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伯溫選址十三陵(民間傳說)

文 胡連河

【作者簡介】

胡連河,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北京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北京市豐台區作家協會理事, 曾在《民間文學》,

《山西民間文學》, 《中外故事》, 《中外傳奇故事》, 《河北民間故事選刊》, 《盧溝月》, 《海澱文藝》, 《天壇》, 《海澱民間文學》等多種書刊, 雜誌及網路平臺發表過數百篇民間故事, 小說, 散文, 報告文學, 詩歌等文學作品。 所寫的民間故事被多次, 多種刊物所轉載, 其報告文學, 散文多此榮獲北京作協及豐台文聯頒發的獲獎證書。

劉伯溫選址十三陵

相傳明朝十三陵的十三處陵址都是由劉伯溫幫助朱棣選定的。

燕王朱棣在北京稱帝不久, 就急著為自己選址建陵。 在大臣劉伯溫的建議下, 陵址選在了昌平以北的群山腳下, 也就是今天的十三陵所在的位置。 提起當初給這皇陵選址, 這裡面還流傳著這樣一段故事。

傳說有一天, 劉伯溫陪著朱棣在山下選好了陵址後回城, 當他們來到沙河邊上, 看著滾滾的沙河水, 劉伯溫忽然皺起了眉頭, 他對朱棣說:“萬歲, 您看這沙河水又渾又急, 影響皇陵的風水。 得想個辦法把這水治得又清又穩才行, 只有這樣才能保大明江山千秋萬代。 ”

朱棣說:“那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劉伯溫說:“萬歲, 不是微臣推脫, 眼下微臣還沒有這麼大的道行, 咱們得趕緊尋找個高人幫助一下才行。 ”

朱棣說:“你知道誰能把這沙河水治好嗎?”

就在這君臣說話時, 正巧在這附近有戶人家在辦喜事。 看這戶人家彩棚高築, 吹吹打打, 好不熱鬧。 二人一邊說話, 一邊看著對面。 突然, 劉伯溫猛地一驚!只見東南方的天空上有一塊通紅的雲彩正向這邊飛來。 劉伯溫忙說:“萬歲, 不好!那戶人家的喜棚要著火了!”

朱棣說:“你怎麼知道的?”

劉伯溫說:“那塊紅雲叫紅煞。 天上出紅煞。 不是死人就是著火。 ”

朱棣說:“那可怎麼辦呢?”

劉伯溫說:“萬歲別慌, 只要有您這真龍天子在, 那紅煞就不敢來。 咱們得趕緊上那娶親的人家去, 不然那戶人家可就要遭了殃了!”

朱棣聽了, 忙和劉伯溫緊走慢走趕到那戶人家的門前。 回過身去再看, 那紅雲果然飛回去了, 他們這才松了一口氣。

劉伯溫說:“萬歲, 看來這個村子裡肯定有高人。 您想, 他敢擇這出紅煞的日子辦喜事, 就一定不是個凡人。 說不定這沙河水也能讓他給治服了呢!”

朱棣忙說:“那你趕緊去把這人找來!”

劉伯溫想了想:“萬歲, 咱們得這麼辦才行!“說著他附在朱棣的耳朵邊上如此這般交代了一番。 ”

朱棣聽了很是高興, 就說:“朕就依你。 ”

於是, 君臣二人就扮作前來賀喜的人走進喜棚。 每人出了一兩銀的份子。 戶主過來相迎, 一打量這倆位商人摸樣的人, 覺得眼生, 又一想, 甭管是誰, 這大喜的日子既然來了就是看得起我, 就是朋友, 更何況人家每人還出了一兩銀子的份子錢呢!可他哪兒知道這二位今天要是不來, 他的喜事兒就得改辦喪事兒了!

劉伯溫二人坐下後, 就問戶主:“請問, 今天貴府娶親是哪位先生給擇的日子呀?”

戶主說:“是本村教書的石龍先生。 ”

“麻煩您能不能把石先生請來一見呢?”

沒等戶主說話,就見從旁邊的一張酒桌旁站起一位老頭兒。這老頭兒年紀大約有七、八十歲,一把白鬍子足有一尺來長。他徑直來到朱棣劉伯溫跟前,“咕咚”就跪下了:“小民石龍拜叩萬歲,拜叩劉大人。小民沒有接駕,罪該萬死!”

劉伯溫大吃一驚,心說他怎麼是怎麼認出我們君臣二人的?看來此人一定是個高人了。

這時候,人們一聽說坐在石龍面前的是當今皇上,一下子可就亂了,一個個急忙跪倒在地參拜皇上。

朱棣讓人們都依舊入座,不用拘束照常喝酒。人們這才慢慢地回到了原來的座位上,可這酒杯哪個還敢再端呢!

