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抗日戰爭爆發,各大軍閥的實力都很強,為何都不願意跟著蔣介石幹

我們都知道蔣介石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作用是不可否定的, 但是為什麼有的人就不死心塌地的跟著蔣介石幹呢?

抗日戰爭時期,

蔣介石要求韓複榘死守山東濟南, 因為濟南是重要的戰略地區。 但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竟然完全不理會蔣介石的命令, 當日軍打近的時候, 韓複榘果斷棄城而逃。 無論在哪個時期, 臨陣脫逃和不服從命令都是不應該出現的。 更何況是在民族存亡的危難關頭, 自然, 蔣介石不會輕易饒了他的, 後來, 韓複榘就成了戰事緊張時期唯一一位被執行槍決的司令。 曾是司令的他應該不會不明白“軍人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更應該明白逃兵是萬萬不可當的。 但是為什麼會因此而喪命呢?

其實在韓複榘打算放濟南城的時候, 他的部下也提過反對意見, 說明過理由, 但是韓複榘卻表達了這樣的意思:蔣介石是一個狡猾的人, 沒有人清楚他到底會在什麼時候又和日本達成一致, 如果我們一直堅守, 我們的力量會嚴重受損, 到時候如果真的有什麼協議的話, 我們就一無所獲了。 其實正是這份顧慮才使得他連自己的命都沒保住, 更別提他的功勞了。

七七事變之後, 著名的抗日將軍宋哲元也說過,

在場戰爭中蔣介石會消滅對自己不利的力量, 如果真這樣的話, 咱們拼命的結果就付之東流了。 當時有過為抗日力量捐獻物資的情況, 但是宋哲元婉拒了這些物資, 其實他並不是有多高尚, 而是因為一旦接受這些物資, 部隊就得上一線, 到時候有可能連自己的命都保不住, 他不想讓蔣介石看他的笑話。 可見, 在那個時代, 誰都不可信, 是生存還是滅亡, 只能靠自己。

但是宋哲元比韓複榘高明的一點是, 在民族大義面前, 他還是有些良心的。 據史料記載, 1938年韓複榘和劉湘打算聯合反抗蔣介石, 而且他們在密謀好之後邀請宋哲元加入, 宋哲元果斷拒絕了。 畢竟蔣介石也是對抗日有一定作用的力量, 一旦起來反抗, 先不提有沒有勝算, 至少在當時會被人民的唾沫淹死的, 而且在後代肯定留不下好名聲。

所以在軍閥混戰的時期, 保住自身力量才是王道, 其他都是浮雲。 但是雖說軍閥們雖然內部矛盾和爭端有很多, 但在民族問題面前, 他們依然是有血有肉的熱血志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