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被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嚴重貶低的武將

一部《三國演義》, 顛覆了多少人對三國的感知。 客觀地說, 《三國演義》對有些歷史人物過於神化, 而對有些人物則是過於低估, 甚至是醜化。

基於此, 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三國時期被《三國演義》嚴重低估的歷史人物們。

在小看來, 有四位人物可謂是被羅貫中老先生嚴重低估了。 以下是具體介紹:

第四位:劉封

東漢末年將領, 蜀漢昭烈帝劉備的義子。

在演義中, 這個傢伙在戰場上什麼作用也沒起過,

也就扯扯旗放放風而已, 最後還把關羽給害了, 一副死有餘辜的樣子。

但是在正史中, 這卻是個悲劇。 劉封是劉備在荊州時收養的義子, 當時劉備無嗣, 所以收了劉封為義子。 劉備入川時, 劉封剛剛二十出頭, 已是個力大無窮, 勇猛無比的青年將軍了。 在跟隨孔明趙雲張飛入川的途中, 劉封攻戰克敵, 以功晉封為副軍中郎將。

之後, 劉備遣孟達攻房陵上庸, 怕他一人難以成功, 加派劉封助之, 果然二人令上庸太守申耽望風而降。 劉封因此又升為副軍將軍。

關羽攻樊城時, 曾請劉封、孟達發兵相助, 二人因與關羽不睦, 加以拒絕。 後關羽兵敗, 因不敢走二人所駐的上庸, 結果兵敗身死。

客觀地說, 關羽之死, 劉封確實是難辭其咎。 但關羽之死, 主因在他自身, 與劉封沒有多大關係。 劉封因為關羽之事而責問孟達, 結果與孟達不和, 就奪去了孟達的鼓吹, 孟達也就因此懼怕而降魏, 並反過頭來勸劉封也降魏。 劉封拒絕投降, 遭到夏候尚、徐晃和孟達的三路攻擊, 又申儀叛變,

劉封腹背受敵, 只得退走成都。

之後的事情發展卻讓人大躍眼鏡!劉備見了劉封, 只是責備他為何欺負孟達, 以及不救關羽, 並沒有殺他的意思。 但是諸葛亮卻認為劉封剛猛, 恐劉備死後劉封爭位, 那劉禪是萬萬爭不過劉封的, 力勸劉備殺死劉封。 劉備聽從了諸葛亮的話, 賜劉封自盡。

劉封臨死時歎曰:“恨不用孟子度(孟達)之言!”劉備聽了, 也不免為之流淚。

一代忠心猛將, 只因有爭位的可能(注意, 不是嫌疑), 便被賜死, 真是惜乎, 惜乎!

第三位:魯肅

字子敬, 東漢末年傑出的戰略家、外交家。

雖然《三國演義》給他了足夠多的戲份, 但演義把他的形象大大貶低了。 在《三國演義》中, 魯肅的形象就是個老好人, 沒有主見, 耳根子軟, 被諸葛亮玩弄於股掌之間的一位可笑人物。

其實, 在真實的三國歷史中, 魯肅絕對不可小覷。 以下舉出兩個例子:

1.他是三國時期最早提出三分天下這一戰略的歷史人物。

建安二年, 魯肅率領部屬投奔孫權, 為其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

2.他是單刀赴會的真正主人公。

劉備平定益州後,孫權請劉備歸還荊州中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遭到劉備拒絕。

魯肅為了大局,邀請關羽相見,提出各自將兵馬佈置在百步以外,只有將軍們各帶單刀赴會。魯肅做出決定後,他部下將領怕出變故,勸魯肅不要輕蹈險地。魯肅毫無畏懼,他說:“事到今日,應該把話說清。劉備辜負國家,是非尚未論定。關羽又能怎麼樣呢?”於是乎,魯肅毅然單刀赴會。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評價魯肅為: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第二位:陳到

