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長篇小說《牌坊上的白綾》第十七集

(長篇小說)

牌坊上的白綾

郝雪廷 著

(十七)

又過了一兩天, 李東家把家裡的事安排停當, 便與王家福一道去太原籌備建染坊的事,

於是他們便啟程走了。

這一去可就是幾個月。 白家已經將宅子騰空了, 李祿壽來看了非常滿意, 下一步該做什麼呢?王家福說, 先到北京去找一個能執掌起這染坊生產的大師傅, 作了規劃, 然後翻修廠房。 為了使染坊的產品能打開市場, 王家福親自到濟南購買了德國的印染設備。 王家福李祿壽二人風塵僕僕乘車來到河北地界, 正走間, 卻被一群人攔了去路, 王家福撩開窗簾一看, 便明白了七分, 八成是遇上了土匪, 這下可糟了, 如果讓土匪把這購買設備的款子搶了, 這染坊的事可就怕黃了……

“東家, 咱們遇上了土匪。 ”

“啊。 ”李祿壽一聽這話, 大吃一驚, “那怎麼辦?咱們可是把這幾年的辛苦和努力都帶在身上了呀, 如果讓土匪搶了,

那可就前功盡棄了……”

“東家, 撐住點氣。 我想最壞他們也只是要點錢, 不至於將咱們倆怎麼樣。 錢是人賺來的, 只要留著青山在……”王家福扶著東家, 一直在小聲地安慰著他。

這時, 一幫嘍囉把他倆從車上拽了下來, 為首的一位向嘍囉們說, “把他們給我綁了。 ”

王家福一擺手, “慢, 為什麼要綁呀, 是怕我們逃跑還怎麼地?”

這幫土匪打劫了許多人, 還沒有見過這麼硬氣的人, 這回遇到的一定是兩位大客, 於是, 便按照規矩, 將他倆的眼蒙了帶回面交總司令。

“報告, 今天抓來兩個溜子。 ”他們被推到堂前。

“把他們的眼打開。 ”隨著命令, 一位小嘍囉過去給他們把纏在臉上的黑布取了, 他們二人低頭不語, 等待著這個總司令的發落。

這時堂上這位卻開口了,

“下麵若非是王掌櫃王家福先生?”

“哦?”王家福見堂上長官認得他便抬頭一看, “你是……”

“鄙人於振海呀。 ”於振海馬上吩咐嘍囉, “這是我的客人, 趕快鬆綁。 ”

“小的們有眼不識金鑲玉, 二位受委屈了, 快請坐。 ”

王家福緩過神來才問道:“于大人不是在京城……怎麼……”

“嗨, 這正是彼一時此一時也, 你是知道了, 鄙人喜歡倒點兒古董, 被人告發, 大總統下領要查辦我, 我見勢頭不對, 連夜帶著千余弟兄們都跑了。 哈哈哈……這年頭世道亂了, 這河北土匪多呢, 再加我這一股也沒有什麼。 ”

王家福說:“于大人, 這種生活你過的慣嗎?”

“唉, 整日打家劫舍, 這心裡也很不是滋味, 我有心再尋主人, 另盤高枝, 可還沒有找到一個好的……”

“于大人, 我聽說山西總督閻長官正準備擴軍,

如去投他也許有加官進爵的機會, 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王掌櫃如能為于某促成此事, 定當厚報。 ”

“理當效力。 ”

於振海不僅熱情招待了他們二位, 為了他們的安全, 還沒了一個班, 護送他們倆去濟南辦事。

設備很快運回太原。 他們在外面忙呀忙呀, 祿興染坊很快有了規模, 為了染坊正常投產, 在王家福的建議下, 又將董金茂調到染坊來做掌櫃, 眼看就要投產了。 這幾天董金茂一直在外面跑市場, 要為他們印染的色布、花布尋找到銷路。 山西沒有一個像樣的染坊, 以前許多布鋪都是到河北、北京去進貨, 這下太原開大染坊了, 布鋪老闆當然都表示支持, 一個個都說, 只要品質好, 一定要進祿興染坊的貨呀。

看到染坊的前景,

李祿壽十分高興。 一天, 祿興染坊來了一位軍爺, 身後跟著四五個衛兵。 董金茂一見是軍爺, 心裡沒有底, 不知出了什麼事, 馬上把李祿壽和王家福請出來。

王家福見來了軍爺, 也不知是什麼原因, 這亂世年頭, 軍人咱惹不起呀, 可既然來了, 是福是禍又只好認命, 於是急忙開門迎客。 “老總, 裡邊請。 ”

這時一位衛兵說:“你們哪位是祿興染坊的大掌櫃?”

董金茂趕忙回答:“鄙人是本鋪掌櫃, 這位是本鋪的財東李東家, 這位是大管家王先生。 ”

李祿壽只好點頭頭說, “正是鄙人的財產。 ”

衛兵指著那位軍官說:“這位是我們軍部的後勤官趙部長。 ”

李祿壽一邊點頭說“久仰久仰”, 一邊趕快吩咐, “小二上茶, 上上好的龍井茶來。 ”

李祿壽雖然說“久仰久仰”, 但他還不知道這個趙大人究竟是個什麼人。原來這趙大人是山西唯一敢與閻錫山平起平坐的都督府秘書長趙戴文的本家侄子,在閻錫山的軍營裡掌管後勤。

此時趙大人說:“聽說你們要開染坊,而且進了德國的先進設備,不知你們這個染坊什麼時候能開張?”

