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君主專制的沙烏地阿拉伯——立國85年,王位仍在第二代中傳承

沙烏地阿拉伯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國家, 禁止政黨活動, 無憲法, 國家執法的依據乃伊斯蘭教經典《古蘭經》和穆罕默德聖訓。 國王行使最高行政權和司法權, 且為武裝部隊最高統帥。 但掌握如此絕對權力之國王, 其老齡化問題, 卻是經年不得解決的難題。 因為沙特的王位繼承制度為兄終弟及, 同輩間的王位傳承, 讓年齡差距很難拉開。 所以沙烏地阿拉伯雖已立國85年, 然王位仍在第二代傳承。

1.沙特立國

現代沙特王國的開創者是伊本·沙特。

1891年, 內志北部的傑貝勒沙瑪律酋長國拉希德家族攻克利雅德, 沙特家族阿卜杜·拉赫曼率殘餘族眾流亡科威特, 其中就包括拉赫曼年僅12歲的兒子伊本·沙特。

1902年初, 立志恢復祖上榮耀的伊本·沙特率40勇士夜襲利雅德, 並以附庸奧斯曼帝國而獲內志地區統治權。 伊本·沙特在阿拉伯半島上的勁敵是統治紅海東岸漢志地區的哈西姆家族和有破國流亡之恨的拉希德家族。

打破氏族壁壘, 以宗教紐帶將各部落結為一體後的內志王國, 實力劇增, 1921年降服拉希德家族大本營哈伊勒城, 1924−25年陷麥加、麥迪那, 吞併漢志王國。 已蛻變為漢志和內志及其屬地之王的伊本·沙特有了脫離不列顛帝國的資本, 在1927年的吉達條約中獲取了“完全和絕對的獨立”。 1932年統一的政教合一的君主制國家沙烏地阿拉伯誕生。

下圖(圖1)——1916年時的阿拉伯半島

2.自1953年開始二代傳承至今

伊本·沙特為籠絡各個部族, 屢次開展政治聯姻, 擁有超40位妻子。 1953年其長子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齊茲繼位, 然這位新主缺乏治國才能, 肆意揮霍靡費, 被王儲兼首相的費薩爾廢黜。 費薩爾是沙特開國之君的第四子, 秉承“通過贖買, 由本國政府參與各石油公司股份, 逐步地、分階段的實現國有化”的方針, 使豐富的石油資源真正造福于沙特國民。 並在20世紀70年代的中東危機中, 通過大規模減產, 使高昂的石油成為阿拉伯世界抵禦西方國家的利器。

然此等英主卻在1975年3月的宮廷覲見儀式中死于患精神病侄子的槍殺, 哀怨聲中王位傳至伊本·沙特第五子哈立德。

哈立德健康狀況堪憂, 遂託付六弟法赫德(1921−2005)執掌國政。 1982年, 61歲的法赫德即位, 立時年58歲的十弟阿卜杜拉為王儲。 法赫德國王是一位幹練且富有革新精神的政治家, 重抓經濟建設及社會福利, 強力維護海灣地區的穩定環境, 91年同伊朗確立外交關係。 執政後期因年邁體弱而經年由王儲阿卜杜拉處理日常事務。

2015年初, 91歲的耄耋老者阿卜杜拉國王(1924−2015)因肺炎離世, 開國君主伊本·沙特第25子薩勒曼登臨王位, 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等政要前往恭賀。 在此之前已亡故兩位王儲, 分別是在國防部長位置上待了40余載的蘇爾坦親王(2011.10病逝, 享年83歲)和遵循伊斯蘭教法治國的納伊夫親王(2012.6病逝, 享年79歲)。

3.第三代接棒現曙光

薩勒曼國王即位後, 任命其最小的弟弟穆克林為新王儲, 納伊夫王子為副王儲, 沙特第三代王室接棒初建曙光。 然僅月余即風雲驟變, 2015年4月穆克林王儲之位被廢黜, 納伊夫王子遞補。

納伊夫王子曾執掌沙特情報部門,與美國交流甚密,然其行事風格似承襲了其父的強硬保守態度。穆克林的廢黜意味著第三代王室成員執掌權力的道路已被掃去最後阻礙,第三代執掌國家政權進入最後倒計時……

納伊夫王子遞補。

納伊夫王子曾執掌沙特情報部門,與美國交流甚密,然其行事風格似承襲了其父的強硬保守態度。穆克林的廢黜意味著第三代王室成員執掌權力的道路已被掃去最後阻礙,第三代執掌國家政權進入最後倒計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