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一個人的千里郵路——記格爾木市郵政公司投遞員葛軍

青海新聞網訊 幾天前見到葛軍的時候, 他正在把一個一個郵袋往車上搬, 這是為第二天出發做準備。 為了多裝一點郵件, 他把副駕駛座都塞得滿滿的, 自己幾乎被埋在了郵件堆裡。

今年41歲的葛軍, 是格爾木市郵政公司的投遞員。 他所跑的這條郵路, 被外界稱為“鴻雁天路”, 單程全長500公里, 從格爾木市區往返唐古喇山鎮,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郵路沿線設有二十多個郵件交接點, 為沿線的青藏鐵路、公路、兵站和牧民服務。

郵路是2009年開通的。 開通前, 唐古喇山鎮沿線的郵件只能用委託人代辦的形式傳遞,

速度慢, 也得不到保證。 郵路一開, 傳遞時間能縮短十天左右, 大大方便了這裡的人們。

有人受益, 就需要有人付出。 付出最多的這個人, 就是葛軍。 沒去過唐古喇山鎮的人, 可能想像不到那是什麼樣的一條路。 惡劣的自然條件、一個人跑長途的寂寞……處處都是對人的考驗。

在這裡, 一年不分四季, 終年不見綠色, 狂風從年初吹到年末;在這裡, 人會噁心、會頭痛、會強迫性失眠;在這裡, 開上百公里的車見不到一個人, 只有高原相伴, 遇上什麼事兒, 只能自己扛過去。 這就是葛軍的工作環境。

跑這條路7年多了, 葛軍曾獲得過不少榮譽, “感動格爾木人物”、全國道德模範等等, 新聞媒體也曾經多次採訪過他, 這讓他成了格爾木當地的名人。

每一個熟悉葛軍的人都說, 他擔得起這些榮譽。 然而, 這條千里郵路帶給葛軍的可不止有榮譽, 也有傷病和孤獨。

每週投遞一次, 來回兩天。 每去一次就是一次體力的透支。 看起來工作量不大, 卻非常消耗體力。 人在高海拔地區空手徒步走, 就像在內地負重十幾公斤行走一樣。 如果再提上郵袋、背上郵包, 運動量就更大。 眼前的葛軍高大魁梧, 顯得很壯實, 但實際上, 他的身體狀況並沒有外表看起來那麼好。 郵車窗戶漏風, 他有嚴重的風濕病, 心臟有時也不舒服, 其他零零碎碎的毛病也折磨著他。

因為這條郵路上只有他一個人, 所以葛軍每一次上路都是獨自前行。 在路上遇到突發情況, 前後荒無人煙, 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在海拔那麼高的地方,

哪怕得了一點小病, 不及時送下山, 就會患上嚴重的肺水腫、腦水腫, 導致器官衰竭危及生命。 幸運的是, 迄今為止, 葛軍在路上還沒遇到過嚴重的突發身體問題,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他遇到的狀況, 更多來自環境。 有一次, 葛軍遇到修路, 只好從河灘繞行。 高原氣候多變, 突然下起了暴雨, 河水猛漲。 葛軍努力突圍, 郵車還是被水困住了。 這時, 他的第一個反應是保護郵件。 他找出防水編織袋, 把郵件都裝進去, 然後下車拼命往車底墊石頭。 後來碰上一輛過路貨車的時候, 葛軍已經精疲力盡, 腿也被石頭劃傷, 然而一車郵件卻安然無恙。

曾有人問葛軍:“你還打算在這條路跑多久?”葛軍想了想說:“只要身體允許, 就努力堅持下去。

”在葛軍的字典裡, “堅持”二字, 也許是寫在最前面的。 也許, 他比一般人更明白“堅持”的含義。 路上餓了, 他吃涼餅子和榨菜, 高原反應了, 他咬著牙一聲不吭。 這些年, 葛軍服務過的職工、官兵、群眾不計其數, 他頂風冒雪給保護站送月餅, 給兵站送家信, 大家知道, 只要路還能走, 無論颳風下雪, 葛軍都會上來。 葛軍的身影, 已經成了大家最踏實的期待。

葛軍說, 自己之所以選擇郵政事業, 和家庭有關。 他的家庭四代都是郵政人, 從新中國成立前老上海的送報人, 到新中國的郵遞員, 再到今天的自己, 葛軍認為這是一份傳承。 傳承是責任, 也是驕傲。 只要有郵件, 再遠的路也要送到, 收件人臉上的笑容, 總是令他自豪。 而這份責任與驕傲,

也許正是葛軍7年多來堅持奔波在千里郵路上的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