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名人舌尖上的趣事

名人舌尖上的趣事

文/羅國芳

近幾年流行著一個新得很的詞:吃貨。 吃貨是指愛吃的人。 多指喜歡吃各類美食, 並對美食有一種獨特的嚮往、追求、及有品位的美食愛好者、美食客、美食家。

中國是一個吃的國度, 培養著太多的吃貨, 名人有時也以吃出名, 他們吃飽了, 吃好了, 造出更出名的文化和歷史, 還有許多茶餘飯後的閒談。 譬如“涮羊肉”是名特風味, 但能流傳下來卻和忽必烈有關。

200年前, 元世祖忽必烈率軍征途中, 想吃草原美味“清燉肉”, 隨軍廚師馬上宰羊剔肉, 不料敵情突發, 做“燉羊肉”來不及了,

廚師忙將羊肉切成薄片, 放鍋裡一攪和就撈出來, 放點調料送了上去。 忽必烈饑不擇食, 吃罷迎敵並獲全勝, 還朝後命廚師如法炮製, 並建議放了許多佐料, 群臣吃後讚不絕口。 忽必烈賜名“涮羊肉”。

“金華火腿”是宋代名將宗澤發明的。 宗澤是主戰派, 因打仗連連得勝, 百姓抬著肥豬慰問, 一時豬肉吃不完, 宗澤就命人將豬腿割下, 醃制起來。 由於醃制的豬腿又濕又重, 行軍攜帶不方便, 所以常常把他們匆匆曬上幾個太陽, 掛在風中晾乾, 日子不久, 腿肉紅得如火, 大家都叫它“火腿”。

在杯酒失兵權, 吃裡扒外, 鴻門宴, 吃了不兜著走, 吃一塹長一智, 敬酒不吃吃罰酒,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死了張屠夫, 不吃混毛豬等許多的成語故事裡,

在詭異的歷史時光背後, 吃字不但暗含著翻雲覆雨的玄機, 還裹挾著人生得失, 陟罰藏否的滾滾沙塵, 更有瓜藤李下的漁樵故事, 人情往來的處事智慧。

名人食癖也千姿百態:明代戚繼光喜歡吃豬頭, 他在守護關外時, 為過豬頭癮, 不惜派快馬手長驅北京的抄手胡同, 專買那裡的華家豬頭。 劉邦愛吃涼皮子, 他封漢王時在漢中吃當地的涼皮子就吃上了癮。 當了皇上後, 還不忘吃漢中涼皮。 有人因給他送涼皮還當上了官。

楊貴妃喜歡吃荔枝, 結果吃掉了一個大唐帝國, 自己也年紀輕輕便玉殞香消, 一代美人落得“紅顏禍水”之名, 永遠承擔著男人腥風血雨的歷史責任。 生也何堪?死也何堪?

民國是一個風雲際會的時代,

中西文化碰撞, 火光迸裂。 理所當然演繹了別具一格的飲食文化, 回味起來既有硝煙的嗆味, 亦有文人雅士的書香, 還有喪魂落魄者的悽楚。 吃也是一齣戲, 有時風定雲閑, 有時驚濤駭浪。

1

1929年蔣馮大戰馮玉祥失敗後, 被閻錫山騙到山西軟禁起來。 《大公報》記者徐鑄成被派去採訪。 時馮住在閻錫山的老家五台縣建安村。

此前, 徐曾在晉祠採訪過馮, 算是熟人了。 當晚馮玉祥請徐鑄成一起用餐, 菜很簡單, 四盆葷菜加一個火鍋。 時值馮的部下起兵討蔣, 徐便向馮問起戰情, 有否捷報傳來。

馮笑答:“我的消息, 哪有你們記者靈呀。 老實告訴你, 我現在新聞的唯一來源, 就是它。 ”馮用筷子指著桌子上的火鍋說:“每次, 他們打好了,

火鍋裡就有了肉片、肉丸;

如果今天只有白菜、粉條, 那一定是他們失利了, 這是我屢試不爽的。 今天, 你看, 這裡面肉片, 肉丸不少, 還有幾條海參, 看來, 一定又打了大勝仗了。 ”

