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其實貂蟬非董卓的臥底而是呂布之妻

在古代四大美人之中, 最迷人的當屬貂蟬了, 因為她讓當時的英雄豪傑為之神魂顛倒, 不能自已;更迷人的是, 她是一位最不可捉摸的美麗女人, 因為人們至今還沒有弄清楚她的本來面目。

在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 司徒王允為除國賊董卓, 以義女貂蟬為誘餌, 充當“美女臥底”, 離間董卓與其義子呂布, 最後借呂布之手成功殺了董卓。 當時, 正值東漢末年, 奸臣當道, 太師董卓專橫殘暴, 獨攬大權, 久懷篡逆之心, 其義子呂布驍勇非常, 使董卓如虎添翼, 越發肆無忌憚。 一日, 董卓宴請百官, 席間呂布趕來, 出示了朝臣司宣張溫致袁術的密信。

董卓大怒, 命令呂布當場處決了司宣張溫, 文武百官人人心驚膽戰, 敢怒而不敢言。

司徒王允為人正直, 憂國憂民, 他回到府中悶悶不樂, 有心要除去董卓, 但又無計可施。 心中煩悶之際, 他深夜來到了後花園, 聽到園中有嗚咽哭泣之聲。 王允聞聲尋去, 見是府中歌姬貂蟬。 貂蟬年方十八, 色藝雙絕, 能歌善舞。 她深明大義, 願捨身救國。 王允一見大喜, 決定收認貂蟬為義女, 並定下連環計, 引誘董卓、呂布父子來上鉤。

網路配圖

王允首先贈呂布金冠一頂。 呂布心中大喜, 特意登門前來致謝。 王允設宴招待呂布, 席間命貂蟬出堂敬酒。 呂布一見貂蟬, 即神魂飄蕩, 不能自持。 王允看到此種情景, 當下同意將貂蟬許配給呂布, 並約定日期送呂府完婚。 而後王允又宴請董卓, 命貂蟬率眾舞女獻舞, 貂蟬的絕代風華和翩翩舞姿, 令董卓如醉如癡。 董卓讚歎不已, 稱貂蟬為仙界人物。 王允當場把貂蟬獻給董卓。 董卓大喜, 即帶貂蟬回到府中。

呂布聞知此事後, 憤怒異常,

與王允理論, 王允表示事出無奈, 並乘機離間董卓、呂布的關係。 呂布入太師府見貂蟬數次, 均未一敘, 反而遭到董卓的驅趕, 他怒火中燒。 一日, 呂布趁董卓上朝, 到風儀亭與貂蟬相會。 呂布恐被董卓撞見欲離去, 貂蟬不允, 假意要投池自盡, 呂布慌忙攔阻。 其時董卓回府, 撞個正著。 董卓大怒, 拔戟直刺呂布, 卓婿李儒趕來勸阻, 呂布乘機奪路而去。 王允對呂布又施挑撥, 呂布決心除去董卓, 王允派人假傳天子詔, 命董卓赴金闕。 董卓趕來, 被王允等百官持劍包圍, 呂布持戟直刺董卓的喉嚨, 從而結束了董卓罪惡的一生。

可以說, 貂蟬無疑在這部以男性為人物主體的《三國演義》之中, 是出場的幾位女子中最為光彩奪目的女性形象;也正是由於貂蟬的出現,

才有了司徒王允“巧施連環計”的佳話, 才有了“呂布戲貂蟬”的美談, 才有了兇狠殘暴、權傾一時的國賊董卓的身敗名裂, 才有了兒女情長、武功蓋世呂布的白門樓上的折戟沉沙。 《三國演義》之中的貂蟬形象存在的意義就在於, 在這個清一色男人爭權奪利的世界裡, 成功地顯示出了一個絕色女子的膽量與智慧, 正是這種非凡膽量的展示與高度智慧的運用, 加速了漢末軍閥戰亂時代的結束, 促成了一代梟雄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的迅速崛起, 從而使已經風雨飄搖的漢室江山得以繼續延續。

這段美人計、連環計, 被描寫得險象環生, 十分精彩。 這個故事, 史料上也多有記載, 一說貂蟬乃“山西忻州木耳村人氏,

任昂之女, 小字紅昌。 因漢靈帝選入宮中, 掌貂蟬官, 故名貂蟬。 ”其結局是逃離戰亂, 入庵為尼, 後為曹操所逼, 撲劍身亡。 一說貂蟬乃天府人士, 傳聞曾有人在成都北郊撿得一塊石碑, 碑文曰:“貂蟬, 王允歌姬也, 是因董卓猖獗, 為國捐軀。 ”

