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無忌可能不知道,金毛獅王是只猴!

《本草綱目》中提到, “狨生山南山谷中。 似猴而大, 毛長, 黃赤色。 人將其皮作鞍褥。 ”又雲:“狨出川峽深山中。 其狀大小類猿, 長尾作金色, 俗名金線狨。 輕捷善緣木, 甚愛其尾。 ”這裡的“狨”很多人大概可以猜到, 就是我們可愛的川金絲猴。

“狨鞍”的流行和棲息地破壞導致川金絲猴目前還是IUCN紅色名單上的瀕危物種。 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這種“狨”, 而是金絲猴遠隔大洋的一種遠親——金獅面狨(Golden lion tamarin, Leontopithecus rosalia)。 金獅面狨長啥樣, 我保證你看一眼就能記住。

“狨”是我國特有的川金絲猴的古名, 但是在現代的分類學裡, 中文正式名叫做“狨”的這一群物種只分佈在美洲, 所以屬於所謂的“新世界猴”, 以區別於生活在亞歐大陸的“舊世界猴”和人所在的猿類。 新世界猴與舊世界猴的主要區別, 並不是後者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而是前者鼻子扁平、鼻孔分開朝向兩側, 而後者鼻子狹長, 鼻孔相鄰朝下。

所以二者分別被命名為“闊鼻小目” (Platyrrhini) 和“狹鼻小目”(Catarrhini)。 這裡面-rhin-是鼻子的意思, 而platy-和cata-就分別是“扁平的”和“向下的”之意, 都是來自希臘語。

對比一下闊鼻小目(金獅面狨)和狹鼻小目(拇姬山魈)的鼻子。

所有“狨”屬於闊鼻小目下一個獨立的狨科(Callitrichidae), 這其中可不乏我們眼熟的有趣物種,

比如鬍子可以cos德國皇帝的皇狨猴(Emperor tamarin), 和《裡約大冒險》中髮型奇特的普通狨 (Common marmoset)。

左右滑動。 圖1:皇狨猴(左)和德皇威廉二世(右);圖2:普通狨和它在《裡約大冒險》中的形象。

狨都是體型很小的猴, 所以我們的金毛獅王以長達26釐米、重達一斤出頭(620克) 的雄偉身姿勇奪狨科的體型冠軍。 另外, 雖然長得如此不羈, 金獅面狨的叫聲卻跟小鳥差不多。

至於金獅面狨所在的獅面狨屬, 顧名思義都像金獅面狨一樣有著獅子鬃毛般的髮型, 面部無毛。 這個屬的四個物種念名字如同背心經:金獅面狨、金頭獅面狨、黑獅面狨、黑頭獅面狨。

金頭獅面狨金頭金胳膊金尾巴黑色身子, 黑頭獅面狨黑頭黑尾巴黑胳膊金色身子, 黑獅面狨又叫金臀獅面狨, 屁股有些金紅色。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好, 看字兒是看不明白了, 看圖比較清楚:

我知道你們能分出來哪個是哪個, 就不再寫一遍了。

被食物“染色”的秀毛

金獅面狨生活在巴西大西洋沿岸的低地熱帶雨林中,過著樹棲的生活。包括人類在內,分佈在舊大陸的猴科和猿類都有著扁平的指甲。而金獅面狨的手腳像所有其他的新世界猴一樣長著尖尖的爪子,可以摳住樹枝的邊緣,像松鼠一樣爬樹,也可以從樹皮和鳳梨葉子間摳出蟲子。

它們在白天活動覓食,是食譜很廣的雜食性動物。早上剛出門時,主要採食水果;到了下午,覓食的重點變成昆蟲。除此之外,金獅面狨對花、花蜜、樹膠、鳥蛋甚至青蛙蜥蜴之類都可以照單全收。

在荷蘭Apenheul動物園吃水果的金獅面狨,注意修長的中指,同時請保持禮貌。

到了黃昏,金獅面狨會選擇上方開闊、有逃生路線的樹洞睡覺,並且會偶爾更換地點,以免著了猛禽、貓科動物和蛇等捕食者的道兒。要知道群居的金獅面狨以家庭為單位,如果被人堵了那可能就是滅門慘案。