2

末代皇帝溥儀曾憶及第一次吃西餐時的情景:“我叫太監到六國飯店去買西餐。 店裡問:‘要買幾份?’太監說:‘反正多拿吧!’店裡要派人來擺刀叉什麼的, 太監說:‘那怎麼成!你們可不能到宮裡去。 我們自己擺!’好啊, 大碗大碟擺滿了一大桌子, 菜多得出奇。 我看見一碟黃油, 黏糊糊的, 不知道該怎麼個吃法, 就對太監說:‘你們嘗一嘗!’他們吃了一口, 連聲說:‘太難吃了, 太難吃了!’我還記得, 湯是用烏龜做的, 也很難吃。 ”

3

李叔同出家數年後, 一次, 他在浙江師範教過的學生李鴻梁去廟裡拜訪。

弘一法師說:“你來得很巧, 今天寺裡吃羅漢菜, 你在這裡吃中飯。 ”

開飯時, 李見桌子上擺著六碗菜, 弘一法師換上破衣, 指著桌上兩碗同樣的菜對李說:“這就是羅漢菜。 ”又說明了另外四色不同樣的菜, 是他特地告訴廚房臨時添的。 可知僧眾平時午飯只有一種菜。

所謂羅漢菜, 是蠶豆、豇豆、茄子等等用白水煮熟再加上一點鹽的一種什錦菜, 各種菜都能充分保持原味。 弘一法師大概偏好這一口, 那天就著羅漢菜吃了三碗飯。

4

印光法師是弘一法師的前輩, 他自甘清苦的飲食風格, 與弘一類似。

印光是陝西人, 喜吃饅頭, 每頓飯僅粗菜一碗, 末了必用饅頭將菜碗擦乾淨吃掉, 或用開水沖菜底當湯喝。

他一生雲遊四方, 住上海太平寺時,一位姓關的居士請他吃齋,他謝絕再三而不得,便要求只需高裝饅頭一盒,豆腐渣一碗,關居士照辦,他才答應。

更有甚者,他雲遊至蘇州報國寺時,有一次因菜裡所用醬油稍好,把寺裡的明道法師訓了一頓。

5

孫丹林曾是吳佩孚手下的要角。

五四運動後,一次,孫到北京,住金台旅館。某日上午和白堅武同遊頤和園後,到李大釗在西南門內南小街的寓所午餐。

李大釗此時已是北大教授、社會名流。這頓飯很簡單,李大釗外出買了幾個雞蛋、一片肉和一撮豆芽,由其夫人烹飪。

孫後來感歎說:“此君自奉之儉和待客之誠,大有茅容待郭林宗之風度,令人肅然起敬。”

