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請將本能還給孩子

上週五, 網上傳出這樣一個事件:幼稚園裡, 一名三歲的寶寶將鐵釘伸進了插座孔中, 就這樣結束了幼小的生命......這件事若究其責任, 恐怕幼稚園老師是首當其衝。 可是細細想來, 這次事故的發生, 最大的原因不正是孩子沒有危險意識, 更沒有躲避危險的本能嗎?

孩子一出生, 很多家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屋子裡的角角楞楞都包起來, 生怕孩子被磕著碰著。 孩子跑太快, 一不小心摔倒了, 家長這時往往立刻把孩子抱起來, 然後大罵地面的不平, 把所有錯都歸給地面。 長此以往, 孩子便會覺得身邊的一切都是安全的, 不會磕著不會碰著, 即使偶爾摔倒也是地面的錯。 同時, 孩子躲避危險的本能也被一點一點的磨滅了, 慘劇的一次次發生也就不足為怪了。 那麼如何把這種本能還給孩子呢?

從理論方面讓孩子認識到危險

比如交通上, 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基本的交通規則——過馬路,

左右看, 紅燈停, 綠燈行。 要讓孩子知道, 馬路上的車是危險的, 要學會躲避。 飲食上, 要告訴孩子, 大塊的食物要切成小塊吃, 東西要嚼碎了才能咽, 什麼東西能吃, 什麼東西不能吃。 還有家電安全上, 要讓孩子知道觸電是危險的, 濕手是不能碰插座的, 插座孔更是不能接近的。 除此之外, 孩子身邊的危險還有太多太多, 而家長們的首要任務便是告知。

給孩子碰壁的機會

作為成人, 大家都知道, 理論僅是理論, 重在實踐。 對於孩子也是如此, 如果不給他接觸到任何危險的機會, 那他也會把所有的警示當做耳旁風。 比如, 家長沒必要把家裡的角角楞楞都包起來, 這樣孩子某一天被磕著碰著, 他知道疼了, 也就知道這些角角楞楞是危險的了, 那以後自然也知道如何去躲避這樣的危險了。 當然, 許多家長可能不捨得, 只想把孩子保護的嚴嚴實實的, 生怕受到一點傷害。 可是家長們更要明白的是自己無法每時每刻去盯著孩子, 總有忽視的時候,

而這個時候, 孩子的安全則需要完全靠他自己的本能了。 所以長遠來說, 給孩子碰壁的機會便是讓孩子親身體會到危險, 進而懂得躲避危險, 即使父母不在, 也能用自己的本能保護自己。

學會歸錯給孩子

孩子受到傷害, 家長往往歸錯給別人, 即使是孩子自己摔倒了,

家長也要去怨地面。 這樣顯然是不對的, 長此以往, 孩子就會失去自省的能力, 受到傷害時便不會覺得是自己去觸碰了危險, 反而覺得是危險來找到的他, 這樣下去, 孩子便沒有了主動躲避危險的本能。 可想而知, 失去了這種能力的孩子該會是一種怎樣的處境。

總之,家長們趕快把本能還給孩子吧,避免意外永遠靠的是孩子的本能,而非家長無微不至的看護。沒有危險意識的孩子,才真正身處危險之中。

——博苑兒童之家,口袋裡的育兒專家

總之,家長們趕快把本能還給孩子吧,避免意外永遠靠的是孩子的本能,而非家長無微不至的看護。沒有危險意識的孩子,才真正身處危險之中。

——博苑兒童之家,口袋裡的育兒專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