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價格戰提前拉響京城車市進入甩貨季

雖然北京氣溫已經逼近30攝氏度, 但這並沒有阻擋消費者週末到4S店裡去看車的熱情。 近期, 多家汽車4S店內的人氣比平日明顯高出不少, 很多人都帶著“聽說價格戰打響了, 過來看看優惠力度如何”的心理。

上周, 北京青年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 動輒十萬元的優惠力度讓豪華品牌4S店內的人氣明顯高於其他品牌。 打算近期換車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奧迪A6L能優惠10萬元已經是力度很大了, 就怕訂晚了要等很久才能提上車。 ”二線豪華品牌領頭羊凱迪拉克的優惠力度更是空前。 以凱迪拉克XTS車型為例, 店內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目前XTS精英型是店內的暢銷車型, 優惠幅度最高可達10萬元, 相當於按照7折售車, 而且價格還可以再談。 除此以外, 凱迪拉克CT6的官降幅度最大, 最高可優惠11萬元, ATS-L和XT5的最高優惠也分別在7.5萬元和5萬元。 ”

新一輪“價格戰”在豪華車市場正打得如火如荼, 而早在3月, 大眾、別克等主流品牌的價格就已鬆動。 目前, 車價已處於低位, 傳統的車市淡季正在成為消費者選擇購車的絕佳時機。

來自全國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會的銷量資料則印證了此番降價潮的緣由:2017年4月, 乘用車零售為166萬台, 同比增長0.8%。 2017年前4個月, 乘用車累計零售增長為-0.2%, 仍未恢復正增長。 就連動輒增長40%的SUV市場也風光不再, 4月份只實現了8%的增長, 更不要說一泄再泄的轎車市場了。

在前不久的上海車展上, 上汽通用汽車總經理王永清就坦言, “猛烈的價格戰已提前開打, 今年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 ”

凱迪拉克七折領銜 豪華車迎來降價潮

據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 隨著經銷商庫存壓力的加大, 再加上廠商4月開始加大任務量,

許多經銷商都開始加大促銷力度, 優惠幅度較之前都有提高, 這其中, 豪華車價格率先“跳水”, 已然走在車市價格戰的前列。

記者走訪瞭解到, 目前凱迪拉克的優惠力度可謂空前。 以凱迪拉克XTS車型為例, 店內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目前XTS精英型是店內的暢銷車型, 優惠幅度最高可達10萬元, 相當於按照7折售車, 而且價格還可以再談。 除此以外, 凱迪拉克CT6的官降幅度最大, 最高可優惠11萬元, ATS-L和XT5的最高優惠也分別在7.5萬元和5萬元。 ”

這樣的降幅不禁讓其他品牌經銷商感歎, “凱迪拉克為了爭奪豪華車市場份額已經不惜代價。 ”而從凱迪拉克近期的銷量資料來看, “低價換量”這一舉措效果明顯, 凱迪拉克已經連續第14個月實現兩位數銷量增長,

同比增幅接近一倍, 其中, 豪華旗艦轎車CT6銷量同比上漲176%。 同屬第二豪華車陣營, 富豪與捷豹路虎也不甘落後。 記者瞭解到, 目前富豪XC90部分車型最高優惠達10萬元, 捷豹F-PACE最高優惠也有接近9萬元的水準。

硝煙彌漫的價格戰同樣使得豪華車三巨頭BBA受到波及。 記者實地走訪北京一線奧迪經銷商時發現, 奧迪兩款主銷車型Q5和A6L, 目前最高優惠分別為9萬元和10萬元, 而上市距今僅8個月的全新奧迪A4L, 受新款A4L Plus版新車型上市影響, 優惠幅度也從最初的兩萬迅速增長至7萬。 就優惠力度而言, 目前購買Q5價格最為合適。

儘管終端價格不斷下探, 奧迪的銷量卻並非如預期般實現增長。 或許是受此前“上汽奧迪”事件影響, 許多奧迪經銷商拒絕提車,

導致銷量業績難堪。 北京青年報記者詢問了多位元奧迪4S店市場負責人, 均得到“今年北京地區奧迪市場情況並不理想, 單店銷量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的回復。

在奧迪的全線降價面前, 寶馬與“一車難求”的賓士也出現了價格鬆動。 目前寶馬3系最高優惠達9.5萬元, 賓士GLE最高優惠7.5萬元, 雖整體優惠力度不及奧迪, 但也近乎回到了春節前夕衝量的狀態。