劉伯溫親手扶起石龍,讓他坐下,問:“今天這良辰吉日可是老先生給擇的?”

石龍說:“正是小民。”

劉伯溫又問:“你知道今天犯什麼嗎?”

石龍說:“知道,今天是出紅煞的日子。”

劉伯溫說:“既然知道,老先生為什麼還敢擇今天這日子讓人家娶親呢?”

石龍說:“我知道今天真龍天子要來這兒,那紅煞是不敢來的。”

劉伯溫心想真神了,他連今天皇上要上這兒來都能算出來,看來他也一定有辦法治服這滾滾的沙河水。就又問:“石先生知道我們今天是為何事而來嗎?”

石龍說:“大人和萬歲是為選陵址而來,在北邊山腳下一共選了十三處。請萬歲下旨讓人撤去桌上的酒席,我就可以把剛才劉大人選好的十三處陵址的位置在桌子上畫出來。萬歲和大人看看我畫的對不對。”

朱棣一聽這話,心說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石龍到底有多大本事,就傳旨讓人撤去了桌上的酒席。

石龍用手指蘸著酒水在桌子上彎彎曲曲劃了一道兒,說:“比如這是北邊兒的山,我就從這一頭來吧!”說著他從衣襟上取下一根銀針,往桌子上一紮,挑出一個銅錢來,問劉伯溫說:“大人,這銅錢可是您選陵址時埋下的記號?”

劉伯溫一愣,心說怎麼我用什麼做記號他都知道,他接過銅錢一看,跟自己埋的銅錢一樣大小。

石龍說:“大人剛才一共埋了十三個銅錢,您看我說的位置對不對?”說著他從不同的位置挑出了十三個銅錢,這位置跟他們在北山腳下所選的位置分毫不差。

劉伯溫歎道:“石先生真是位老神仙,那麼依石先生之見,這陵址選的如何?”

石龍說:“陵址選的是不錯,只是前邊的沙河水敗壞風水,要想讓大明江山千秋萬代永遠傳下去,必須把沙河水治得又清又穩才行。”

劉伯溫說:“我們正是為此事而來,請問老先生有無治河的辦法?”

“這河我能治,不過大人得答應我個條件。”

劉伯溫說:“石先生快說,是什麼條件?”

“我需要大量的木頭和蘆席,在河邊搭個檯子,我好做法。”

劉伯溫說:“這個好辦!”

朱棣立即傳旨,命人連夜從城裡運來了大量的木頭和蘆席,沒有兩天,一座高約三丈三的大棚緊靠著河邊就搭起來了。

這天早晨,周圍十裡八村的人們聽說石先生要治河,早早地就都來到了河邊給石龍助威。

一切準備就緒,石龍對劉伯溫說:“劉大人,一會兒我要上臺施展法術,需要畫三道符兒,畫第一道符兒的時候,河水就會跟河床一般平。畫第二道符兒的時候,河水會漫出河堤三丈高。不過你們不要害怕,河水只會跟一堵牆似的,絕不會向河堤外流。等我畫第三道符兒的時候,河水就會慢慢地落下去,變得又清又穩了,所以一會兒不論發生什麼事你們都不要害怕。”石龍說著就上到臺上去了。只見他在臺上展開一張紙,拿起一根朱筆劃了第一道符,那河水果然漲到了和河堤一樣平。

石龍又畫好了第二道符,河水眼瞧著漲過了大堤,齊刷刷的象一堵牆足有三丈高。

人們眼睜睜地看著石先生,心想,只要石先生第三道符一畫好,這渾濁的河水就會永遠又清又穩了。

可是就在石龍剛剛畫完第三道符的時候,人們忽然看見他猛地往水裡一撲,人就不見了。這下子連劉伯溫和朱棣都嚇了一跳,大家誰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這時候,大水開始回落了,慢慢地變得又輕又穩了。人們往河裡看去,忽然發現河水裡有九條黑龍托著一條白色的小龍,那小龍朝岸上的人們點點頭就隨著九條黑龍遊走了。

據說那條小白龍就是石龍變的。石龍想治服沙河水,可他的道行還沒有練到家,差點被河妖要了性命。那九條黑龍是石龍的哥哥們,它們見弟弟遇到了危險,就急忙趕來幫助石龍制服了河妖並把石龍接走了。

如今的沙河水又清又穩,據說還是石龍的功勞呢!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歡迎訪問《逐夢傳媒》

編輯 逐夢

沒等戶主說話,就見從旁邊的一張酒桌旁站起一位老頭兒。這老頭兒年紀大約有七、八十歲,一把白鬍子足有一尺來長。他徑直來到朱棣劉伯溫跟前,“咕咚”就跪下了:“小民石龍拜叩萬歲,拜叩劉大人。小民沒有接駕,罪該萬死!”

