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專家告訴你:為什麼胎心監護必須做?

胎心監護, 是很折騰的一件事。 很多孕媽媽, 上次做胎心監護, 順順妥妥的;這次做胎心監護, 醫生又說不合格。 心情隨著胎心監護的曲線起起伏伏, 真是太!紮!心!很多孕媽媽甚至有點害怕地, 想逃避做胎心監護這件事。 為了鞏固大家做胎心監護的決心, 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關於胎心監護的那些事兒。

胎心監護什麼時候做?

妊娠36周以後, 對胎兒畸形等篩查都已基本完成, 我們已基本可以確定:我們懷的就是一個健康的寶寶了。 這時候, 我們觀察的重點, 變成了:監測胎兒在子宮內的狀態是否良好。

因此, 如果准媽媽孕期一切正常, 醫生通常會建議從懷孕第36周開始每週做一次胎心監護。 但如果准媽媽有妊娠併發症, 如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羊水過多或過少、胎動減少等, 可能根據情況從懷孕第28-30周就開始做胎心監護了。

胎心監測, 主要目的是什麼?

孕晚期,

孕媽做胎心監護的主要目的是查看胎兒是否缺氧。 因為這時候, 胎兒已經比較大了, 需求比較大;而此時孕媽的胎盤已經相對老化, 供氧能力開始下降;兩者處在一個矛盾的狀態。 因此, 孕媽要特別注意:胎寶寶能否得到充足的氧氣和養料, 這也就是——為什麼要做胎心監護的原因。

配合胎心監護, 醫生一般會結合孕媽數胎動、超聲檢查著兩項指標, 綜合來判斷胎兒是否缺氧。

進行胎心監護前的7大注意事項

1.做胎心監護前, 可以吃點東西, 刺激胎兒動得更多。

2.如果做監護的過程中胎兒沒有動, 極有可能是睡著了, 可以喝點水或者果汁, 讓胎兒動起來, 也可以輕輕揉一揉肚皮, 碰碰胎兒, 讓TA醒過來。

3.胎心監護並不是越多越好,

選擇一天中胎動最頻繁的時間段進行。

4.做胎心監護可能需要40分鐘左右, 因此做之前最好清空膀胱。

5.胎心監護時, 最好左側位躺著, 還可以在背後墊個靠墊。

6.保持良好睡眠, 良好心態, 避免大喜大悲、情緒波動。

7.飲食要合理、清淡, 少喝濃茶咖啡、少吃辣椒咖喱等刺激食物。

胎心監護怎麼做?

准媽媽躺在儀器床上露出肚子, 醫生會把儀器上的兩個探頭, 一個綁在准媽媽的子宮頂端, 探測宮縮。 另一個綁在胎兒的胸部或背部對應的位置進行胎心的測量。 另外還有一個按鈕, 當准媽媽感覺到胎動時就可以按住此按鈕, 它就會發出聲音, 然後機器自動將胎動記錄下來。 每次胎心監護通常會持續20-40分鐘。

三、胎心監護圖怎麼看?

醫生和准媽媽可以通過胎心和宮縮的相應圖形顯示, 看看胎兒動的時候心跳是否正常。 專家說, 胎心監護圖上一般會有兩條曲線, 一條記錄的是胎心率的變化, 一條記錄的是宮縮情況。

胎心率這條線, 代表了寶寶的基礎心率狀態。 胎兒正常的心率是在110次/分-160次/分之間,

如果超過這個範圍, 就說明胎兒心動過速或心動過緩, 就是一個異常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在胎心監護的20分鐘內, 寶寶的胎心有一個比較穩定的速度基線, 並且你的寶寶至少有2-3次在活動時胎心率加快, 比休息時的胎心率每分鐘至少快15下, 每次持續至少15秒, 那麼胎心監護結果就是正常的, 或者叫"胎心監護反應型"。

如果胎兒活動時胎心率沒有加快, 有效胎動達不到2-3次, 或者每次胎動時胎心率變化不大甚至下降, 這表示胎兒的狀況可能有異常(如缺氧或胎盤有問題等), 這種情況被稱為"無反應型"。 准媽媽需要吸氧, 過1個小時後再做一次胎心監護, 或者去做其他進一步的檢查。

胎心異常的原因有哪些?

胎兒宮內缺氧;

孕婦發燒;

孕婦甲狀腺功能亢進,本身心率快;

孕婦服用舒喘甯、阿托平類藥物

胎心異常的原因有哪些?

胎兒宮內缺氧;

孕婦發燒;

孕婦甲狀腺功能亢進,本身心率快;

孕婦服用舒喘甯、阿托平類藥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