聲明, 就可以立刻獲得廣泛傳播。

其次, 更多的時候, 公眾可以通過其他管道進行維權, 甚至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消息就可以。 雲南麗江被打毀容女生、杭州女孩彎彎在北京和頤酒店被毆打等事件, 都通過自媒體形式進行維權, 所起到的效用也不輸任何媒體曝光。

對於公眾而言, 對一家企業、一個品牌的認知度和認可度, 需要重塑自己的“信任模式”。 過去以“電視裡說”、“報紙上說”為准, 現在則需要直接尋找更專業的說法, 比如“知乎大v”、果殼網以及獨立專家怎麼說。 每一個人都需要信任層面的“委託代理”, 但現在,

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可以直接連接社交媒體上有公信力的專家、媒體, 這些新的知識、資訊權威構成了他們的信任來源。

個體公信力日益崛起, 媒體公信力亟須再造, 這是互聯網衝擊下的社會新形勢。 在此新形勢下, 消費者的維權、企業的公關、公眾的選擇, 都將發生本質性的變化。 對於消費者而言, 對品牌、對媒體的信任, 都難以重複過去的無比堅固和一成不變。 公眾需要明白, 在一個傳播權力去中心化的時代, 打假監督權也在分散化, 沒有哪一家媒體的報導代表“絕對真相”, 我們必須依靠自己的挖掘和探索, 去獲得最終經得起檢驗的“真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