6

1928年4月,蔣介石帶著新婚妻子宋美齡到溪口小住。

蔣的髮妻毛福梅讓廚師做了不少蔣愛吃的家鄉菜和點心送到樂亭蔣宋住處,內有雞汁烤芋艿、霉乾菜燒肉等。宋美齡平素多吃西餐,乍一嘗是如此鄉味,竟胃口大開,讚不絕口。

蔣宋離鄉之際,毛氏還特地讓人備了一麻袋上好的芋頭送給宋美齡。

蔣宋結為夫妻後,雖成一家人,口味卻是兩樣。宋美齡習慣於吃西餐,偏好烤雞、豬排;蔣介石則喜歡吃肉絲鹹菜湯、乾菜燒肉、鹹菜大黃魚這些家鄉菜。

他們也常請客,所備菜肴都很普通,量也不大。

據說有人到蔣家吃飯後出來說沒吃飽,當中自然有拘謹的因素,但也和飯菜欠豐盛不無關係。

7

中原大戰,閻錫山戰敗下野,秘密前往天津。

他讓廚師做了一口袋燒餅,以備沿途食用。

他本人化裝成普通旅客,長袍馬褂,老棉鞋,坐的是三等客車。

8

蔣經國在上海當經濟特派員時,一天路過一家飯館門口,正要進去吃飯,見一員警吃了一碗肉絲麵不付帳就出來了,店主還笑臉相送。

蔣隨即也入店吃了一碗面,未付錢,正起身要走,卻被老闆和夥計攔住。

蔣問:“員警可以白吃嗎?”雙方爭吵起來。在對面站崗的白吃面的員警見狀跑了過來,指著蔣破口大駡,還差點動手。

蔣經國跑到隔壁綢布店,打電話給上海市員警總局局長俞叔平,俞立即帶著武裝人員趕到,將員警逮捕。這倒楣的員警後來被判了兩年。

9

1948年3月,鄭振鐸到杭州,住葛嶺飯店。

一天晚上,鄭喝過一斤黃酒後,去豐子愷家,恰巧豐子愷也剛喝了一斤黃酒。

兩個闊別十年的酒友遂重啟杯盤,女僕端來一壺酒和四樣下酒菜:醬雞、醬肉、皮蛋、花生米。

窗外下著小雨,豐家牆上貼著一首他抄錄的數學家蘇步青的詩:“草草杯盤共一歡,莫因柴米話心酸。春風已綠門前草,且耐餘寒放眼看。”

豐感慨道:“別的事都可有專家,而詩不可有專家。因為做詩就是做人。人做得好的,詩也做得好。倘說做詩有專家,非專家不能做詩,就好比說做人有專家,非專家不能做人,豈不可笑?”

兩個還提起二十多年前一件和喝酒相關的舊事。

那時他倆都在上海。一日鄭振鐸在街上遇見豐子愷,正當飯點,便說:“子愷,我們吃西菜去。”兩人來到新世界對面的晉隆西菜館樓上,點了兩客公司菜,一瓶白蘭地。

飯罷僕歐送來帳單,鄭振鐸問豐子愷:“你身上有錢嗎?”豐一邊答應一邊摸出一張五元的票子把賬付了。

隔了一天,鄭振鐸到立達學園找豐子愷還錢,摸出的是一張十元鈔票,豐死活不收。正僵持間,立達同事劉熏宇過來把錢搶去,說:“都別客氣了,去新江灣小店喝酒吧!”

於是又號召了夏丏尊、匡互生、方光燾等七八人,去了小酒鋪,等大家把這張十元的鈔票吃完時,都已爛醉如泥。

20年後,當年共飲的人中,有的作古,有的遠在貴陽,有的已不知去向。只剩兩個有緣的“東家”坐在一起喝酒敘舊。

10

蘇曼殊飲食無節制。他每天抽二三十根雪茄煙。曾一次吃進幾十斤冰塊。

有一回吃了三大籠蘇州湯包,在床上躺了三天才起來。最後一回是吃了好幾碗鮑魚,致腹瀉數日,躺在上海醫院的病床上。

醫生叮囑他當心飲食,而他扭臉就叫人去買來糖炒栗子大啖,致腸胃病大發,就這麼一命嗚呼,死在了“吃”上。

住上海太平寺時,一位姓關的居士請他吃齋,他謝絕再三而不得,便要求只需高裝饅頭一盒,豆腐渣一碗,關居士照辦,他才答應。

更有甚者,他雲遊至蘇州報國寺時,有一次因菜裡所用醬油稍好,把寺裡的明道法師訓了一頓。

5

孫丹林曾是吳佩孚手下的要角。

五四運動後,一次,孫到北京,住金台旅館。某日上午和白堅武同遊頤和園後,到李大釗在西南門內南小街的寓所午餐。

李大釗此時已是北大教授、社會名流。這頓飯很簡單,李大釗外出買了幾個雞蛋、一片肉和一撮豆芽,由其夫人烹飪。

孫後來感歎說:“此君自奉之儉和待客之誠,大有茅容待郭林宗之風度,令人肅然起敬。”