字叔至,三國時期蜀漢將領。

在《三國演義》中,此人默默無聞,沒有機會登場,致使許多人對他毫無瞭解。

其實,在正史中,陳到是和趙雲齊名的名將。他是劉備帳下白毦兵統領,名位常亞于趙雲,以忠勇著稱。

劉備死後,陳到擔任永安都督、征西將軍,封亭侯,協助李嚴鎮守白帝城。諸葛亮說:“到所督,則先帝帳下白毦,西方上兵也。”楊戲曾將陳到與趙雲一起評價:“征南(趙雲)厚重,征西(陳到)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

可以說,擁有同樣職責的趙雲和陳到,因為《三國演義》的不同對待,導致他們的名氣大小有天壤之別。

第一位:周瑜

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

在三國時期,周瑜絕對是被《三國演義》低估得最嚴重的一位。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處處不如諸葛亮,甚至被諸葛亮所氣死,乃至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其實,這全是一派胡言。在真實的歷史中,周瑜可謂是一位王佐之才。他是赤壁之戰的總指揮和最高策劃者,他是吳國崛起的重要功臣,他也是氣度最為不凡的英才人物。

論謀略,周瑜和諸葛亮可謂是不分伯仲;但是論軍事,諸葛亮絕對不如周瑜。論氣度,三國時期恐怕難以有人可以和周瑜相比;論顏值,周瑜更是冠絕三國。

總之,周瑜簡直是三國時期最為完美的一位人物。他有著輝煌的事業,有著完美的愛情,真可謂愛情事業雙豐收。不過,由於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的影響,周瑜不但被嚴重低估,更是被過度醜化了。

以上便是小編盤點的三國時期被低估的四大人物,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劉備平定益州後,孫權請劉備歸還荊州中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遭到劉備拒絕。

魯肅為了大局,邀請關羽相見,提出各自將兵馬佈置在百步以外,只有將軍們各帶單刀赴會。魯肅做出決定後,他部下將領怕出變故,勸魯肅不要輕蹈險地。魯肅毫無畏懼,他說:“事到今日,應該把話說清。劉備辜負國家,是非尚未論定。關羽又能怎麼樣呢?”於是乎,魯肅毅然單刀赴會。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評價魯肅為: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第二位:陳到

字叔至,三國時期蜀漢將領。

在《三國演義》中,此人默默無聞,沒有機會登場,致使許多人對他毫無瞭解。

其實,在正史中,陳到是和趙雲齊名的名將。他是劉備帳下白毦兵統領,名位常亞于趙雲,以忠勇著稱。

劉備死後,陳到擔任永安都督、征西將軍,封亭侯,協助李嚴鎮守白帝城。諸葛亮說:“到所督,則先帝帳下白毦,西方上兵也。”楊戲曾將陳到與趙雲一起評價:“征南(趙雲)厚重,征西(陳到)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

可以說,擁有同樣職責的趙雲和陳到,因為《三國演義》的不同對待,導致他們的名氣大小有天壤之別。

第一位:周瑜

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

在三國時期,周瑜絕對是被《三國演義》低估得最嚴重的一位。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處處不如諸葛亮,甚至被諸葛亮所氣死,乃至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其實,這全是一派胡言。在真實的歷史中,周瑜可謂是一位王佐之才。他是赤壁之戰的總指揮和最高策劃者,他是吳國崛起的重要功臣,他也是氣度最為不凡的英才人物。

論謀略,周瑜和諸葛亮可謂是不分伯仲;但是論軍事,諸葛亮絕對不如周瑜。論氣度,三國時期恐怕難以有人可以和周瑜相比;論顏值,周瑜更是冠絕三國。

總之,周瑜簡直是三國時期最為完美的一位人物。他有著輝煌的事業,有著完美的愛情,真可謂愛情事業雙豐收。不過,由於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的影響,周瑜不但被嚴重低估,更是被過度醜化了。

以上便是小編盤點的三國時期被低估的四大人物,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