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勝山老槐樹

勝山頭村陳家門前有棵神秘、獨特的老槐樹, 樹杆粗壯, 須兩人方能合抱。 老槐樹種植於哪一個朝代, 如今已難以考證, 但據陳家家譜記載, 北宋年間, 他們的祖籍在掌起, 明朝中期才遷移到逍林擇樂路。 隨著潮水北退, 明朝時在勝山南邊已有人居住。

於是, 有一戶陳姓的人家便來此選擇了一塊地基, 並根據陳家祖規, 造房時要在房前屋後種上兩棵樹, 叫“前槐後榆”, 比喻家業傳至子孫萬代。 但當時因勝山一帶土質鹹而又堿, 樹木屢種不活, 於是人們便從南山運來山土填滿樹坑, 然後種上東槐西榆兩棵樹。

過了二年, 這兩棵樹長得非常茂盛, 於是又在兩棵樹之間造了一幢座西朝東的房子。 嘉靖三十二年(1553)三月和嘉靖三十四年三月廿三日, 倭寇兩次入侵勝山, 戚繼光親臨勝山, 與參將俞大猷、指揮戚毅等率軍民力戰大敗倭寇。 據傳說戰後, 戚繼光回營途中,

曾在陳家小憩, 並把座騎牽在槐樹上, 此事至今仍為陳家所津津樂道。

歲月匆匆, 榆樹枯萎了, 而這顆老槐樹曾歷經滄桑, 遭受過無數次風霜、雨雪、雷火的侵襲和剝蝕, 頑強地活了下來。 特別是1956年8月1日, 十二號特大颱風過境, 許多房田被毀, 它卻仍然蔥郁茁壯、傲然屹立。 以它的魅力吸引著遠近的人們。


有一年夏天, 天氣特別悶熱, 大地被曬得白花花的, 仿佛隨便在何處只要劃著一根火柴就能點燃。 於是人民都搬凳拖椅地到老槐樹下相聚乘涼。 忽然, 有個人驚叫起來, 大家順著他指點的方向定睛一看:大槐樹的樹洞裡遊出一條大蛇, 身子全白, 只是嘴與雙眼顯得特別鮮紅, 落下地, 那蛇像箭一般竄入河中。 這時, 遠處雷聲轟鳴, 天空瞬間風起雲湧, 眾人散盡。 接著大雨夾帶著震耳欲聾的雷電聲傾盆而下, 突然, 一道閃電劃破天空, 電光過處, 一個霹靂響雷擊中了老槐樹三叉枝, 頓時, 三叉枝形成一個缸口大的樹洞, 過了一會兒, 烏雲漸漸散去, 透出一派日光來, 照耀得大地一片通紅。

人們紛紛從家裡出來, 尋覓何處被雷電中。 當他們看到老槐樹被雷電擊出了大大一個洞, 人們都說:“老槐樹遭電擊, 白蛇早知悉。 ”那麼這條大白蛇是何時遷居到這株老槐樹樹洞內的呢?據清朝嫁到陳家來的那位老太太(如今陳家留有她的遺照)講:那是1924年農曆九月廿五日傍晚, 忽然有一條大白蛇急匆匆地遊到老槐樹下, 昂首繞樹根竊視, 當它找到一個樹洞後, 就騰地一下跳起來, 旋即鑽入那個洞裡, 當時目睹者數人。

如今, 老槐樹在陳家門前屹立著, 它是歷史的見證, 又是勝山人民的一筆財富。 給後人留下無數思索和遐想。

(勝山鎮阮龍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