劉伯溫大吃一驚,心說他怎麼是怎麼認出我們君臣二人的?看來此人一定是個高人了。

這時候,人們一聽說坐在石龍面前的是當今皇上,一下子可就亂了,一個個急忙跪倒在地參拜皇上。

朱棣讓人們都依舊入座,不用拘束照常喝酒。人們這才慢慢地回到了原來的座位上,可這酒杯哪個還敢再端呢!

劉伯溫親手扶起石龍,讓他坐下,問:“今天這良辰吉日可是老先生給擇的?”

石龍說:“正是小民。”

劉伯溫又問:“你知道今天犯什麼嗎?”

石龍說:“知道,今天是出紅煞的日子。”

劉伯溫說:“既然知道,老先生為什麼還敢擇今天這日子讓人家娶親呢?”

石龍說:“我知道今天真龍天子要來這兒,那紅煞是不敢來的。”

劉伯溫心想真神了,他連今天皇上要上這兒來都能算出來,看來他也一定有辦法治服這滾滾的沙河水。就又問:“石先生知道我們今天是為何事而來嗎?”

石龍說:“大人和萬歲是為選陵址而來,在北邊山腳下一共選了十三處。請萬歲下旨讓人撤去桌上的酒席,我就可以把剛才劉大人選好的十三處陵址的位置在桌子上畫出來。萬歲和大人看看我畫的對不對。”

朱棣一聽這話,心說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石龍到底有多大本事,就傳旨讓人撤去了桌上的酒席。

石龍用手指蘸著酒水在桌子上彎彎曲曲劃了一道兒,說:“比如這是北邊兒的山,我就從這一頭來吧!”說著他從衣襟上取下一根銀針,往桌子上一紮,挑出一個銅錢來,問劉伯溫說:“大人,這銅錢可是您選陵址時埋下的記號?”

劉伯溫一愣,心說怎麼我用什麼做記號他都知道,他接過銅錢一看,跟自己埋的銅錢一樣大小。

石龍說:“大人剛才一共埋了十三個銅錢,您看我說的位置對不對?”說著他從不同的位置挑出了十三個銅錢,這位置跟他們在北山腳下所選的位置分毫不差。

劉伯溫歎道:“石先生真是位老神仙,那麼依石先生之見,這陵址選的如何?”

石龍說:“陵址選的是不錯,只是前邊的沙河水敗壞風水,要想讓大明江山千秋萬代永遠傳下去,必須把沙河水治得又清又穩才行。”

劉伯溫說:“我們正是為此事而來,請問老先生有無治河的辦法?”

“這河我能治,不過大人得答應我個條件。”

劉伯溫說:“石先生快說,是什麼條件?”

“我需要大量的木頭和蘆席,在河邊搭個檯子,我好做法。”

劉伯溫說:“這個好辦!”

朱棣立即傳旨,命人連夜從城裡運來了大量的木頭和蘆席,沒有兩天,一座高約三丈三的大棚緊靠著河邊就搭起來了。

這天早晨,周圍十裡八村的人們聽說石先生要治河,早早地就都來到了河邊給石龍助威。

一切準備就緒,石龍對劉伯溫說:“劉大人,一會兒我要上臺施展法術,需要畫三道符兒,畫第一道符兒的時候,河水就會跟河床一般平。畫第二道符兒的時候,河水會漫出河堤三丈高。不過你們不要害怕,河水只會跟一堵牆似的,絕不會向河堤外流。等我畫第三道符兒的時候,河水就會慢慢地落下去,變得又清又穩了,所以一會兒不論發生什麼事你們都不要害怕。”石龍說著就上到臺上去了。只見他在臺上展開一張紙,拿起一根朱筆劃了第一道符,那河水果然漲到了和河堤一樣平。

石龍又畫好了第二道符,河水眼瞧著漲過了大堤,齊刷刷的象一堵牆足有三丈高。

人們眼睜睜地看著石先生,心想,只要石先生第三道符一畫好,這渾濁的河水就會永遠又清又穩了。

可是就在石龍剛剛畫完第三道符的時候,人們忽然看見他猛地往水裡一撲,人就不見了。這下子連劉伯溫和朱棣都嚇了一跳,大家誰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這時候,大水開始回落了,慢慢地變得又輕又穩了。人們往河裡看去,忽然發現河水裡有九條黑龍托著一條白色的小龍,那小龍朝岸上的人們點點頭就隨著九條黑龍遊走了。

據說那條小白龍就是石龍變的。石龍想治服沙河水,可他的道行還沒有練到家,差點被河妖要了性命。那九條黑龍是石龍的哥哥們,它們見弟弟遇到了危險,就急忙趕來幫助石龍制服了河妖並把石龍接走了。

如今的沙河水又清又穩,據說還是石龍的功勞呢!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歡迎訪問《逐夢傳媒》

編輯 逐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