然而, 貂蟬“美女臥底”的生涯不過是千年誤讀的一個古代傳奇而已, 因為歷史上貂蟬並非是王允的義女,也並非是董卓的侍妾,更沒有與呂布在鳳儀亭幽會。實際上真正與呂布有私情的只是董卓身邊的一個婢女。

據《後漢書·呂布傳》記載,呂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也。卓以布為騎都尉,誓為父子,甚愛信之。稍遷至中郎將,封都亭侯。卓自知凶恣,每懷猜畏,行止常以布自衛。嘗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擲之。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顧謝,卓意亦解。布由是陰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閣,而私與侍婢情通,益不自安。因往見司徒王允,自陳卓幾見殺之狀。時允與尚書僕射士孫瑞密謀誅卓,因以告布,使為內應。布曰:“如父子何?”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擲戟之時,豈有父子情也?”布遂許之,乃于門刺殺卓,事已見《卓傳》。允以布為奮威將軍,假節,儀同三司,封溫侯。

從《後漢書·呂布傳》的這段記載可以看到,在《三國演義》中看到的 “卓拔手戟擲之”的故事有之,“卓以布為騎都尉,誓為父子”的故事有之,呂布“于門刺殺卓”的故事有之,但是與呂布有私情的女人卻是董卓身邊的婢女,而並非是貂蟬。《三國志·魏·呂布臧洪傳》中也有相同記載。兩部正史,都有明確記載,與呂布私通的那個女人,只是董卓身邊的一名婢女而已,並非人們所熟悉的貂蟬。正是因為呂布與婢女的這段“豔遇”,才讓呂布、董卓徹底反目成仇,最後拔刀相向。

但是,這段歷史,經過多年的演繹,小說家妙筆生花,“貂蟬拜月”、“王允獻女”、“連環計”、“鳳儀亭”、“呂布戲貂蟬”等一系列引人入勝的故事,讓貂蟬這個“柔情殺手”栩栩如生,更令歐美大片那些“美女間諜”黯然失色。那麼,這位雪明花豔的貂蟬真正的身份究竟是誰呢?

在元雜劇《錦雲堂暗定連環計》中,貂蟬對王允說“您孩兒又是這裡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紅昌,因漢靈帝刷選宮女,將您孩兒取入宮中,掌貂蟬冠來,因此喚做貂蟬。靈帝將您孩兒賜與丁建陽,當日呂布為丁建陽養子,丁建陽卻將您孩兒配與呂布為妻。後來黃巾賊作亂,俺夫妻二人陣上失散……您孩兒幸得落在老爺府中,如親女一般看待……”

據《三國志平話》中說,貂蟬曾向王允自我介紹:賤妾本姓任,小字貂蟬,家長是呂布。自臨洮府相失,至今不曾見面,因此燒香。雖然《三國志平話》對貂蟬身世的介紹比雜劇簡單一些,在情節組織上,二者也有所不同;但是,這兩者所寫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貂蟬與呂布本來就是一對夫妻,因為戰亂而失散,以致貂蟬流落在王允府中。

如果上述的說法只是傳說而已,那麼,《三國志》中的說法應該有一定的可信成分。據《三國志·呂布傳》注引《英雄記》記載:“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閣外,同聲大呼,布不知反將為誰,直牽婦,科頭袒衣,相將從溷上排壁出,詣都督高順營。”又載:“布欲令陳宮、高順守城,自將騎斷太祖糧道,布妻謂曰:‘宮、順素不和,將軍一出,宮、順必不同心共守城也,如在蹉跌,將軍當於何自立乎?妾昔在長安,已為將軍所棄,賴得龐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須顧妾也。’布得妻言,愁悶不能自決。”這裡描述的這位曾在長安生活過的“科頭袒衣”的婦人,應該就是呂布之妻貂蟬,即《三國演義》中美女貂蟬的原型。貂蟬在《三國演義》中是一位捨身報國的可敬女子,她為了挽救天下黎民,為了推翻權臣董卓的荒淫殘暴統治,受王允所托,上演了可歌可泣的連環計。她周旋于兩個男人之間,成功的離間了董卓和呂布,最終讓呂布將董卓殺死,結束了董卓專權的黑暗時期。但是,貂蟬也是可憐,她也只不過是連環計中的工具而已。千百年轉瞬而過,逝者如斯夫,美好留人間。一代雪明花豔的美女貂蟬留下了一生的謎團,寫就了一段歷史,也帶給後世一個美好的女性形象。如今,貂蟬早已不屬於呂布,她應該屬於歷史。如果,她只是呂布之妻的話,怎麼可能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呢?

