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一道幼稚園數學題讓專家都抓狂!為什麼學齡前兒童必須學數學呢?

在現今小學化嚴重的幼稚園, 父母擔心孩子過早進入壓力大的學習環境, 都會在挑選幼稚園時慎重萬分, 有些家長會焦慮孩子承受不了那麼大的功課量,

從而選擇沒有小學化的幼稚園, 有些家長有擔心孩子跟不上進度, 尋求學業重的幼稚園, 使孩子連50以內的加減法都不在話下。

那麼, 到底學齡前的孩子需不需要學習數學?

華羅庚說:“新的數學方法和概念, 常常比解決數學問題本身更重要。

”那麼我們孩子需要的, 其實不是學習50以內的加減法或者100以內的加減法, 孩子需要學的數學是什麼樣子的?

我們一起來看一道某小學入學測試題:

1111=0 5555=0 2222=0 8193=0

7662=2 8096=5 9313=1 4398=3

0000=4 9038=4 2172=0 3148=2

2889=?

初一看, 現在的幼稚園孩子都需要做這麼複雜的運算了嗎?連數學專家也無法通過運算來得出結果。 其實不然, 這道題還真的只有孩子們才看得懂, 這道題培養孩子的識數能力、觀察能力、邏輯能力和數數能力, 通過觀察, 發現答案是通過數數位中的圈圈來實現的, 並不需要複雜的加減運算。 所以數學更重要的是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幫助孩子建構數學邏輯思維呢?

不妨從一個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場景中開始吧!在逛超市時, 孩子通過觀察自己需要購買的商品, 通過看價格認識數位, 漸漸認識人民幣元角分, 並嘗試使用1元進行購物。 瞭解最初的數字和購買。

如何請求孩子積極參與到運算中呢?

這裡需要家長給孩子派任務了。

活動:

一 家長和孩子討論並寫下購物清單,

規定購物金額

二 孩子進入超市採購家庭必須品

三 給孩子增加難度, 完成障礙任務(尋找平時喝的牛奶等)

四 櫃檯結算, 未超出預算金額則挑戰成功。

經常玩這類挑戰任務遊戲, 這樣的方式學習數學, 孩子沒有學習壓力, 也不需要學習大量的加減運算,

孩子收穫的不僅是簡單的加減運算, 更學會擇優、比價等邏輯思維能力, 輕鬆掌握類比、大小、估算等數學能力。

我是童書媽媽夏末, 關注育兒成長, 您的關注是我前進的動力, 歡迎留言和轉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