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拆開小米6後 既然看到像iPhone7一樣的配件 雷軍良心

準備拆機拉~~~

作為國產品牌中最負大家期待的旗艦之一, 小米6終於在4月19日發佈。 這款被雷軍成為小米創業7周年心血的之作, 在外觀上採用四曲面玻璃, 並且採用純平雙攝的設計。 那麼其內部做工如何, 今天我們就通過拆解, 來一睹小米6內部做工的真容。

在小米6發佈會上, 雷軍對於小米6外觀設計讚不絕口, 並且採用較長篇幅介紹小米6的工藝。 此次筆者收到的是陶瓷尊享版, 外觀與亮黑版基本無異。 背部採用四曲面玻璃, 比較圓潤, 拿在手裡握感良好。 陶瓷板整機重量182g, 在5.15寸螢幕尺寸中重量不算輕, 但看起來比玻璃更有質感。 並且陶瓷板比較滑, 建議粗心的同學還是買個意外險。

小米6陶瓷板採用泡棉雙面膠直接粘在機身上, 並沒有附加卡扣的方式, 在掉落時還是有一定鬆動的風險。 後蓋上採用面積超大的石墨散熱貼片降溫, 注意, 是“面積超大”, 因此可見小米6對散熱方面下足了功夫。

小米6主機板採用常見的主機板+電池+副板的三段式設計, 主機板與副板之間用一根高頻振子線連結, 相比於另一種“L”型主機板, 三段式設計使得電池容量更容易做大, 但定制度則沒有L型那麼高。

小米6 NFC特寫。 小米自小米3開始就支持NFC, 除了小米4, 小米5、小米5S、小米Note2、小米MIX全旗艦支援全功能NFC, 支援Mi PAY和小米公交卡, 確實方便。

小米6的採用BM39型號的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典型值3350mAh容量,比同樣螢幕尺寸的小米5大了350mAh,製造商為飛毛腿,與小米5一樣。工作電壓3.85V,充電電壓4.4V,在筆者使用一段時間後,對小米6的續航還是比較滿意。

小米6的電池介面與手機主機板連接處貼有一大塊散熱膜,厚度比較理想。並且在之後的拆解中我們也發現,小米6在許多細節之處都有散熱方案,可見此次小米6對於手機散熱方面的處理還是比較理想。

機身底部,小米6集成了螢幕觸控IC(新思S3330),指紋識別採用匯頂IFS指紋解決方案,能夠直接貼合在觸控屏玻璃面板下方。因此小米6指紋識別可以做到無孔式設計,但並非小米5S那樣的超聲波,依舊是電容式指紋識別。

電池通過易拉膠固定在電池倉,現在智慧電池基本上都採用這種設計固定電池,可以簡化電池的固定與回收過程,不過是一次性的,拆掉之後在裝回去,有時會聽見電池在電池倉晃的聲音。因此大家最好不要自行拆卸。

小米6前置攝像頭特寫,800萬圖元索尼IMX268,曾經LG G5用過,支援1080P視頻通話即時美顏以及30Fps的4K視頻攝錄。

小米6後置雙攝,雙1200萬圖元,廣角+長焦解決方案。左邊這顆比較大的為廣角攝像頭,索尼IMX386,具有4軸光學防抖功能,單圖元1.25μm,右邊為長焦攝像頭, 三星S5K3M3,高度微微凸起於廣角攝像頭,單個圖元1.0μm。

另外,通過拆解,我們發現小米6首次才用線性馬達。好處在於通電後能夠瞬間振動,斷電後立即停止。不必像轉子馬達一樣有加速減速的過程。我們都知道,在APPLE Watch以及iPhone6s、iPhone7上也採用了線性馬達,那小米6這個線性馬達表現如何?

