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寵物>正文

汪星人、喵星人,人人惹不起!

春季貓、狗等動物進入發情期, 暴躁易怒, 此時若招惹貓狗, 很容易被抓傷咬傷, 若貓狗攜帶有狂犬病毒, 很容易被感染而患上狂犬病。 因此提醒廣大市民尤其是兒童, 應與貓狗保持一定距離, 避免招貓逗狗, 尤其是流浪貓狗。 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 犬是主要傳染源, 其次是貓、狼、狐狸、獾子、浣熊、蝙蝠。 主要臨床表現為特有的狂躁、恐懼不安、怕風怕水、流涎和咽肌痙攣, 最終發生癱瘓而危及生命。 潛伏期長短不一, 大多數在3個月以內發病。 影響潛伏期長短的因素為年齡(兒童較短)、傷口部位(頭、面部發病較早)、傷口深淺(深者發病早)、病毒入侵數量及毒株的毒力、受傷後是否進行了正規的處理和接種狂犬病疫苗等。

其他如外傷、受寒、過度勞累等均可能促使提前發病。

如何防範?本病一旦出現典型症狀體征,

病死率幾乎達100%, 因此應當做好防範工作。 動物主人對犬、貓等寵物應嚴加管理, 要按免疫程式定期給動物注射狂犬疫苗;對於家養的大型犬一定要圈養、拴養, 防止散養咬傷他人;人一但被犬咬傷, 應立即清洗傷口, 可用20%肥皂水、清水充分清洗, 清洗後儘快注射狂犬疫苗;傷口較深者需以肥皂水作持續灌注清洗, 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傷口不宜縫合或包紮。 對於無主犬及野犬發現後應立即撲殺。

哪些情況需要注射狂犬疫苗?(1)咬傷後(暴露後)預防:任何可疑接觸狂犬病毒, 如被動物(包括貌似健康動物)咬傷、抓傷(即使很輕的抓傷), 皮膚或粘膜被動物舔過, 都必須接種本疫苗。 (2)無咬傷(暴露前)預防:在疫區有咬傷的高度危險或有接觸病毒機會的工作人員, 如疫區獸醫、動物飼養管理人員、畜牧人員、屠宰人員、狂犬病毒實驗人員、疫苗製造人員、狂犬病人的醫護人員、岩洞工作人員, 均應用狂犬病疫苗進行預防接種。

狂犬疫苗接種有哪些注意事項?

由於狂犬病幾乎是100%致死性疾病, 所以暴露後疫苗接種無禁忌症。

過量飲酒、飲濃茶或咖啡、食用刺激性食物和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可能會影響疫苗免疫應答, 也可能引起疫苗注射反應, 所以接種疫苗期間要盡可能避免上述行為。 在此期間, 還應儘量避免使用皮質醇類激素、免疫抑制劑和抗瘧藥。

短時間再次咬傷如何處理?

1.再次暴露後的傷口處理

無論前次暴露是否(全程)接種狂犬病疫苗, 也不管距離前次免疫時間長短, 任何一次暴露後均應首先及時徹底地進行傷口處理。

2.再次暴露後的疫苗接種

一般情況下, 全程接種狂犬病疫苗後體內抗體水準可維持至少1年。(1)如再次暴露發生在免疫接種過程中,則繼續按照原有程式完成全程接種,不需加大劑量。

(2)全程免疫後半年內再次暴露者一般不主張再次免疫,可根據臨床醫生建議決定是否採取加強免疫措施;

(3)全程免疫後1年內再次暴露者,應根據醫生建議再次接種疫苗。

全程接種狂犬病疫苗後體內抗體水準可維持至少1年。(1)如再次暴露發生在免疫接種過程中,則繼續按照原有程式完成全程接種,不需加大劑量。

(2)全程免疫後半年內再次暴露者一般不主張再次免疫,可根據臨床醫生建議決定是否採取加強免疫措施;

(3)全程免疫後1年內再次暴露者,應根據醫生建議再次接種疫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