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開國少將林接標革命故事

將軍的抗大生活

黨中央和紅軍在陝北站穩腳跟後, 為了全面投入抗日戰爭, 加快培養抗日幹部, 于1936年6月創辦了“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

軍委主席毛澤東任教育委員會主席。 毛澤東親自為“抗大”確立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 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訓。

林接標於1937年8月, 參加“抗大”第三期學習。 這一期的學員主要來自紅軍團以下幹部和從各地奔赴延安的知識青年。 因此, 提高紅軍幹部的軍政素質和團結教育好各地來的知識青年, 造就更多的抗日軍政幹部便成為“抗大”第三期的中心任務。

林接標進入“抗大”的第一天, 就是學唱“抗大”校歌:“黃河之濱, 集合著一群, 中華民族優秀子孫。 人類的解放, 救國的責任, 全靠我們自己來擔承。 同學們!同學們!努力學習, 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是我們的作風。

同學們!積極工作, 艱苦奮鬥, 英勇奮戰是我們的傳統。 像黃河之水, 洶湧澎湃團結於國土之中。 向社會前進!前進!我們是勞動者的先鋒。 ”

“抗大”校歌曲調寬厚雄渾, 節奏鏗鏘有力, 表現了學員們努力學習, 戰鬥前進的堅強決心, 林接標等學員們唱著這首歌, 頓時感到心潮澎湃, 渾身洋溢著使不完的力氣。

這一期的主要學習課程有:貫徹1937年3月的“延安會議”和8月的“洛川會議”精神;學習《中共中央關於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議》, 毛澤東的《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學習軍事知識和紅軍的戰略戰術。

由於“抗大”有明確的辦學方針, “抗大”辦學名聲越來越大, 學員不斷增加, 校舍困難成為“抗大”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於是校領導號召全校教職學員,

發揚紅軍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 自力更生挖窯洞, 開闢新校舍。

林接標和第三期的學員們, 回應學校的號召, 自力更生解決校舍困難問題。 經半個餘月的突擊勞動, 挖了175孔新式窯洞, 修築了一條3公里長的盤山“抗大公路”。 基本解決了校舍缺、行路難的困難。

毛澤東看了“抗大”的簡報後, 致信鼓勵大家:“這將給我們一個證明, 在共產黨與紅軍面前, 一切普通所謂困難是不存在的, 最嚴重的困難也能克服, 紅軍在世界上是無敵的。 ”

林接標在“抗大”學習時, 專心聽課, 認真作筆記, 積極參加討論, 晚上堅持寫日記或學習心得。 忘我參加勞動, 不怕苦, 不怕累, 得到學校教官們的好評。 “抗大”結業時, 他被評為優秀學員。 (丁才玉 整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