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外交首秀,能否幫助特朗普對抗國內“追擊”?

盛玉紅

美國總統特朗普

或許誰都沒有想到, 美國第58屆總統的外交處女秀, 會在國內對他展開調查甚至威脅“彈賅”的危機中展開。

當地時間19號, 美國總統特朗普動身, 開始對中東和歐洲進行訪問。 這是他上任以來的第一次出訪。 而在他身後, 美國輿論正圍繞著他與俄羅斯之間的多個“門”吵翻了天, 甚至有民主黨議員在國會呼籲, 要求啟動“彈賅”特朗普的程式。

其實, 從競選階段開始, 關於如何與俄羅斯打交道, 就成為特朗普身上最惹眼的話題之一。 畢竟, 在美國主流政治圈存在“恐俄、反俄”情緒的背景下, 特朗普公開表示欣賞普京、對俄羅斯示好的言行, 顯得有些“違和”。 但也正是打著反建制的旗號, 特朗普實現了“局外人”的逆襲, 成功入主白宮。

很快, 特朗普發現:坐在總統的位子上, 他這個“局外人”要想翻越建制派打造的那道政治正確牆, 實在很難。

看看他上任幾個月來發生的這些事兒吧:從聯邦調查局啟動調查特朗普核心團隊成員在競選階段與俄羅斯的接觸, 到特朗普的親信、前國安顧問弗林被迫因此辭職;從特朗普突然解除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的職務, 到媒體爆出特朗普曾經讓科米停止對弗林的調查;從特朗普被指同俄外長拉夫羅夫會面時, 洩露了與“伊斯蘭國”有關的“高度機密”, 可能危及美國的情報來源, 到俄羅斯總統普京、外長拉夫羅夫出面為特朗普辯解, 認為美國媒體故意抹黑……

一樁樁, 一件件, 特朗普內閣與俄羅斯的關係問題, 正成為美國建制派打壓特朗普的集中發力點, 也成為特朗普外交政策的一個最大“軟肋”。

因此, 在這樣複雜激烈的內鬥風波中,

特朗普首次外訪, 就顯得意義不一般, 因為它肩負著提升特朗普支持率、扭轉其與建制派對抗頹勢的重任。

按照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的表態, 特朗普這次對中東歐洲的訪問有三大目標, 分別是:重新確認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與世界各國領導人建立關係、傳播三大宗教團結的信息。

聽起來是不是有些虛?在筆者看來, 特朗普此行, 實際目標有兩個:一是修復與中東盟友的關係, 重塑美國的中東政策;二是重新向盟友展現美國的領導力。

特朗普上臺後, 在敘利亞問題、打擊“伊斯蘭國”組織、扼制伊朗等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顯示中東在美國戰略中的地位有所回升。 但是, 白宮以安全為由出臺的“禁穆令”,

引起了不少穆斯林國家的反感, 也激化了美國與伊斯蘭世界原有的矛盾。

此次特朗普將中東大國沙特作為首訪的第一站, 又要簽巨額軍售合同, 又要與海灣阿拉伯國家以及其他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領導人會面, 緩和關係的意願很明顯, 同時也傳達了美國不會放棄中東, 要借力沙特來打擊“伊斯蘭國”組織、扼制伊朗的資訊。

至於接下來訪問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特朗普是有著勃勃雄心的, 那就是要全力推動巴以之間達成全面和平協議。 眾所周知, 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問題的核心, 也是中東地區長期動盪不安的重要根源。 自1999年巴以進入最終地位談判階段以來, 雖然美國歷屆美國總統都費盡心思想解決這個難題,

但總是艱難磨合無果而終, 原因就在於巴以雙方談判的問題, 比如耶路撒冷地位、猶太定居點、巴勒斯坦難民回歸等, 個個都是難啃的骨頭, 而且還牽連多方利益, 難以一蹴而就。 在這樣的背景下, 特朗普此行會在推動巴以和平問題上釋放什麼樣的資訊, 值得關注。

結束對中東地區的訪問後, 特朗普將前往梵蒂岡、義大利和比利時, 並出席北約峰會和七國集團峰會。 這是特朗普在國際多邊場合的首秀, 展現美國的領導力是關鍵。

自特朗普上任首日即廢除TPP、喊出“美國優先”政策後, 歐洲國家擔憂美國會在經濟、軍事等方面收縮。 特朗普此行, 如能傳遞“美國優先”與“美國領導力”並不矛盾的資訊, 應能安撫住歐洲盟友, 鞏固美歐關係。

事實上,從特朗普上任以來的表現來看,外交得分較高,但內政失手不少。所以,在國內遭建制派窮追猛擊之時,特朗普及時走出國門,到國外發力,倒也不失為一個反轉形勢的機會。此行他如能在外交上有所斬獲,特別是出臺明晰的中東政策,將有助於緩解其內政上的壓力。當然,前提是特朗普要逐漸回歸到共和黨的傳統軌道上來,目前來看,他將目光投向中東,就已經展現了相關的跡象。

鞏固美歐關係。

事實上,從特朗普上任以來的表現來看,外交得分較高,但內政失手不少。所以,在國內遭建制派窮追猛擊之時,特朗普及時走出國門,到國外發力,倒也不失為一個反轉形勢的機會。此行他如能在外交上有所斬獲,特別是出臺明晰的中東政策,將有助於緩解其內政上的壓力。當然,前提是特朗普要逐漸回歸到共和黨的傳統軌道上來,目前來看,他將目光投向中東,就已經展現了相關的跡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