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在古代為什麼四川容易發生戰爭,為什麼成為兵家的必爭之地

在中國很多省中, 有一個省非常特殊, 它一個特點一直困擾了封建王朝兩千年,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四川為什麼頻繁戰亂。

根據記載, 從秦朝開始四川一共爆發了地方官員或武將領導的起義共計幾十次, 成規模的農民起義一百多次, 沒成氣候的更是數不勝數, 雖然起義的結果大部分都被鎮壓, 但是還是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據統計從漢朝到清朝的兩千多年裡四川一共建立了14次政權, 其中漢朝3次, 三國1次, 南北朝4次, 唐朝1次, 五代十國1次, 宋朝1次, 元朝1次, 明朝1次。 我們熟知的劉邦就是現在漢中割據然後才逐步統一天下的。

三國時期實力最弱的劉備硬是靠著四川跟曹魏孫吳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 總之就是一句話, 但凡天下大亂四川必然有人跳出來割據一方, 為什麼四川這麼容易割據呢?

四川之所以容易出現割據的局面, 首先與他的地理環境有關, 大家都知道四川屬於盆地, 北有秦嶺東有三峽, 在古代那種科技條件下的確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古人雲“蜀道難, 難於上青天”這一點也不誇張, 在朝廷國力不足或者天下大亂時, 就會有人跳出來想要割據四川。 後來為了破壞四川的天然地理優勢,

元朝統治者對四川採用了“封喉”, 他們故意把四川的咽喉要道漢中劃給了陝西, 沒有了漢中的四川就像被人卡住了脖子, 即使建立了割據政權也很難擴張。

促使四川出現割據局面的第二個因素是富庶, 您別看四川周圍都是大山但是成都平原的糧食產量是非常高的,

天府之國也不是蓋的, 什麼叫天下的糧倉看看四川就知道了, 朝廷打仗的糧食很多都是從四川運出來的, 所以只要占了四川就根本不用為了吃飯發愁, 養上幾十萬的大兵完全不成問題。

拋出地形和富庶不說四川人的能征善戰也是出了名的, 四川是少數民族比較多的地區, 自古善武, 平民百姓拿上武器只要稍作訓練就可以上戰場, 四川的名字也因四川人的驍勇而名垂青史。

抗戰和新中國的建立四川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據統計抗戰期間川軍幾乎全體出動, 平均每15個人就有1個上前線, 最終60余萬官兵陣亡, 4位中將殉國。 不僅如此四川是長征之後紅軍的重要根據地, 開國十大元勳中朱德、劉伯承、陳毅就都是四川人, 我們偉大的革命先輩鄧小平也是四川人。

地形也好富庶也罷, 與其說四川喜歡選擇割據不如說是割據喜歡選擇四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