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唐王朝第一腹黑帝,用暗殺對付功狗、權臣

歷史學家範文瀾在《中國通史》中將唐代宗李豫稱為“昏君”, 歐陽修在《新唐書》中稱唐代宗為“中材之主”, 《新唐書》則稱其為“賢君’。

綜合正史野史的記載來看, 說唐代宗是個昏君證據不足, 充其量, 李豫也壞不到哪去。 但說他是個賢君, 則又有些誇譽太過了。 如果強要做個評價, 小編覺得唐代宗是個腹黑男更靠譜。 李唐諸帝中, 論起玩陰的, 如果說李豫排第二, 那麼絕對無人敢稱第一。


眾所周知, 李唐王朝為人詬病,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宦官專政、藩鎮跋扈。 中唐之後, 朝堂間權閹前仆後繼, 廢立皇帝、欺侮大臣, 賞罰由心, 宦官已經成了侵蝕唐王朝肌體的毒瘤。 而其中最有名的大太監莫過於李輔國、程元振、魚朝恩三人了。 這三個太監禍亂朝綱, 無惡不作, 卻無一例外的死于代宗之手。 外表孱弱、動輒哭天抹淚的唐代宗, 居然有此手段?

史實證明, 不叫喚的狗才咬人。

李輔國本名李靜忠, 長著一張人嫌狗憎的醜臉, 最早在宮中是侍候禦馬的太監。 因為做事情踏實, 一來二去就成了皇子李亨的專職馬倌。 從此, 李靜忠除了勤勤懇懇飼養馬匹之外, 就是狂拍李亨夫妻馬屁。 因為熟諳馬性, 因此馬屁功夫爐火純青, 漸漸成了李亨夫婦身邊的心腹。


安史之亂爆發, 唐玄宗帶著皇太子李亨跑路, 走出去沒多遠, 李亨自導自演了一出馬嵬坡事件。 事情真相如何, 沒有人說得清楚, 只知事件發生後, 李亨與父親分道揚鑣, 率領親信跑到靈武, 遙尊李隆基為太上皇, 自立為帝, 搖身一變成了唐肅宗。 在此期間, 李靜忠上躥下有翊戴之功, 李亨投桃報李, 封其為太子家令, 元帥府行軍司馬, 許多軍國機密大事都交由這個家奴辦理。

隨著身份、言語權的增加, 唐肅宗先是賜李靜忠名為“護國”, 後來又在他的要求下賜名為“輔國”。 大唐江山社稷居然要依靠一個太監先護, 後輔, 想想也是醉了。 從護國到輔國, 李公公開始變得飛揚跋扈起來, 宮中其他太監都不敢直呼其名 ,而是恭恭敬敬稱其為“五郎”。


李輔國雖然長得醜, 卻頗有心機:他平時食素, 每天學著和尚的樣子, 手持念珠, 見人總是笑眯眯的, 一副人畜無害的菩薩相。

長安光復肅宗回鑾, 李輔國升任兵部尚書, 並掌握了中央禁軍指揮權。 肅宗晚年病重不能上朝,就把軍國大政交給了皇太子李豫 ,令其監國。

李輔國的發跡與張惶後的暗中支持有很大關係。 肅宗皇帝久病不愈 ,李輔國專權跋息 ,對張惶後逐漸不再象從前那樣恭謹敬畏了。

張惶後想要發動宮變廢掉皇太子李豫, 自己垂簾聽政, 哪知被李輔國一舉粉碎。 在李輔國的擁戴下, 李豫在父親柩前繼位, 是為代宗。 李豫做了皇帝, 李輔國居功自傲, 行事越來越肆無忌憚。


代宗早已對李輔國的跋扈不臣不滿 ,只是自己根基尚淺,而李輔國黨羽遍佈朝野,勢力盤根錯節,只好隱忍不發。為了迷惑對手,即位不久代宗又加封李輔國為司空兼中書令。李輔國成了唐王朝第一個太監宰相,實現了其夢寐以求的願望。為麻痹李輔國,代宗更是肉麻的尊稱其為“尚父”。

李輔國果然上當,得意忘形之餘,明目張膽地對代宗說——大家只管坐在宮中 ,外邊的事情盡聽老奴處置好了!