6

1928年4月,蔣介石帶著新婚妻子宋美齡到溪口小住。

蔣的髮妻毛福梅讓廚師做了不少蔣愛吃的家鄉菜和點心送到樂亭蔣宋住處,內有雞汁烤芋艿、霉乾菜燒肉等。宋美齡平素多吃西餐,乍一嘗是如此鄉味,竟胃口大開,讚不絕口。

蔣宋離鄉之際,毛氏還特地讓人備了一麻袋上好的芋頭送給宋美齡。

蔣宋結為夫妻後,雖成一家人,口味卻是兩樣。宋美齡習慣於吃西餐,偏好烤雞、豬排;蔣介石則喜歡吃肉絲鹹菜湯、乾菜燒肉、鹹菜大黃魚這些家鄉菜。

他們也常請客,所備菜肴都很普通,量也不大。

據說有人到蔣家吃飯後出來說沒吃飽,當中自然有拘謹的因素,但也和飯菜欠豐盛不無關係。

7

中原大戰,閻錫山戰敗下野,秘密前往天津。

他讓廚師做了一口袋燒餅,以備沿途食用。

他本人化裝成普通旅客,長袍馬褂,老棉鞋,坐的是三等客車。

8

蔣經國在上海當經濟特派員時,一天路過一家飯館門口,正要進去吃飯,見一員警吃了一碗肉絲麵不付帳就出來了,店主還笑臉相送。

蔣隨即也入店吃了一碗面,未付錢,正起身要走,卻被老闆和夥計攔住。

蔣問:“員警可以白吃嗎?”雙方爭吵起來。在對面站崗的白吃面的員警見狀跑了過來,指著蔣破口大駡,還差點動手。

蔣經國跑到隔壁綢布店,打電話給上海市員警總局局長俞叔平,俞立即帶著武裝人員趕到,將員警逮捕。這倒楣的員警後來被判了兩年。

9

1948年3月,鄭振鐸到杭州,住葛嶺飯店。

一天晚上,鄭喝過一斤黃酒後,去豐子愷家,恰巧豐子愷也剛喝了一斤黃酒。

兩個闊別十年的酒友遂重啟杯盤,女僕端來一壺酒和四樣下酒菜:醬雞、醬肉、皮蛋、花生米。

窗外下著小雨,豐家牆上貼著一首他抄錄的數學家蘇步青的詩:“草草杯盤共一歡,莫因柴米話心酸。春風已綠門前草,且耐餘寒放眼看。”

豐感慨道:“別的事都可有專家,而詩不可有專家。因為做詩就是做人。人做得好的,詩也做得好。倘說做詩有專家,非專家不能做詩,就好比說做人有專家,非專家不能做人,豈不可笑?”

兩個還提起二十多年前一件和喝酒相關的舊事。

那時他倆都在上海。一日鄭振鐸在街上遇見豐子愷,正當飯點,便說:“子愷,我們吃西菜去。”兩人來到新世界對面的晉隆西菜館樓上,點了兩客公司菜,一瓶白蘭地。

飯罷僕歐送來帳單,鄭振鐸問豐子愷:“你身上有錢嗎?”豐一邊答應一邊摸出一張五元的票子把賬付了。

隔了一天,鄭振鐸到立達學園找豐子愷還錢,摸出的是一張十元鈔票,豐死活不收。正僵持間,立達同事劉熏宇過來把錢搶去,說:“都別客氣了,去新江灣小店喝酒吧!”

於是又號召了夏丏尊、匡互生、方光燾等七八人,去了小酒鋪,等大家把這張十元的鈔票吃完時,都已爛醉如泥。

20年後,當年共飲的人中,有的作古,有的遠在貴陽,有的已不知去向。只剩兩個有緣的“東家”坐在一起喝酒敘舊。

10

蘇曼殊飲食無節制。他每天抽二三十根雪茄煙。曾一次吃進幾十斤冰塊。

有一回吃了三大籠蘇州湯包,在床上躺了三天才起來。最後一回是吃了好幾碗鮑魚,致腹瀉數日,躺在上海醫院的病床上。

醫生叮囑他當心飲食,而他扭臉就叫人去買來糖炒栗子大啖,致腸胃病大發,就這麼一命嗚呼,死在了“吃”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