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期間日本軍隊中,唯一不如中國的武器,日軍自己也在用

在二戰期間, 我們國家在武器方面與日本確實有差距, 但是還沒有差到沒法打仗的地步。 其實在各個類型的武器中, 日本軍隊也有不如中國的地方。 其中一種為速射武器, 另一種為單兵武器。 那就是捷克式輕機槍和德國二十響, 之前我們講過捷克式輕機槍, 今天我們就講講德國二十響。

一、德國二十響也可以在國內生產

經常看抗戰劇的朋友, 對遊擊隊手裡的駁殼槍絕對不陌生, 這種手槍就是德國二十響, 也被成為盒子炮等等。 在電影《平原遊擊隊》中, 雙槍李向陽就是兩把盒子炮。 這種手槍的標準稱呼是駁殼槍, 1895年, 也就是清朝簽訂馬關條約的那一年, 被一對德國兄弟發明。 這種手槍出現之後首先裝備了德國軍隊, 並參加了幾次戰爭。 1912年, 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政府對外採購武器, 其中就採購了一批德國原裝的駁殼槍。 軍隊對這種手槍的回饋非常好,

後來北洋政府又先後幾次向德國採購。 請注意, 這一時期, 中國已經開始仿製駁殼槍, 只是我們的仿製品不如德國原裝貨。 當時, 幾乎稍微形成規模的軍工廠, 都可以生產駁殼槍, 只是槍支的性能參差不齊。

駁殼槍為何被稱為二十響, 就是因為它可以安裝20發子彈,

這在手槍家族中屬於十分強悍的水準。 因為不用經常換彈夾, 從而保證火力壓制。 除了火力之外, 還有就是可靠的性能。 駁殼槍不容易卡殼, 這個問題至關重要。 最後一點為了威力大, 駁殼槍的殺傷力很大。 正是由於這一點, 中國進行了大量的仿製。 在抗戰時期, 正規軍中的中低級軍官和地方遊擊隊, 清一色都使用駁殼槍。 但是日軍使用的是什麼手槍呢?不好意思, 是十分坑爹的王八盒子。 王八盒子手槍的標準稱呼是南部14式手槍, 這種手槍的原型是德國的魯格手槍, 魯格手槍好歹也是一代名槍, 可惜被日本人砸了招牌。 日本的王八盒子手槍首先是容易卡克, 不能有一點的泥沙。

二、日軍士兵也會悄悄使用盒子炮

除了卡殼這個問題之外, 王八盒子的射擊精度也不好, 經常出現打歪的情況。 最坑爹的就是威力, 王八盒子手槍的威力太小, 簡直小的可憐。 連厚一點的門板或者水缸都打不穿, 無論從任何方面來說, 都遠遠不如中國仿製的德國二十響。

日本軍隊內部對王八盒子手槍也是各種嫌棄, 在抗戰中還出現了一種奇怪的情況。 抗日遊擊隊如果繳獲了日軍的三八大蓋步槍, 那就會自己使用。 但是如果繳獲了日軍的王八盒子手槍, 除非遊擊隊員手裡只有紅纓槍, 否則絕對不會用。 但日本軍隊就不一樣了, 如果日軍繳獲了遊擊隊的德國二十響, 有的日軍會悄悄藏起來, 然後過段時間自己使用。 在抗戰的後期, 確實發生了日軍士兵使用德國二十響的事情。

德國二十響與中國的遠遠很深,在隨後的解放戰爭、朝鮮戰爭中,德國二十響均大量使用。到了5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進行統一的蘇式武器換裝。捷克式輕機槍、德國二十響、日本三八大蓋等武器開始陸續退役,其他武器是直接封存,而德國二十響完全不同。德國二十響分配給了公安部隊,作為警用槍支使用。在80年代初期,有的員警開始使用54式手槍,但有的基層仍使用德國二十響。直到80年代後期,這種手槍才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從生產量來說,中國生產的二十響已經遠遠超過了德國本身。駁殼槍的改進型裝備了德軍部隊,在蘇德戰場上,出現了駁殼槍的身影。

德國二十響與中國的遠遠很深,在隨後的解放戰爭、朝鮮戰爭中,德國二十響均大量使用。到了5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進行統一的蘇式武器換裝。捷克式輕機槍、德國二十響、日本三八大蓋等武器開始陸續退役,其他武器是直接封存,而德國二十響完全不同。德國二十響分配給了公安部隊,作為警用槍支使用。在80年代初期,有的員警開始使用54式手槍,但有的基層仍使用德國二十響。直到80年代後期,這種手槍才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從生產量來說,中國生產的二十響已經遠遠超過了德國本身。駁殼槍的改進型裝備了德軍部隊,在蘇德戰場上,出現了駁殼槍的身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