因為歷史上貂蟬並非是王允的義女,也並非是董卓的侍妾,更沒有與呂布在鳳儀亭幽會。實際上真正與呂布有私情的只是董卓身邊的一個婢女。

據《後漢書·呂布傳》記載,呂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也。卓以布為騎都尉,誓為父子,甚愛信之。稍遷至中郎將,封都亭侯。卓自知凶恣,每懷猜畏,行止常以布自衛。嘗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擲之。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顧謝,卓意亦解。布由是陰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閣,而私與侍婢情通,益不自安。因往見司徒王允,自陳卓幾見殺之狀。時允與尚書僕射士孫瑞密謀誅卓,因以告布,使為內應。布曰:“如父子何?”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擲戟之時,豈有父子情也?”布遂許之,乃于門刺殺卓,事已見《卓傳》。允以布為奮威將軍,假節,儀同三司,封溫侯。

從《後漢書·呂布傳》的這段記載可以看到,在《三國演義》中看到的 “卓拔手戟擲之”的故事有之,“卓以布為騎都尉,誓為父子”的故事有之,呂布“于門刺殺卓”的故事有之,但是與呂布有私情的女人卻是董卓身邊的婢女,而並非是貂蟬。《三國志·魏·呂布臧洪傳》中也有相同記載。兩部正史,都有明確記載,與呂布私通的那個女人,只是董卓身邊的一名婢女而已,並非人們所熟悉的貂蟬。正是因為呂布與婢女的這段“豔遇”,才讓呂布、董卓徹底反目成仇,最後拔刀相向。

但是,這段歷史,經過多年的演繹,小說家妙筆生花,“貂蟬拜月”、“王允獻女”、“連環計”、“鳳儀亭”、“呂布戲貂蟬”等一系列引人入勝的故事,讓貂蟬這個“柔情殺手”栩栩如生,更令歐美大片那些“美女間諜”黯然失色。那麼,這位雪明花豔的貂蟬真正的身份究竟是誰呢?

在元雜劇《錦雲堂暗定連環計》中,貂蟬對王允說“您孩兒又是這裡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紅昌,因漢靈帝刷選宮女,將您孩兒取入宮中,掌貂蟬冠來,因此喚做貂蟬。靈帝將您孩兒賜與丁建陽,當日呂布為丁建陽養子,丁建陽卻將您孩兒配與呂布為妻。後來黃巾賊作亂,俺夫妻二人陣上失散……您孩兒幸得落在老爺府中,如親女一般看待……”

據《三國志平話》中說,貂蟬曾向王允自我介紹:賤妾本姓任,小字貂蟬,家長是呂布。自臨洮府相失,至今不曾見面,因此燒香。雖然《三國志平話》對貂蟬身世的介紹比雜劇簡單一些,在情節組織上,二者也有所不同;但是,這兩者所寫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貂蟬與呂布本來就是一對夫妻,因為戰亂而失散,以致貂蟬流落在王允府中。

如果上述的說法只是傳說而已,那麼,《三國志》中的說法應該有一定的可信成分。據《三國志·呂布傳》注引《英雄記》記載:“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閣外,同聲大呼,布不知反將為誰,直牽婦,科頭袒衣,相將從溷上排壁出,詣都督高順營。”又載:“布欲令陳宮、高順守城,自將騎斷太祖糧道,布妻謂曰:‘宮、順素不和,將軍一出,宮、順必不同心共守城也,如在蹉跌,將軍當於何自立乎?妾昔在長安,已為將軍所棄,賴得龐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須顧妾也。’布得妻言,愁悶不能自決。”這裡描述的這位曾在長安生活過的“科頭袒衣”的婦人,應該就是呂布之妻貂蟬,即《三國演義》中美女貂蟬的原型。貂蟬在《三國演義》中是一位捨身報國的可敬女子,她為了挽救天下黎民,為了推翻權臣董卓的荒淫殘暴統治,受王允所托,上演了可歌可泣的連環計。她周旋于兩個男人之間,成功的離間了董卓和呂布,最終讓呂布將董卓殺死,結束了董卓專權的黑暗時期。但是,貂蟬也是可憐,她也只不過是連環計中的工具而已。千百年轉瞬而過,逝者如斯夫,美好留人間。一代雪明花豔的美女貂蟬留下了一生的謎團,寫就了一段歷史,也帶給後世一個美好的女性形象。如今,貂蟬早已不屬於呂布,她應該屬於歷史。如果,她只是呂布之妻的話,怎麼可能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