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慈禧撿來的盟友!咸豐指定的顧命大臣為什麼沒有恭親王奕䜣?

咸豐十一年, 清文宗咸豐皇帝崩于避暑山莊, 當時還是懿貴妃的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䜣發動辛酉政變, 將咸豐帝指定的顧命八大臣一網打盡, “兩後”開始垂簾聽政。

慈禧垂簾聽政處

慈禧雖是同治皇帝載淳的生母, 但是考慮到後宮不得干政的祖制和當時的權力分配, 在咸豐帝駕崩後要從顧命大臣手上奪得大權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然而, 慈禧最終還是有驚無險地辦到了, 關鍵就在於她找到了一位非常有力的盟友——恭親王奕䜣。

恭親王:愛新覺羅·奕䜣

對慈禧來說, 奕䜣相當於是送上門的盟友, 而背後的原因都在於咸豐帝與恭親王奕䜣的兄弟之情日漸疏遠失和。

咸豐帝和恭親王奕䜣在做皇子時的關係非常要好。 咸豐帝十歲時其生母去世, 道光皇帝就安排奕䜣的生母靜皇貴妃撫養他。

咸豐帝總共有五個異母的兄弟, 但只有奕䜣與他在一起生活學習, 所以兩人的兄弟感情最為深厚。

咸豐帝繼位之後, 奕䜣被封為恭親王, 在所有宗室成員中爵位最高。

咸豐三年, 恭親王奕䜣進入軍機處, 成為領班軍機大臣, 形成了“兄弟互濟”的輔政局面。

清文宗咸豐帝畫像

不過, 兄弟歸兄弟, 咸豐帝與奕䜣之間並非沒有一點矛盾。 如何對待奕䜣生母的問題, 就成了兩兄弟關係破裂的導火索。

咸豐繼位的時候, 尊封奕䜣生母、自己的養母靜皇貴妃為康慈皇貴太妃。 然而, 奕䜣認為咸豐帝應該封自己的養母為皇太后, 所以心存不滿。

實際上, 咸豐帝是在按照清廷的祖制辦事, 所以不會違制滿足奕䜣的要求。

咸豐五年, 康慈皇貴太妃病重, 咸豐帝前往探視, 正好在碰見了奕䜣, 就詢問起病情來。 奕䜣表示病情很嚴重, 如果不能冊封太后的封號, 死不瞑目。 當時咸豐帝只是“哦”了兩聲, 並沒有明確作答。

可是, 奕䜣隨後就到軍機處傳旨, 讓禮部準備太后的冊封事宜。 在滿朝皆知、木已成舟的情況下, 咸豐帝只能啞巴吃黃連, 同意冊封康慈皇貴太妃為康慈皇太后。

咸豐帝雖然在能力和才幹上不如弟弟奕䜣, 但是作為皇帝, 對奕䜣的僭越之舉也絕不會輕易放過。

於是, 在康慈皇太后過世後, 咸豐帝便以在辦理喪事時禮儀疏略的理由革了奕䜣軍機大臣的職務, 連帶著宗人府宗令、正黃旗滿洲都統等官職, 讓其回上書房讀書反省。

從此在咸豐帝眼中, 奕䜣就變得和其他幾位兄弟一樣, 無法再得到重用。

顧命八大臣之一:肅順

及至咸豐七年, 奕䜣重新被任命為都統的職務, 但當時肅順等人已經得寵, 時常在咸豐帝面前打壓奕䜣。

等到咸豐帝逃往承德, 留下奕䜣與洋人談判, 肅順等人又在一旁製造謠言, 暗示奕䜣可能勾結洋人奪位,更加重了咸豐帝對奕䜣的猜忌,奕䜣請求到承德探望咸豐帝的病情也遭到了拒絕。

按慣例而言,咸豐在承德托孤時,按祖制指定的顧命大臣應該以奕䜣為首。我們可以假定,如果奕䜣在顧命大臣之列,他肯定會按照咸豐帝的既定路線“贊襄一切事務”,慈禧政變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奕䜣最後卻被排除顧命八大臣之列,等於是被排除在下一屆領導層之外。

有肅順掌權的一天,奕䜣就翻不了身,慈禧也掌不了權。於是,同樣的權力需求讓慈禧與奕䜣這對叔嫂團結在了一起,奠定了隨後很多年的清朝最高權力結構。

暗示奕䜣可能勾結洋人奪位,更加重了咸豐帝對奕䜣的猜忌,奕䜣請求到承德探望咸豐帝的病情也遭到了拒絕。

按慣例而言,咸豐在承德托孤時,按祖制指定的顧命大臣應該以奕䜣為首。我們可以假定,如果奕䜣在顧命大臣之列,他肯定會按照咸豐帝的既定路線“贊襄一切事務”,慈禧政變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奕䜣最後卻被排除顧命八大臣之列,等於是被排除在下一屆領導層之外。

有肅順掌權的一天,奕䜣就翻不了身,慈禧也掌不了權。於是,同樣的權力需求讓慈禧與奕䜣這對叔嫂團結在了一起,奠定了隨後很多年的清朝最高權力結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