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皇帝因欠債不還,被人逼到四處躲避,“債臺高築”成語由此而生

早在三千多年之前, 周武王滅掉商朝之後, 建立了強盛一時的周朝, 而從歷史上的“大周800年”就可以看出當時的周朝繁榮之勢。 不過有盛則必有衰, 幾百年之後, 周朝的勢力漸漸衰退, 領土也只縮小至幾個縣那麼大了, 和同時期的秦、楚兩國已遠遠難以媲美。

當時的周朝天子周赧王, 也只徒有虛名, 沒有實權, 頻臨到受人擺佈的邊緣。 而當時的秦國綜合實力最為強大, 同時野心勃勃, 經常出兵平定周邊小國, 令周赧王憂心忡忡, 惟恐被秦國攻擊。

但是那時的秦國也不是百戰百勝, 曾在攻打趙國之時就意外失手過, 被魏國信陵君的增援部隊擊敗, 趙國因此得救。 此戰後, 各國仿佛突然看到了可以戰勝秦國的曙光。 於是企圖聯合起來, 共同抗擊秦國。

當時實力強大的楚國, 被推為了眾盟國的盟主之位, 於是楚考烈王便派人到周赧王處遊說, 欲借周天子的名義號召各國勢力共同抗秦,

畢竟當時的周赧王還掛有周朝天子之名號, 對各諸侯國還是由一定的威信力。

接到楚考烈王的公文之後, 周赧王暗喜, 想到自己貴為天子, 多年來, 領土卻不斷被秦國所侵佔的悲慘境況。 如今, 正好可以接此機會滅掉心頭大患秦國。

於是毫不猶豫的簽下了天子令, 正式出兵參與到多國聯盟之中。

然而在多國聯盟達成一致後, 周赧王卻清醒的意識到自己的現狀由多麼的糟糕:領土所剩無幾, 兵源又嚴重不足, 糧餉, 軍備物資、都需要大筆的金錢支援, 望著自己空空如也的國庫, 周赧王犯難了!

沒錢這仗怎麼打?無奈中, 周赧王只好向領地之內多的地主老財和商人們借債, 並許言戰勝秦國後, 必加倍奉還, 這些財主商人們才勉強答應之!

然而事情卻並非周赧王想的那麼順利, 直到他出兵之後才發現, 先前答應他, 聯合出兵的各國皆因國力不足的種種藉口, 不肯出兵, 結果聯軍只剩下了楚國和周, 面對如此強大的秦軍, 周赧王的軍隊只好被迫撤軍,

計畫覆滅!

雖然戰爭並沒打響, 但是出兵過程中, 已經花費了大筆金錢。 國庫虧空的周赧王, 無力償還, 債主們箭償還無望, 於是紛紛組團來到周天子的拱門之下, 聲討追債。 更有人沖入宮內, 欲逼問天子。

暗自理虧的周天子只好四處的躲藏,

甚至有一次, 跑到後宮內, 當時那裡有個高高的檯子, 周天子乾脆爬到檯子上, 不肯下來。 後世把這個檯子稱為了“債台”。 從此債臺高築就成為了流傳百世的成語。

至今仍被延用, 用來表示欠下的債務太多以至於無力償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