合資企業各施所長 價格戰外尚有36計

豪華車價格底線一降再降, 無形中觸動了中級合資品牌本就脆弱的價格防線。 與此同時, 自主品牌不斷向上突破, 留給合資品牌的空間越來越小。 如果說德系日系還能勉強守住B級車市場的份額, 美系、韓系、法系則是在抗壓前行, 尋找不被“夾滅”的突破口。

上汽大眾北京首汽4S店市場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儘管今年上汽大眾的銷量仍然保持增長態勢,但廠家對經銷商的期望值也在不斷提高,我們現在每個月都是扛著任務量在做,就單店來講壓力非常大。車型優惠方面,目前店內帕薩特的降幅很大,較往年同期也最高,再加上置換補貼及保險補貼,綜合優惠可達到4萬~5萬元,適合目前購買。至於其它車型,若消費者不急用車,可以等到8月底預定,9月初交車,既能夠享受到廠家‘金九銀十’的優惠補貼,也能夠避免因九、十月份訂單量過大而導致交車週期延長。”

相較于德系車增速放緩,今年一季度,日系車增勢依舊迅猛。北青報記者在走訪東風本田4S店時發現,目前購買十代思域、UR-V兩款車型仍需要分別加裝3000元與2萬元。東風本田北京經銷商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東本的車還是不愁賣,產品競爭力強,CR-V可以等到6、7月份新舊車型換代時購買,而對於思域、艾力紳以及UR-V三款車型來說,只要有現車就是購車良機。”而廣汽本田方面雖然沒有任務壓力,優惠力度更多是由各車型庫存來決定。奧德賽和雅閣因為廠家供貨減少,因此都不同程度需要加裝裝飾,而鋒范、繽智手動擋和飛度則是保持5000元到1萬元的較大力度優惠。

與多數經銷商在淡季期間選擇放價不同,廣汽豐田此時卻選擇了降低優惠幅度。以豐田雷淩為例,去年年底舊款雷淩綜合優惠2.5萬元,新款雷淩上市後原價增配,目前新車綜合優惠約2萬元。此外凱美瑞優惠近3萬,漢蘭達則要加裝1萬元裝飾才能提到現車。據廣汽豐田奧吉通店市場負責人介紹,“目前單店完成廠家的任務量問題不大,下半年車型優惠或將進一步減少,具體情況還是要根據市場形勢及店內庫存決定。今年品牌整體銷量個人預計會比較平淡,明年將是廣豐的產品年。”

相比於日系三強本田、豐田、日產在華貼身肉搏,不分伯仲,馬自達卻有些特立獨行。2016年,馬自達在華兩大合資企業——一汽馬自達和長安馬自達銷量總和超28萬輛,同比增長了21%。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專務執行董事稻本信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對於這樣的成績表示滿意,即使銷量不高,當前也不會去過度追求規模。”馬自達不盲目追求規模的態度在終端銷售上亦有體現,記者走訪北京一汽馬自達4S店時發現,展廳內只擺放了CX-4與阿特茲兩款展車。“目前CX-4價格上仍無任何優惠,若逢銷售旺季還要加價。”店內銷售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因為廠家在經營理念上一直偏保守,以制定年產計畫為例,單店將第二年的銷量預期報給廠家,廠家再綜合資料制定生產計畫,且產量不會超過預期增量的50%,因此根本不會出現經銷商因庫存壓力大打價格戰的情況。但作為對經銷商的鼓勵政策,廠家會根據經銷商的申請,適當延長保修服務,也能夠讓消費者得到真正的實惠。”

與日系車的高歌猛進形成鮮明對比,以北京現代為首的韓系車則在初夏時如入嚴冬,再多的優惠也無法阻擋其下滑的態勢。4月份,北京現代的銷量居然跌出前十,正在向存在感不強的法系車靠攏。這讓北京現代不得不重新思考在中國的戰略。前不久的上海車展上,北京現代接連發佈了SUV車型全新ix35、第九代索納塔改款以及中大型車中期改款名圖,並推出了“享你未想·北京現代智慧服務”品牌。北京現代副總經理、銷售本部副本部長吳周濤對記者表示,“如今汽車市場的競爭方向,已經由產能競爭轉移到以客戶服務為中心的競爭。未來北京現代將以本地需求為驅動力,研發出更能滿足中國消費者的產品。”