一個家庭群經常由一對繁殖的夫婦和他們的未成年子女組成,雌性通常繼承母親的家長地位,而雄性更傾向于在成年或者喪偶之後遷徙。一個有趣之處是,金獅面狨在野生狀態下有78%的幾率會生出雙胞胎。撫養雙胞胎的壓力也許是它們組建家庭群的原因之一。

金獅面狨的家庭群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金獅面狨的食物80%是各種水果,這讓它們在海岸低地熱帶雨林中扮演了重要的生態角色:水果在消化系統裡過一遍,種子就從那頭出來了,而且很多時候能被帶到遠離樹爸爸樹媽媽的地方,在森林中得以擴散。同時金獅面狨的生存也嚴重依賴于物種豐富的森林環境。金獅面狨這一身火紅金黃的毛髮,就是拜食物中的類胡蘿蔔素所賜。(說到被食物染色,那就不得不提到 )

與森林相互依存的金獅面狨。

瀕危的火紅精靈

金獅面狨所在的這一片森林是所謂的大西洋沿岸森林帶,分佈于巴西東部沿海地區,包括多種植被類型,多樣性十分豐富。但是今天,這片森林已經在盜伐、開荒和城市化的進程中縮小到了原有面積的十分之一,並且剩餘部分是高度碎片化的。

棲息地的縮減直接壓縮了金獅面狨的生存空間,和盜獵等因素一起導致種群數量下降。在90年代初的調查中,金獅面狨總共只剩下約560只個體,分佈在十五片獨立的森林中,其中十片的面積不到兩平方公里。在IUCN紅色名單上,金獅面狨從1982年起就在瀕危物種中榜上有名,1996年更是升級為極危物種。

左圖:世界自然基金會給出的大西洋沿岸森林帶範圍。右圖:大西洋沿岸森林帶的碎片化。圖

破碎的生境和濫砍濫伐對金獅面狨的影響是深遠的。種群之間的隔離讓每個群體不得不近親繁殖、喪失遺傳多樣性;幼年金獅面狨需要高處的粗大樹枝來作為遊戲社交的場所,森林退化會使得小猴子們失去安全的遊戲場,不僅增加了它們被捕食的風險,也導致成年後躲避敵害和社交能力的缺失。

抱在一起的金獅面狨們。

所幸的是,人們的保護工作也早早起步。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對金獅面狨的各種調查就逐漸展開。1983年,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下屬的國家動物園啟動了金獅面狨保護項目。保護措施包括環境教育、棲息地保護,以及最重要的兩項——野化放歸和遷地保護。經過周密計畫的野化放歸可以增加野外種群的遺傳多樣性,而遷地保護把身處小片森林的孤立個體遷到保護完善的大片國家公園中繼續生活。

巴西2003年發行的20雷亞爾紙幣背面就是金獅面狨,左右滑動看看這套紙幣上的金剛鸚鵡、玳瑁海龜等其他珍稀物種吧。

到今天為止,可以說這些繁複艱苦的保護工作獲得了極大的成功。2003年,金獅面狨摘掉了極危物種的頭銜,降級為瀕危;到2013年,整個物種已有超過3300只野生個體。這個成果和專業團體與政府的合作,以及早早起步的保護努力是分不開的。如今,這種火紅的雨林精靈也已經成為了生態旅遊的熱點,雖然這意味著一些新的挑戰,但從滅絕邊緣走來的金獅面狨和依然守護著它們的保護專案,應該是會有好運的吧。

金獅面狨幼體。

520特別版:

MUA

就不再寫一遍了。

被食物“染色”的秀毛

金獅面狨生活在巴西大西洋沿岸的低地熱帶雨林中,過著樹棲的生活。包括人類在內,分佈在舊大陸的猴科和猿類都有著扁平的指甲。而金獅面狨的手腳像所有其他的新世界猴一樣長著尖尖的爪子,可以摳住樹枝的邊緣,像松鼠一樣爬樹,也可以從樹皮和鳳梨葉子間摳出蟲子。

