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監,想出一奇招,解決了誰也解決不了的難題

中國的最後一名太監並非慈禧太后身邊的李蓮英, 日本帝國主義扶持下的偽滿洲國同樣存在這個封建帝制下的產物。 在溥儀的身邊, 一位叫做孫耀庭的太監成為了歷史的風雲人物, 出了一本自傳不說, 改革開放後還被翻拍成為了電影。 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位太監到底有何神通。

清朝的太監們

當溥儀組建自己的遜清小朝廷的時候, 經費的緊張都快維持不了皇宮貴族的日常用度了, 因此太監的人數就開始得到削減, 甚至溥儀一狠心, 乾脆地連所有的太監都趕出紫禁城, 算是快刀斬亂麻, 解決了延續了千年之久的太監問題。 這些太監失去了作為男人的權利, 又沒有什麼特殊的一技之長, 今後該如何生活呢?一般來講, 他們有三種不同的選擇:

1、有錢的太監自己買個院子, 甚至娶一房媳婦, 再過繼一個兒子, 然後美滋滋地過自己的小日子。

2、沒錢的太監只能投親靠友, 流浪街頭, 搞不好, 就會凍餓而死!

3、京城的寺廟比如興隆寺就收留太監, 但需要太監一次交清100塊錢, 然後給寺廟裡義務幹四年活, 這才允許你在寺廟裡養老, 否則的話, 寺廟的門檻都別想邁進一步。

末代太監孫耀庭

孫耀庭處於一個很尷尬的位置,

他沒什麼閒錢, 畢竟連溥儀都一窮二白了;再者, 他沒有什麼親戚朋友。 所以孫耀庭最後選擇了進入寺廟生活。 孫耀庭在宮中混跡多年, 別的本事沒有, 將寺廟打理的是井井有條, 為人處世也十分地圓滑。 久而久之, 寺廟的各類事項都交付給了孫耀庭管理, 尤其是和他一樣身份投靠在寺廟的太監們, 所以一時間, 他也被大家戲稱為“太監王”。

過了挺久時間, 沒想到在解放後, 孫耀庭的麻煩事來了:太監們的壽命並不長, 一下子就出現了三十名太監的殯葬問題, 一般來講都是就近埋在寺廟外的那些有錢人家捐贈出來的墳地。 沒想到現在要徵用土地搞建設了, 這些墳地都必須遷走。 那誰願意做這種事情?有道是遷墳絕戶啊!

不僅如此, 有的太監活著的時候有錢, 就認了過繼的兒子, 這些過繼的兒子, 將太監們辛辛苦苦賺來的錢, 揮霍一空後, 便養成了大手大腳的毛病, 他們現在的生活過得大多不好, 也就是說, 他們現在很多都是社會的混混,

遷他們“太監老子”的墳, 他們一定會趁機訛人, 其難度可想而知。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孫耀庭想了個損招。 這些太監墳墓的陪葬品都有些價值不菲的東西, 因此他就準備讓死人去掏這個補償款了。 孫耀庭就對那些想要得到政府補償款的人說:“只要不阻撓我遷墳, 你們各家墳墓裡挖出來的寶貝, 就都歸你們自己處理!”

電影中清朝太監的屍體

這下大夥其實都挺開心的了,政府的補償款肯定沒自己“老子”的陪葬品來的值錢呀!以前礙於死人的面子,他們不敢去動這些墳地,現在有人幫忙,自己坐享其成,有何不可呢?於是,遷墳問題順利解決,孫耀庭也成為一個奇人了!

電影中清朝太監的屍體

這下大夥其實都挺開心的了,政府的補償款肯定沒自己“老子”的陪葬品來的值錢呀!以前礙於死人的面子,他們不敢去動這些墳地,現在有人幫忙,自己坐享其成,有何不可呢?於是,遷墳問題順利解決,孫耀庭也成為一個奇人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