自主品牌開始反攻 優惠力度總體不大

5月10日,中國迎來首個中國品牌日,圍繞自主品牌的話題討論暫態火遍了網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汽車消費者對合資品牌以及進口車型趨之若鶩,而對於中國自主品牌並沒有太多信心。但近幾年來,隨著吉利、長城、傳祺、比亞迪等一系列自主車企紛紛推出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自主車企的市場表現越來越佳,汽車行業自主品牌正上演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攻戰。

週末,記者走進吉利汽車北京隆晟通達4S店,發現前來看車、諮詢的消費者絡繹不絕。據北京隆晟通達4S店市場負責人介紹,“雖然整體車市進入淡季,但吉利卻表現出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增長態勢。儘管新店開業不足一年,目前單店的月客流量已有1000多組,就進店量而言已經超過了許多中端合資品牌。博越是目前店內的主銷車型,裸車價格可以優惠2000~3000元,而且時值淡季庫存充足,提車週期較短,適合購買。下半年吉利的銷量預期穩中有升,全系產品不會出現大幅的降價。”

相較于吉利產銷量的節節攀升,廣汽傳祺卻依然受到“產能問題”的困擾。店內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整個北京市場GS8的車源都很緊張,而且沒有任何價格優惠,至於GS8兩驅精英版車型何時能有車,我們也不確定。更建議您購買GS4,優惠幅度相對較大,最高可達1.4萬元,提車週期也比較短,兩周左右就可以拿到現車。”

隨著自主品牌的不斷向上,以吉利、長城、傳祺為代表的中國汽車品牌,不僅可以在傳統汽車領域與合資並駕齊驅,在更重要的新能源核心技術方面,中國品牌甚至已經隱隱走在了合資前面。

受益於政府補貼和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迅猛發展,比亞迪汽車憑藉領先的電池技術一度主宰著中國電動車市場。比亞迪4S店內一位元銷售經理告訴記者,“雖然隨著政府的補貼退坡,比亞迪的電動車銷量也隨之出現下降,但廠家對經銷商價格控制比較嚴,目前幾款主銷車型均無優惠。隨著行業逐漸成熟,長期來看,比亞迪仍有可能是笑到最後的贏家。”

相較於比亞迪第一季度電動車銷量下滑34%,北汽新能源2017年以來銷量遙遙領先,市場佔有率明顯上升。北汽一家4S店新能源車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三四月份,新能源車市迎來購車高潮,我們店的銷售人員平均能夠月銷40台車。此外,像EU260的優惠幅度也比較大,廠家促銷官降兩萬元,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銷量增長。”

豪華車價格戰將持續 SUV仍將保持一定增長

中國巨大的汽車市場中,能夠驕傲地宣稱取得兩位數增長的只有豪華車市場和SUV市場,因此,這兩大市場也成為了眾商家的必爭之地。如今豪華車市場激戰正酣,價格一降再降,沒有絲毫收場的跡象,SUV市場的增速也已降至一位數,競爭卻愈演愈烈,“紅海”之勢漸成。

在豪華車市場,一線品牌需要鞏固地位,而眾多二線品牌則不惜一切擴大份額,期望躋身一線。謳歌、英菲尼迪、捷豹、路虎等品牌的國產,令奧迪、寶馬、賓士引以為傲的“國產化”優勢不復存在,直接造成終端經銷商庫存壓力加大,不得不採取以價換量的策略。與此同時,在品牌、管道和體系能力均不及對手情況下,開打價格戰也成為二線品牌為數不多搶佔先機的手段。因此可以預計,一線和二線豪華陣營之間的競爭難以避免,並仍將持續。

除豪華車市場外,SUV也已經從藍海變為紅海。資料顯示,去年,我國乘用車共銷售2437.7萬輛,其中SUV共銷售904.70萬輛,同比增長44.59%。SUV的強勢表現成為各大車企的產品投放的重點。但今年開始,SUV已風光不再,市場分析認為,目前的SUV市場是買方市場,新車推出的競速戰仍將上演,也將成為影響各家車企份額爭奪的重要因素。SUV市場未來還將保持一定增長,不過會像當下的轎車市場一樣競爭激烈。

4月,汽車終端市場需求乏力,汽車產銷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均呈現下降。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顯示,今年4月,乘用車共銷售172萬輛,同比下降3.68%。而按照車市的規律,4月份開始車市都是下行期,下行持續到7月和8月之後。因此這期間不排除企業進行官方調價的可能性。

