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義和團:因一根火柴殺人全家八口,到底是否駭人聽聞?

中國近代歷史上, 義和團運動眾人皆知。 在正史教科書上, 它是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 主要針對西方侵略者及其在華附庸由民間自發的暴力運動,

具有強烈的樸素的愛國主義思想,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 有籠統排外色彩的缺陷和盲目性。

其中, 部分義和團員基於仇外對西方器物的大規模毀壞, 《天津一月記》記載:“團中雲, 最惡洋貨, 如洋燈、洋磁杯, 見即怒不可遏, 必毀而後快。 於是閒遊市中, 見有售洋貨者, 或緊衣窄袖者, 或物仿洋式, 或上有洋字者, 皆毀物殺人, 見洋字洋式而不怒者, 惟洋錢而已。 ”

此外, 義和團還殺害了很多無辜捲入的教徒和一些接受西方文化的知識份子, “若紙菸, 若小眼鏡, 甚至洋傘, 洋襪, 用者輒置極刑”。 這些行為遭到後世論者的極大詬病, 認為是封建蒙昧主義的體現。

最令人駭然的是, 柴萼《庚辛紀事》記載:“(義和團對)洋人則無論英美德日, 悉賜一刀, 初猶未及華人也。 繼以華人受役于洋人者, 多亦恨之刺骨, ……甚至一家有一枚火柴, 而八口同戮者, 惟見洋錢則色喜, 不復害之矣。 ”

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 恐怕難以考證!有的專家提出異議, 此時未必是真。

因為柴萼其人, 生卒年為1893-1936, 長期生活於南方, 《庚辛紀事》的成書年代, 在義和團運動結束後20餘年, 全系道聼塗説之語, 已無一手材料。 僅就所引部分材料而言, 其可信度已相當之差, 引文說:義和團對洋人“悉賜一刀, 初猶未及華人”, 即與史實完全相反——據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給外交大臣的報告,

“中國教徒”才是真正受到義和團“暴力威脅”的人, 外國人相反要安全得多。

所以, 以“讀洋書”、“用火柴”為罪名燒殺搶掠者, 未必沒有, 但目下一些史料, 也未必站得住腳。 不論怎麼說, 大多數義和團成員是可憐的, 只是被利用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