王家福在一旁插話道:“現在一切都已就序,約計不出半個月即可開張。”

“你們是準備染色布呢,還是染花布?”

“兩套作坊,都染。”

“好,我準備把你們的色布作坊全包了,你只給我染一種布,軍用,專門供給我的被服廠,行嗎?”

果然,還沒有開張,一筆大生意便找上門來。李祿壽與王家福一聽是這樣的喜事,真的是喜之不盡。

“那好呀,本坊一定照辦。”

“不過有一條,你們只管染布,我的被服廠會來取貨,其它什麼也不能說,這是軍紀,萬一泄了密,可別怪我不客氣。”

“不敢,不敢。”

“好,那咱們就一言為定。”趙大人從身上取出一張一萬元的銀票來,“這是我們的訂金,以後取貨現款交易。”

這時,王家福和李祿壽對了一下眼,兩人都心領神會了,這位老總是李家“祿興染坊”的大財神,只要有他,這個染坊便註定生意興隆了,於是,李東家把那張銀票輕輕推在趙大人的面前,“大人,這個小意思就算我孝敬您的了,貨咱們就訂了,以後咱們來日方長。”

“那好,二位東家,不客氣,既然你們這樣,這個那我趙某就收了。我是軍人,不懂生意場上的情況,但只要有用得著趙某人的地方,捎個信兒來,我當奮力相助。”

“染坊開業之時,還請大人能來捧場。”

“好,我會來的。”

王家福又賞了幾個衛兵幾塊大洋,趙大人走了。李東家在王家福的肩上拍了一把,“家福呀,真有你的,你怎麼就能把這也算到了呀?就是諸葛亮再世也會自愧不如的呀。這下好了,咱這染坊在了靠山,我就放心了。”

幾天後,在鞭炮齊鳴中,李記染坊正式開張了。果然趙大人來了,省城許多的布鋪老闆都來了……

酒罷之後,王家福專門找趙大人說了于振海有一千五百弟兄想投閻總督的事,趙大人馬上說,“這是好事,總督正在用人之際,有這樣的將才肯定歡迎,我回去稟告上級,如答應收編,我馬上通知你。”

真的是一順百順,三天后於振海所部被閻王錫山收編,於振海也做了團長。

明天請閱讀第十八集

但他還不知道這個趙大人究竟是個什麼人。原來這趙大人是山西唯一敢與閻錫山平起平坐的都督府秘書長趙戴文的本家侄子,在閻錫山的軍營裡掌管後勤。

此時趙大人說:“聽說你們要開染坊,而且進了德國的先進設備,不知你們這個染坊什麼時候能開張?”

王家福在一旁插話道:“現在一切都已就序,約計不出半個月即可開張。”

“你們是準備染色布呢,還是染花布?”

“兩套作坊,都染。”

“好,我準備把你們的色布作坊全包了,你只給我染一種布,軍用,專門供給我的被服廠,行嗎?”

果然,還沒有開張,一筆大生意便找上門來。李祿壽與王家福一聽是這樣的喜事,真的是喜之不盡。

“那好呀,本坊一定照辦。”

“不過有一條,你們只管染布,我的被服廠會來取貨,其它什麼也不能說,這是軍紀,萬一泄了密,可別怪我不客氣。”

“不敢,不敢。”

“好,那咱們就一言為定。”趙大人從身上取出一張一萬元的銀票來,“這是我們的訂金,以後取貨現款交易。”

這時,王家福和李祿壽對了一下眼,兩人都心領神會了,這位老總是李家“祿興染坊”的大財神,只要有他,這個染坊便註定生意興隆了,於是,李東家把那張銀票輕輕推在趙大人的面前,“大人,這個小意思就算我孝敬您的了,貨咱們就訂了,以後咱們來日方長。”

“那好,二位東家,不客氣,既然你們這樣,這個那我趙某就收了。我是軍人,不懂生意場上的情況,但只要有用得著趙某人的地方,捎個信兒來,我當奮力相助。”

“染坊開業之時,還請大人能來捧場。”

“好,我會來的。”

王家福又賞了幾個衛兵幾塊大洋,趙大人走了。李東家在王家福的肩上拍了一把,“家福呀,真有你的,你怎麼就能把這也算到了呀?就是諸葛亮再世也會自愧不如的呀。這下好了,咱這染坊在了靠山,我就放心了。”

幾天後,在鞭炮齊鳴中,李記染坊正式開張了。果然趙大人來了,省城許多的布鋪老闆都來了……

酒罷之後,王家福專門找趙大人說了于振海有一千五百弟兄想投閻總督的事,趙大人馬上說,“這是好事,總督正在用人之際,有這樣的將才肯定歡迎,我回去稟告上級,如答應收編,我馬上通知你。”

真的是一順百順,三天后於振海所部被閻王錫山收編,於振海也做了團長。

明天請閱讀第十八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