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東非高原最後的皇帝——衣索比亞末代君主:塞拉西一世

海爾·塞拉西一世

衣索比亞是非常除埃及外又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家。 也是非洲近代唯一一個曾經兩次打敗過殖民者(義大利)的國家。 海爾·塞拉西一世(1892年7月23日-1975年8月27日), 衣索比亞帝國末代皇帝。 也是東非高原執政時間最長的統治者。 他號稱是所羅門大帝的子孫, 在衣索比亞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榮登帝位

海爾·塞拉西一世於1892年7月23日出生於衣索比亞東部的哈拉爾市的阿姆哈拉族貴族世家。 其父馬康南公爵為當時衣索比亞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至親, 阿迪斯阿貝巴所在地紹阿地區的大貴族,

為哈拉爾省總督, 以血緣上來說他是阿杜瓦戰役英雄孟利尼克二世的侄子。 海爾·塞拉西一世從小記憶力驚人, 甚至到晚年都能全憑自己記憶寫出回憶錄。 由於其出眾的才能, 孟尼利克二世於1903年將其召入宮中, 陪伴王儲埃雅蘇一起學習。 從小便表現出了充滿自信壓倒一切的個性。

1913年孟尼利克二世病逝, 繼位的埃雅蘇無力繼續其進行的一系列近代化改革。 隨之, 封建諸侯割據形勢加重, 國庫逐漸空虛, 土地兼併嚴重, 國內的矛盾逐漸尖銳化。 1916年, 皇族會議廢黜皇帝埃雅蘇, 立孟尼利克二世女兒佐迪圖女皇為皇帝, 並推舉海爾·塞拉西一世為攝政王, 封公爵稱號, 開始登上國家權力中心。

1930年11月2日, 38歲的海爾·塞拉西一世正式加冕稱帝。

海爾·塞拉西稱帝后, 大力實施改革措施。 於1931年頒佈了衣索比亞有史以來第一部憲法, 即“1931年憲法”。 在這部憲法中, 一方面維護他“神聖”地位和至高無上的權力, 另一方面, 對國家機構和制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廢除了奴隸制度, 保障了國民的基本權利, 此外, 他還效法西方的科學文化模式, 設立國有銀行, 促進商品經濟發展, 重視武裝力量建設, 聘請外國軍官訓練本國軍隊, 增強了國家力量。

意埃戰爭

抗意衛國

衣索比亞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農業原料, 早為義大利所垂涎。 1935年7月, 當墨索里尼不斷發出戰爭叫囂, 戰爭一觸即發時, 海爾·塞拉西在議會發表演說, 向全國人民發起保衛祖國的號召。 10月3日清晨, 意軍大舉發動戰爭, 入侵衣索比亞國土。 五小時後, 海爾·塞拉西發表廣播講話, 要求人民緊急行動起來, “拿起武器”, 去“打倒侵略者”。

戰爭爆發後, 海爾·塞拉西的講話贏得了全國各階層的廣泛支持激發了全體國民的愛國熱情。 群眾紛紛參加志願軍, 一支包括數十萬人的抗戰隊伍組織起來了,

農民和牧民節省下自己的糧食供應前線, 還趕著騾馬幫助前線運送彈藥。 1936年3月的梅丘戰役中, 他親自指揮作戰, 在戰鬥激烈時, 深入戰士班組, 俯臥在潮濕陰冷的壕溝裡, 開動機槍掃射敵軍。 因此, 他得到了人們的讚頌, 稱其為“戰士皇帝”。

雖然衣索比亞人民在皇帝的領導下英勇抗擊義大利侵略者, 但是由於力量懸殊, 1936年5月5日, 首都阿迪斯阿貝巴還是被意軍攻佔, 塞拉西一世流亡海外。 海爾·塞拉西流亡海外後處境十分艱難, 但他仍然堅持反對義大利法西斯的鬥爭, 先到耶路撒冷, 後在倫敦組織流亡政府。 在流亡期間, 他還將身邊的王子一個個都派回國內, 領導國內抗擊侵略的遊擊戰爭。

隨著義大利在二戰中實力的不斷削弱, 1941年5月5日在英國軍隊的配合下, 海爾·塞拉西率軍光復了被意軍佔領五年的首都阿迪斯阿貝巴, 取得了抗意戰爭的最後勝利。 抗意戰爭的勝利和國家獨立的恢復使海爾·塞拉西贏得了巨大的聲譽, 貴族們稱其為“偉大的皇帝”、“衣索比亞之父”。 他宣佈衣索比亞的歷史將開始“新的紀元”, 即將建立一個博愛、民主和自由的國家。