另外,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近期發佈的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也顯示,我國4月汽車庫存預警指數為59.2%,雖然比上月下降2.7個百分點,但庫存預警指數依然位於警戒線以上,市場壓力依然不小。

尋找不被“夾滅”的突破口。

上汽大眾北京首汽4S店市場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儘管今年上汽大眾的銷量仍然保持增長態勢,但廠家對經銷商的期望值也在不斷提高,我們現在每個月都是扛著任務量在做,就單店來講壓力非常大。車型優惠方面,目前店內帕薩特的降幅很大,較往年同期也最高,再加上置換補貼及保險補貼,綜合優惠可達到4萬~5萬元,適合目前購買。至於其它車型,若消費者不急用車,可以等到8月底預定,9月初交車,既能夠享受到廠家‘金九銀十’的優惠補貼,也能夠避免因九、十月份訂單量過大而導致交車週期延長。”

相較于德系車增速放緩,今年一季度,日系車增勢依舊迅猛。北青報記者在走訪東風本田4S店時發現,目前購買十代思域、UR-V兩款車型仍需要分別加裝3000元與2萬元。東風本田北京經銷商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東本的車還是不愁賣,產品競爭力強,CR-V可以等到6、7月份新舊車型換代時購買,而對於思域、艾力紳以及UR-V三款車型來說,只要有現車就是購車良機。”而廣汽本田方面雖然沒有任務壓力,優惠力度更多是由各車型庫存來決定。奧德賽和雅閣因為廠家供貨減少,因此都不同程度需要加裝裝飾,而鋒范、繽智手動擋和飛度則是保持5000元到1萬元的較大力度優惠。

與多數經銷商在淡季期間選擇放價不同,廣汽豐田此時卻選擇了降低優惠幅度。以豐田雷淩為例,去年年底舊款雷淩綜合優惠2.5萬元,新款雷淩上市後原價增配,目前新車綜合優惠約2萬元。此外凱美瑞優惠近3萬,漢蘭達則要加裝1萬元裝飾才能提到現車。據廣汽豐田奧吉通店市場負責人介紹,“目前單店完成廠家的任務量問題不大,下半年車型優惠或將進一步減少,具體情況還是要根據市場形勢及店內庫存決定。今年品牌整體銷量個人預計會比較平淡,明年將是廣豐的產品年。”

相比於日系三強本田、豐田、日產在華貼身肉搏,不分伯仲,馬自達卻有些特立獨行。2016年,馬自達在華兩大合資企業——一汽馬自達和長安馬自達銷量總和超28萬輛,同比增長了21%。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專務執行董事稻本信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對於這樣的成績表示滿意,即使銷量不高,當前也不會去過度追求規模。”馬自達不盲目追求規模的態度在終端銷售上亦有體現,記者走訪北京一汽馬自達4S店時發現,展廳內只擺放了CX-4與阿特茲兩款展車。“目前CX-4價格上仍無任何優惠,若逢銷售旺季還要加價。”店內銷售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因為廠家在經營理念上一直偏保守,以制定年產計畫為例,單店將第二年的銷量預期報給廠家,廠家再綜合資料制定生產計畫,且產量不會超過預期增量的50%,因此根本不會出現經銷商因庫存壓力大打價格戰的情況。但作為對經銷商的鼓勵政策,廠家會根據經銷商的申請,適當延長保修服務,也能夠讓消費者得到真正的實惠。”

與日系車的高歌猛進形成鮮明對比,以北京現代為首的韓系車則在初夏時如入嚴冬,再多的優惠也無法阻擋其下滑的態勢。4月份,北京現代的銷量居然跌出前十,正在向存在感不強的法系車靠攏。這讓北京現代不得不重新思考在中國的戰略。前不久的上海車展上,北京現代接連發佈了SUV車型全新ix35、第九代索納塔改款以及中大型車中期改款名圖,並推出了“享你未想·北京現代智慧服務”品牌。北京現代副總經理、銷售本部副本部長吳周濤對記者表示,“如今汽車市場的競爭方向,已經由產能競爭轉移到以客戶服務為中心的競爭。未來北京現代將以本地需求為驅動力,研發出更能滿足中國消費者的產品。”

自主品牌開始反攻 優惠力度總體不大

5月10日,中國迎來首個中國品牌日,圍繞自主品牌的話題討論暫態火遍了網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汽車消費者對合資品牌以及進口車型趨之若鶩,而對於中國自主品牌並沒有太多信心。但近幾年來,隨著吉利、長城、傳祺、比亞迪等一系列自主車企紛紛推出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自主車企的市場表現越來越佳,汽車行業自主品牌正上演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攻戰。