其實雖然同為線性馬達,但小米6這個線性馬達在體積上相比iPhone的TapticEngine無論從組數(iPhone為6組)到作用上都仍有差距。iPhone可以通過多級振動+軟體演算法來實現3D Touch以及模擬Home鍵鍋仔片的觸感,而小米6則在震感以及功能上都有所欠缺。不過用好料對用戶來說,總是好的。希望小米能在小米7的時候將線性馬達的特點發揮的更好。

在小米6的主機板前後兩面,採用大量矽膠塗在遮罩罩上,做散熱之用。可見此次小米6對散熱的用心。而且說實話,雖然矽膠不算什麼新鮮玩意,但是這樣的塗抹方式,筆者還真是第一次見。不知道小米這樣塗是什麼用意。。。

拆掉遮罩罩後,還是一層矽膠。。。小米終於不再為“發燒”而生。

通過拆解,我們可以看到小米6內部做工扎實,後蓋與機身之間通過膠水粘貼,因此會有網友發現有縫隙。在SIM卡托、充電介面有做密封處理,因此能支援生活防水。小米6主機板採用常見的三段式結構,在機身內部、主機板晶片集成度最高的地方採用相當多的矽膠大量石墨散熱,使得小米6在散熱方面確實表現不錯。結合筆者平時在使用中的體驗,此次小米6終於可以說不再為“發燒”而生。純平雙攝並且加入OI

小米6的採用BM39型號的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典型值3350mAh容量,比同樣螢幕尺寸的小米5大了350mAh,製造商為飛毛腿,與小米5一樣。工作電壓3.85V,充電電壓4.4V,在筆者使用一段時間後,對小米6的續航還是比較滿意。

小米6的電池介面與手機主機板連接處貼有一大塊散熱膜,厚度比較理想。並且在之後的拆解中我們也發現,小米6在許多細節之處都有散熱方案,可見此次小米6對於手機散熱方面的處理還是比較理想。

機身底部,小米6集成了螢幕觸控IC(新思S3330),指紋識別採用匯頂IFS指紋解決方案,能夠直接貼合在觸控屏玻璃面板下方。因此小米6指紋識別可以做到無孔式設計,但並非小米5S那樣的超聲波,依舊是電容式指紋識別。

電池通過易拉膠固定在電池倉,現在智慧電池基本上都採用這種設計固定電池,可以簡化電池的固定與回收過程,不過是一次性的,拆掉之後在裝回去,有時會聽見電池在電池倉晃的聲音。因此大家最好不要自行拆卸。

小米6前置攝像頭特寫,800萬圖元索尼IMX268,曾經LG G5用過,支援1080P視頻通話即時美顏以及30Fps的4K視頻攝錄。

小米6後置雙攝,雙1200萬圖元,廣角+長焦解決方案。左邊這顆比較大的為廣角攝像頭,索尼IMX386,具有4軸光學防抖功能,單圖元1.25μm,右邊為長焦攝像頭, 三星S5K3M3,高度微微凸起於廣角攝像頭,單個圖元1.0μm。

另外,通過拆解,我們發現小米6首次才用線性馬達。好處在於通電後能夠瞬間振動,斷電後立即停止。不必像轉子馬達一樣有加速減速的過程。我們都知道,在APPLE Watch以及iPhone6s、iPhone7上也採用了線性馬達,那小米6這個線性馬達表現如何?

其實雖然同為線性馬達,但小米6這個線性馬達在體積上相比iPhone的TapticEngine無論從組數(iPhone為6組)到作用上都仍有差距。iPhone可以通過多級振動+軟體演算法來實現3D Touch以及模擬Home鍵鍋仔片的觸感,而小米6則在震感以及功能上都有所欠缺。不過用好料對用戶來說,總是好的。希望小米能在小米7的時候將線性馬達的特點發揮的更好。

在小米6的主機板前後兩面,採用大量矽膠塗在遮罩罩上,做散熱之用。可見此次小米6對散熱的用心。而且說實話,雖然矽膠不算什麼新鮮玩意,但是這樣的塗抹方式,筆者還真是第一次見。不知道小米這樣塗是什麼用意。。。

拆掉遮罩罩後,還是一層矽膠。。。小米終於不再為“發燒”而生。

通過拆解,我們可以看到小米6內部做工扎實,後蓋與機身之間通過膠水粘貼,因此會有網友發現有縫隙。在SIM卡托、充電介面有做密封處理,因此能支援生活防水。小米6主機板採用常見的三段式結構,在機身內部、主機板晶片集成度最高的地方採用相當多的矽膠大量石墨散熱,使得小米6在散熱方面確實表現不錯。結合筆者平時在使用中的體驗,此次小米6終於可以說不再為“發燒”而生。純平雙攝並且加入OI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