它們在白天活動覓食,是食譜很廣的雜食性動物。早上剛出門時,主要採食水果;到了下午,覓食的重點變成昆蟲。除此之外,金獅面狨對花、花蜜、樹膠、鳥蛋甚至青蛙蜥蜴之類都可以照單全收。

在荷蘭Apenheul動物園吃水果的金獅面狨,注意修長的中指,同時請保持禮貌。

到了黃昏,金獅面狨會選擇上方開闊、有逃生路線的樹洞睡覺,並且會偶爾更換地點,以免著了猛禽、貓科動物和蛇等捕食者的道兒。要知道群居的金獅面狨以家庭為單位,如果被人堵了那可能就是滅門慘案。

一個家庭群經常由一對繁殖的夫婦和他們的未成年子女組成,雌性通常繼承母親的家長地位,而雄性更傾向于在成年或者喪偶之後遷徙。一個有趣之處是,金獅面狨在野生狀態下有78%的幾率會生出雙胞胎。撫養雙胞胎的壓力也許是它們組建家庭群的原因之一。

金獅面狨的家庭群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金獅面狨的食物80%是各種水果,這讓它們在海岸低地熱帶雨林中扮演了重要的生態角色:水果在消化系統裡過一遍,種子就從那頭出來了,而且很多時候能被帶到遠離樹爸爸樹媽媽的地方,在森林中得以擴散。同時金獅面狨的生存也嚴重依賴于物種豐富的森林環境。金獅面狨這一身火紅金黃的毛髮,就是拜食物中的類胡蘿蔔素所賜。(說到被食物染色,那就不得不提到 )

與森林相互依存的金獅面狨。

瀕危的火紅精靈

金獅面狨所在的這一片森林是所謂的大西洋沿岸森林帶,分佈于巴西東部沿海地區,包括多種植被類型,多樣性十分豐富。但是今天,這片森林已經在盜伐、開荒和城市化的進程中縮小到了原有面積的十分之一,並且剩餘部分是高度碎片化的。

棲息地的縮減直接壓縮了金獅面狨的生存空間,和盜獵等因素一起導致種群數量下降。在90年代初的調查中,金獅面狨總共只剩下約560只個體,分佈在十五片獨立的森林中,其中十片的面積不到兩平方公里。在IUCN紅色名單上,金獅面狨從1982年起就在瀕危物種中榜上有名,1996年更是升級為極危物種。

左圖:世界自然基金會給出的大西洋沿岸森林帶範圍。右圖:大西洋沿岸森林帶的碎片化。圖

破碎的生境和濫砍濫伐對金獅面狨的影響是深遠的。種群之間的隔離讓每個群體不得不近親繁殖、喪失遺傳多樣性;幼年金獅面狨需要高處的粗大樹枝來作為遊戲社交的場所,森林退化會使得小猴子們失去安全的遊戲場,不僅增加了它們被捕食的風險,也導致成年後躲避敵害和社交能力的缺失。

抱在一起的金獅面狨們。

所幸的是,人們的保護工作也早早起步。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對金獅面狨的各種調查就逐漸展開。1983年,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下屬的國家動物園啟動了金獅面狨保護項目。保護措施包括環境教育、棲息地保護,以及最重要的兩項——野化放歸和遷地保護。經過周密計畫的野化放歸可以增加野外種群的遺傳多樣性,而遷地保護把身處小片森林的孤立個體遷到保護完善的大片國家公園中繼續生活。

巴西2003年發行的20雷亞爾紙幣背面就是金獅面狨,左右滑動看看這套紙幣上的金剛鸚鵡、玳瑁海龜等其他珍稀物種吧。

到今天為止,可以說這些繁複艱苦的保護工作獲得了極大的成功。2003年,金獅面狨摘掉了極危物種的頭銜,降級為瀕危;到2013年,整個物種已有超過3300只野生個體。這個成果和專業團體與政府的合作,以及早早起步的保護努力是分不開的。如今,這種火紅的雨林精靈也已經成為了生態旅遊的熱點,雖然這意味著一些新的挑戰,但從滅絕邊緣走來的金獅面狨和依然守護著它們的保護專案,應該是會有好運的吧。

金獅面狨幼體。

520特別版:

MUA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