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提議殺光張、王、劉、李、趙五大姓漢人,為何遭“昏君”拒絕?

提出這個瘋狂請求的人, 是元末一手遮天的權臣伯顏。

元朝歷史上叫伯顏的很多, 最出名的有三個:元初大將伯顏、元末學者伯顏和這個元順帝時代當丞相的伯顏。

一、

伯顏, 蔑裡乞氏, 出生於蒙古勳臣家庭, 南征北戰屢立戰功, 到元朝最後一位皇帝順帝即位時, 他成為獨攬軍政的第一權臣:中書右丞相(沒設左丞相), 被賜“答剌罕”(蒙語“不受統轄”之意)之號子孫世襲。

伯顏歷來看不起漢人, 他在任期間大量啟用蒙古人、色目人, 千方百計打壓漢人和南人。 我們都知道元朝菜刀要實名制, 伯顏更變本加厲:南方的農民不許用鐵質農具!社廟祭祀不許舞棍棒!甚至在1335年取消了科舉考試!

因為恐懼漢人造反, 伯顏最終上了一道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奏摺:請求朝廷同意, 殺光張、王、劉、李、趙這五姓的漢人, 因為這五大姓是當時漢人最多的姓氏。

圖:中國姓氏地圖, 來自網路

元順帝時期, 全國人口約有9000萬, 漢族約占80%, 五大姓則大約占漢族人口的20%, 即1500萬!

萬幸的是, 這一喪心病狂請求被皇帝拒絕了。

《元史·順帝紀》載:“伯顏請殺張、王、劉、李、趙五姓漢人, 帝不從。 ”

二、

元順帝, 是個被後世玩壞的皇帝。 他被《元史》記載為亡國昏君,

野史則詬病他迷戀密宗, 男女裸居, 君臣宣淫, 躲在宮中修煉“大喜樂”。

圖:元順帝像

但元順帝其實是個有才能的皇帝, 歷史學家黃仁宇評價道:“順帝是有權能的政客, 適於生存, 富於彈性, 願意將就妥協, 擅長利用一個人物或一種機構去平衡另一人物或因素。

例如他自己好佛而主持佛教的各種儀節, 卻又經常出席經筵聽儒臣講解詩書。 在他手下蒙古人和色目人占上風, 他卻援引一個漢人賀惟一做御史大夫和左丞相。 “

最值得一提的, 順帝是罕見的漢文化造詣相當高的一個元朝皇帝。 他自幼就喜歡漢學, 有儒臣陪他“讀五經、四書, 寫大字, 操琴彈古調”, 精通書法和繪畫, 甚至還遵用漢族禮樂制度, 穿著冕服親享太廟。

圖:元代宮廷畫家筆下的元順帝

元順帝反對伯顏的濫殺, 一方面是出自漢文化的薰陶, 一方面是對伯顏一手遮天的不滿。 元順帝即位時, 只有十四歲, 隨著年齡增長, 他再也不能忍受伯顏的專權跋扈, 與伯顏的侄子脫脫合謀, 乘伯顏出獵柳林之機, 將其貶出京城。

伯顏隨後又被遷往嶺南, 途中病死於江西南昌的驛舍。

很諷刺的是, 伯顏喪命的江西省, 姓氏排名前四位, 恰恰就是伯顏想要全部殺光的劉、李、陳、張——真殺光他們, 連收屍都沒人給你收。

對拒絕種族大屠殺的元順帝, 後世有很多猜測:比如懷疑他是宋朝皇帝之子、朱棣實為元順帝兒子云云, 多為無稽之談。

圖:韓劇《奇皇后》中的元順帝,身著漢族冕服

元順帝被趕到沙漠後,朱元璋遣使招降他,順帝寫了一首《答明主》作答。這首詩很有意思,錄之:

金陵使者渡江來,萬里風煙一道開。王氣有時還自息,聖恩無處不昭回。信知海內歸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歸去誠心煩為說,春風先到鳳凰台。

多為無稽之談。

圖:韓劇《奇皇后》中的元順帝,身著漢族冕服

元順帝被趕到沙漠後,朱元璋遣使招降他,順帝寫了一首《答明主》作答。這首詩很有意思,錄之:

金陵使者渡江來,萬里風煙一道開。王氣有時還自息,聖恩無處不昭回。信知海內歸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歸去誠心煩為說,春風先到鳳凰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