晚年昏聵

戰後初期, 他銳意改革, 使得國家在戰後得到了迅速的恢復。 但是隨著威望的增加和年齡的日益增大, 他開始驕傲自滿, 滿足於物質和權利的享受。 一方面進一步加強皇權專制, 對人民的反抗實行更加嚴厲的措施鎮壓;另一方面取消土地改革, 實行分封制,嚴重制約了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再加上持續多年的乾旱,全國開始出現大規模的糧食短缺。

進入1970年代後,衣索比亞的經濟、政治形勢更加嚴峻。物價在一年間飛漲了百分之五十。海爾·塞拉西對此卻沒有採取任何措施反而繼續和貴族們沉迷在紙醉金迷的生活中。西方記者在報導衣索比亞的狀況時稱,衣索比亞已經成為了“乞丐的國家”。他們拍下了少數達官富人用金銀盤子盛著肉餵養自己的愛獅,同時成群結隊骨瘦如柴的饑民雲集街頭,顛沛流離,到處都是要飯的乞丐。就是這些照片觸發了反對皇帝的內戰。

東非大裂谷

悲慘死去

1974年1月初,在南部駐防的一支衛戍部隊因缺水缺糧而發生兵變。很快,各地駐軍紛紛效仿。軍隊作為一支強大的政治力量開始崛起。下級軍官成立了一系列委員會,左右軍隊。後來,由正規軍、員警和地方部隊三支力量成立了“協調委員會”。1974年5月,在違背皇帝願望的情況下,軍隊陸續逮捕了至少200名大臣、達官和將軍。“協調委員會”事實上掌握了國家政權。同年9月12日,由“協調委員會”組成的臨時軍政府發佈一號檔,宣佈永遠廢黜皇帝,結束君主專制制度。

此後海爾·塞拉西一直被軟禁在皇宮裡。1975年8月27日,臨時軍政府宣佈海爾·塞拉西當天因病逝世,是年83歲。根據傳聞,海爾·塞拉西是被當時的軍政府頭目門格圖斯以枕頭悶死。可憐一代雄獅之主、所羅門大帝的子孫,當國45年,最終卻被軍人用枕頭悶死,斷斷續續留傳千年的衣索比亞王朝就此成為歷史。

在海爾·塞拉西死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的遺骨下落不明,直到1992年門格圖斯政權崩潰後,才在舊宮殿的地下挖出。2000年,被隆重葬於阿迪斯阿貝巴的至聖三者大教堂內。他的石棺上方有一幅巨大壁畫,內容就是塞拉西接受義大利侵略者投降的歷史一幕。

實行分封制,嚴重制約了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再加上持續多年的乾旱,全國開始出現大規模的糧食短缺。

進入1970年代後,衣索比亞的經濟、政治形勢更加嚴峻。物價在一年間飛漲了百分之五十。海爾·塞拉西對此卻沒有採取任何措施反而繼續和貴族們沉迷在紙醉金迷的生活中。西方記者在報導衣索比亞的狀況時稱,衣索比亞已經成為了“乞丐的國家”。他們拍下了少數達官富人用金銀盤子盛著肉餵養自己的愛獅,同時成群結隊骨瘦如柴的饑民雲集街頭,顛沛流離,到處都是要飯的乞丐。就是這些照片觸發了反對皇帝的內戰。

東非大裂谷

悲慘死去

1974年1月初,在南部駐防的一支衛戍部隊因缺水缺糧而發生兵變。很快,各地駐軍紛紛效仿。軍隊作為一支強大的政治力量開始崛起。下級軍官成立了一系列委員會,左右軍隊。後來,由正規軍、員警和地方部隊三支力量成立了“協調委員會”。1974年5月,在違背皇帝願望的情況下,軍隊陸續逮捕了至少200名大臣、達官和將軍。“協調委員會”事實上掌握了國家政權。同年9月12日,由“協調委員會”組成的臨時軍政府發佈一號檔,宣佈永遠廢黜皇帝,結束君主專制制度。

此後海爾·塞拉西一直被軟禁在皇宮裡。1975年8月27日,臨時軍政府宣佈海爾·塞拉西當天因病逝世,是年83歲。根據傳聞,海爾·塞拉西是被當時的軍政府頭目門格圖斯以枕頭悶死。可憐一代雄獅之主、所羅門大帝的子孫,當國45年,最終卻被軍人用枕頭悶死,斷斷續續留傳千年的衣索比亞王朝就此成為歷史。

在海爾·塞拉西死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的遺骨下落不明,直到1992年門格圖斯政權崩潰後,才在舊宮殿的地下挖出。2000年,被隆重葬於阿迪斯阿貝巴的至聖三者大教堂內。他的石棺上方有一幅巨大壁畫,內容就是塞拉西接受義大利侵略者投降的歷史一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