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周恩來的軍事貢獻: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嘔心瀝血

周恩來是我黨我軍的傑出領導人之一,是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主要成員。 在民主革命時期,他參與領導人民軍隊戰勝國內外敵人,為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他參與領導軍事鬥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防建設思想,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嘔心瀝血,付出了巨大精力。

在大革命中,他出色領導了國民革命軍軍政工作、廣東地方政權工作、震驚中外的上海工人武裝起義,成為我們黨最早認識武裝鬥爭重要性和最早從事軍事工作的領導人之一。 大革命失敗後,他領導發動舉世聞名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党領導的人民軍隊從此誕生。 黨的六大以後,他作為實際主持黨中央工作的領導人,在極端險惡的條件下機智勇敢地保衛黨的中央機關,保護党的大批領導骨幹,發展黨在白區的秘密工作,支援工農武裝割據。

他積極探索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明確提出“鄉村中心”的思想,為推動“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他同朱德同志等一起成功指揮了第四次反“圍剿”鬥爭,創造了大兵團伏擊殲滅戰的新經驗。

紅軍長征途中,在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上,他旗幟鮮明地支持毛澤東同志的正確主張,為確立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為在危難中挽救紅軍、挽救黨,發揮了重要作用。

西安事變爆發後,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他根據黨中央的既定方針,前往西安,在極端複雜而艱難的環境中推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促成了國共合作、團結抗日的新局面。

抗日戰爭中,他代表我們党長期堅持在國民黨統治區工作,負責與國民黨當局談判,廣泛團結社會各階層愛國人士,堅持並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有勇有謀的鬥爭。

抗日戰爭勝利後,為制止內戰,他陪同毛澤東同志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爾後又率領我黨代表團與國民黨當局開展了有理有節的政治鬥爭。 解放戰爭時期,他協助毛澤東同志運籌帷幄,在推動第二條戰線的形成、轉戰陝北、指揮一系列改變中國命運的戰略大決戰、籌備召開新政協、主持起草《共同綱領》等工作中,作出了卓越貢獻。

新中國成立伊始,面對嚴峻的國防形勢,周恩來即於1950年6月明確提出:為了保衛我們民主、獨立的國家,就不能不加強我們的國防。 朝鮮戰爭爆發後,他一邊協助毛澤東同志組織指揮抗美援朝,一邊下大力抓水患嚴重的淮河治理和全國鐵路的修復。 周恩來為新中國國防建設,建立了卓越功勳。

在國防建設方面,他把軍事鬥爭、國防建設和外交鬥爭有機結合在一起,邊組織和實施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邊領導我國的邊防、海防建設,還領導軍工生產,發展國防尖端科學,推進國防現代化。 (資料由淮安周恩來紀念館提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