代宗怎麼會甘心作傀儡,表面上與李輔國虛與委蛇,實則恨得咬牙。他的這番心思被另一個大太監程元振識破,一次趁左右無人,程元振在代宗面前歷數李輔國的罪狀,懇請代宗加以制裁。代宗樂得有人出手幫助,就決定利用程元振來除掉李輔國。


很快,李輔國被罷相,收繳了兵權。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一個刺客翻牆進人李輔國的府第,殺死李輔國,並割走了他的腦袋。

李輔國死後,代宗裝模作樣下令有關部門緝拿刺客,用木頭做了一個腦袋 ,安在李輔國的無頭屍上,追賜其為太傅。

前門驅狼、後門進虎,李輔國死後,程元振地位權勢很快超過李輔國,朝中官員不敢再直呼其名,而是尊稱其為“十郎”。程元振專權跋扈,欺壓朝臣,結果惹來了眾怒。代宗幸陝,太常博士柳伉上書請斬程元振以謝天下,“上甚嘉納”。“以元振有保駕之功,削在身官爵,放歸田裡。”程元振不知死活,穿戴了婦人衣裳在長安街中大喊大叫,最終被流放溱州(今重慶綦江南),死於貶地。

程元振被貶後,另一個大太監魚朝恩脫穎而出,與李輔國、程元振一樣,魚朝恩也是有功的太監。廣德元年(673)吐蕃入犯,代宗出逃在外,跑到華陰時走投無路情勢危急,關鍵時刻,魚朝恩帶了援軍趕至,不但使代宗脫離了困境,而且振奮了軍心士氣。代宗感激之余,封其為天下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唐後期禁軍最高軍職),專門負責神策軍,自由出入宮禁。魚朝恩一驕傲,尾巴翹上了天,“天下感(鹹)怒”。代宗見狀,又利用宰相元載罷黜了魚朝恩。


魚朝恩怏怏不樂回到家中,當天晚上就被人用繩子勒死。據說,現場佈置的很像是自殺。

代宗一朝,莫名其妙被“強盜”殺死或者“自殺”的人,還有同華節度使李懷讓,衛州刺史薛雄等人。

用暗殺的手段對付權臣,代宗選擇成本風險最小的方法不公開處理矛盾,維持統治,怎麼會是昏君呢?


代宗早已對李輔國的跋扈不臣不滿 ,只是自己根基尚淺,而李輔國黨羽遍佈朝野,勢力盤根錯節,只好隱忍不發。為了迷惑對手,即位不久代宗又加封李輔國為司空兼中書令。李輔國成了唐王朝第一個太監宰相,實現了其夢寐以求的願望。為麻痹李輔國,代宗更是肉麻的尊稱其為“尚父”。

李輔國果然上當,得意忘形之餘,明目張膽地對代宗說——大家只管坐在宮中 ,外邊的事情盡聽老奴處置好了!

代宗怎麼會甘心作傀儡,表面上與李輔國虛與委蛇,實則恨得咬牙。他的這番心思被另一個大太監程元振識破,一次趁左右無人,程元振在代宗面前歷數李輔國的罪狀,懇請代宗加以制裁。代宗樂得有人出手幫助,就決定利用程元振來除掉李輔國。


很快,李輔國被罷相,收繳了兵權。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一個刺客翻牆進人李輔國的府第,殺死李輔國,並割走了他的腦袋。

李輔國死後,代宗裝模作樣下令有關部門緝拿刺客,用木頭做了一個腦袋 ,安在李輔國的無頭屍上,追賜其為太傅。

前門驅狼、後門進虎,李輔國死後,程元振地位權勢很快超過李輔國,朝中官員不敢再直呼其名,而是尊稱其為“十郎”。程元振專權跋扈,欺壓朝臣,結果惹來了眾怒。代宗幸陝,太常博士柳伉上書請斬程元振以謝天下,“上甚嘉納”。“以元振有保駕之功,削在身官爵,放歸田裡。”程元振不知死活,穿戴了婦人衣裳在長安街中大喊大叫,最終被流放溱州(今重慶綦江南),死於貶地。

程元振被貶後,另一個大太監魚朝恩脫穎而出,與李輔國、程元振一樣,魚朝恩也是有功的太監。廣德元年(673)吐蕃入犯,代宗出逃在外,跑到華陰時走投無路情勢危急,關鍵時刻,魚朝恩帶了援軍趕至,不但使代宗脫離了困境,而且振奮了軍心士氣。代宗感激之余,封其為天下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唐後期禁軍最高軍職),專門負責神策軍,自由出入宮禁。魚朝恩一驕傲,尾巴翹上了天,“天下感(鹹)怒”。代宗見狀,又利用宰相元載罷黜了魚朝恩。


魚朝恩怏怏不樂回到家中,當天晚上就被人用繩子勒死。據說,現場佈置的很像是自殺。

代宗一朝,莫名其妙被“強盜”殺死或者“自殺”的人,還有同華節度使李懷讓,衛州刺史薛雄等人。

用暗殺的手段對付權臣,代宗選擇成本風險最小的方法不公開處理矛盾,維持統治,怎麼會是昏君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