週末,記者走進吉利汽車北京隆晟通達4S店,發現前來看車、諮詢的消費者絡繹不絕。據北京隆晟通達4S店市場負責人介紹,“雖然整體車市進入淡季,但吉利卻表現出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增長態勢。儘管新店開業不足一年,目前單店的月客流量已有1000多組,就進店量而言已經超過了許多中端合資品牌。博越是目前店內的主銷車型,裸車價格可以優惠2000~3000元,而且時值淡季庫存充足,提車週期較短,適合購買。下半年吉利的銷量預期穩中有升,全系產品不會出現大幅的降價。”

相較于吉利產銷量的節節攀升,廣汽傳祺卻依然受到“產能問題”的困擾。店內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整個北京市場GS8的車源都很緊張,而且沒有任何價格優惠,至於GS8兩驅精英版車型何時能有車,我們也不確定。更建議您購買GS4,優惠幅度相對較大,最高可達1.4萬元,提車週期也比較短,兩周左右就可以拿到現車。”

隨著自主品牌的不斷向上,以吉利、長城、傳祺為代表的中國汽車品牌,不僅可以在傳統汽車領域與合資並駕齊驅,在更重要的新能源核心技術方面,中國品牌甚至已經隱隱走在了合資前面。

受益於政府補貼和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迅猛發展,比亞迪汽車憑藉領先的電池技術一度主宰著中國電動車市場。比亞迪4S店內一位元銷售經理告訴記者,“雖然隨著政府的補貼退坡,比亞迪的電動車銷量也隨之出現下降,但廠家對經銷商價格控制比較嚴,目前幾款主銷車型均無優惠。隨著行業逐漸成熟,長期來看,比亞迪仍有可能是笑到最後的贏家。”

相較於比亞迪第一季度電動車銷量下滑34%,北汽新能源2017年以來銷量遙遙領先,市場佔有率明顯上升。北汽一家4S店新能源車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三四月份,新能源車市迎來購車高潮,我們店的銷售人員平均能夠月銷40台車。此外,像EU260的優惠幅度也比較大,廠家促銷官降兩萬元,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銷量增長。”

豪華車價格戰將持續 SUV仍將保持一定增長

中國巨大的汽車市場中,能夠驕傲地宣稱取得兩位數增長的只有豪華車市場和SUV市場,因此,這兩大市場也成為了眾商家的必爭之地。如今豪華車市場激戰正酣,價格一降再降,沒有絲毫收場的跡象,SUV市場的增速也已降至一位數,競爭卻愈演愈烈,“紅海”之勢漸成。

在豪華車市場,一線品牌需要鞏固地位,而眾多二線品牌則不惜一切擴大份額,期望躋身一線。謳歌、英菲尼迪、捷豹、路虎等品牌的國產,令奧迪、寶馬、賓士引以為傲的“國產化”優勢不復存在,直接造成終端經銷商庫存壓力加大,不得不採取以價換量的策略。與此同時,在品牌、管道和體系能力均不及對手情況下,開打價格戰也成為二線品牌為數不多搶佔先機的手段。因此可以預計,一線和二線豪華陣營之間的競爭難以避免,並仍將持續。

除豪華車市場外,SUV也已經從藍海變為紅海。資料顯示,去年,我國乘用車共銷售2437.7萬輛,其中SUV共銷售904.70萬輛,同比增長44.59%。SUV的強勢表現成為各大車企的產品投放的重點。但今年開始,SUV已風光不再,市場分析認為,目前的SUV市場是買方市場,新車推出的競速戰仍將上演,也將成為影響各家車企份額爭奪的重要因素。SUV市場未來還將保持一定增長,不過會像當下的轎車市場一樣競爭激烈。

4月,汽車終端市場需求乏力,汽車產銷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均呈現下降。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顯示,今年4月,乘用車共銷售172萬輛,同比下降3.68%。而按照車市的規律,4月份開始車市都是下行期,下行持續到7月和8月之後。因此這期間不排除企業進行官方調價的可能性。

另外,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近期發佈的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也顯示,我國4月汽車庫存預警指數為59.2%,雖然比上月下降2.7個百分點,但庫存預警指數依然位於警戒線以上,市場壓力依然不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