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時日本人嘲笑這種步槍簡陋,但中國人卻用它贏得了勝利

1931年日本侵略者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開始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 此後短短幾個月就佔領了中國的東三省。 1937隨著盧溝橋事變的發生, 中華民族迎來了全民族抗戰的艱苦歲月。

在那段歲月裡, 多少中華好兒女拋頭顱, 灑熱血, 多少將士血灑沙場。 尤其是抗戰初期, 日寇仗著自己先進的武器裝備, 侵我華夏大地, 如入無人之境。 當他們看到我軍將士手中的武器之時, 甚至還發出不屑的嘲笑聲, 他們覺得我軍裝備落後, 不堪一擊, 他們三個月就能佔領中國。 可是先烈們就是用這些他們看不起的武器打敗了他們, 把他們趕出了中國。

抗戰初期, 中國軍隊裝備最多的武器就是漢陽造。

該槍原型為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 但是由於該槍存在著裝彈退彈困難、抽殼可靠性不佳、容易炸膛等問題被德國人淘汰掉。 清政府出於對洋人技術的迷信將該槍的技術買了過來, 後來洋務大臣張之洞對該槍進行了改進。

由於該槍主要生產於湖北漢陽, 所以中國人一般稱它為漢陽造。 漢陽造初期的時候武器還是比較不錯的, 但是到了抗日時期, 戰亂紛爭, 根本沒有優質的鋼材和其他材料, 所以做出來的武器也就沒有那麼好了。

總的來說漢陽造在當時是屬於已經被淘汰掉的步槍, 可是就連這種已經被淘汰掉的步槍, 也不是每一個中國士兵都能擁有的。

就是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之下, 中華兒女使用著最為簡陋的武器, 面對日寇的堅船利炮, 創造了屬於中華民族的勝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