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西漢竇太后與東漢竇融、竇固、竇憲有什麼關係嗎?

看陳寶國主演的歷史大劇《漢武大帝》, 漢武帝的奶奶竇太后(歸亞蕾飾)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人物。 但是隨著侄子竇嬰的被殺和竇太后的駕崩,

竇氏家族似乎在西漢的歷史上就了無生息了。

王莽改制失敗, 劉漢復興, 劉秀趁勢而起, 對於西北地方的爭奪, 離不開西北豪族竇融的支持。

在漢匈戰爭史上, 竇固和竇憲是兩個非常重要的人物。 竇固在漢明帝支持下, 一改光武時期對匈和平之態勢, 率領漢軍不斷擊破匈奴, 致使匈奴元氣大傷;竇憲則在漢和帝時代, 以車騎將軍的身份率領漢軍徹底消滅匈奴主力, 最終迫使匈奴西遷, 引發亞歐大陸上的第一次民族大遷徙。

那麼, 東漢的竇融、竇固、竇憲與西漢的竇太后是什麼關係?是一個家族嗎?

是的。

在漢代, 不管你的出身如何, 只要榮登高位, 所在家族就會得到擴張, 成為兩漢顯赫的家族。 竇太后其實是清河郡觀津縣人(今河北境內),

原是農家女, 起初伺候呂後, 後嫁給代王劉恒, 後來劉恒繼位成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漢文帝, 她便成為皇后, 從此竇氏家族一飛沖天, 在關中地區成為十分顯赫的家族。 雖然漢武帝之後, 西漢歷史上再也沒有竇氏家族的大事件, 但是竇氏家族卻並沒有削弱多少實力。

東漢光武帝的功臣竇融, 史載其籍貫為扶風平陵, 其七世祖竇廣國就是竇太后之弟。 七世祖竇廣國在歷史上被封為章武侯, 他的曾孫、竇融的高祖父在漢宣帝時期任官二千石, 做到張掖郡的太守, 而竇融自己則在王莽朝以軍功封為男爵, 是為建武男, 由於家族累世河西, 最終做了張掖屬國都尉, 後來被河西諸郡共推為首,

在劉秀與隗囂的爭奪戰中站在了劉秀一方, 成為劉秀的大功臣。

竇固則是竇融的親侄子。 竇融的弟弟竇友是竇固的父親, 在光武朝作到城門校尉, 與竇融一起掌管禁軍。 竇固是竇友的兒子, 父親死後, 繼承爵位顯親侯。 漢明帝欲學漢武故事, 向兵匈奴,

竇固明習邊事, 拜為奉車都尉, 開啟了東漢時代的漢匈戰爭, 因為軍功卓著, 羌胡皆服其恩信, 東漢面對匈奴呈現優勢局面。

竇憲則是竇融的曾孫, 比竇固小兩輩。 他的父親竇勳是竇穆之子, 而竇穆是竇融之子, 所以竇穆和竇固是堂兄弟, 而竇穆是竇憲的爺爺,

所以竇固是竇憲的爺爺輩。 在東漢歷史上, 竇憲沒有竇融、竇固品行好, 經常幹出一些極端惡劣的事情。 比如他侵奪沁水公主的園田, 比如他怕都鄉侯劉暢見幸于太后就遣客刺殺劉暢, 等等, 都是十分出格的舉動, 頗有點紈絝子弟的樣子。 但是論功績, 竇憲卻是竇氏家族第一, 他借機攻打匈奴以贖死, 卻因此而名載史冊。 他以車騎將軍身份, 聯合南匈奴, 向北匈奴開戰, 稽落山一戰, 大敗北單于, 斬名王以下一萬三千級, 獲得牲口百余萬頭。 後來儘管北匈奴有向漢稱臣之意, 但竇憲明為接撫, 暗遣耿夔、任尚、趙博在金微山再敗北匈奴, 最終迫使北匈奴西遷華夏之北, 而引發亞歐民族大遷徙。 不過竇憲的勢力太大, 最終被漢和帝發動政變, 竇氏家族被遣就國,竇憲及幾個兄弟到了各自封地被逼自殺。

不過如果認為竇氏家族從此衰落下去,那就錯了。和帝死後,鄧太后臨朝,與竇憲同祖父、平輩的竇萬全被鄧太后召回京師,而竇萬全的弟弟竇奉,仍然作到了定襄太守。竇奉的兒子竇武,則因為其長女竇妙是漢桓帝的皇后而成為大將軍,此時的漢代已經發展到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的時代,竇武作到“大將軍”之位,實際上已經把持了帝國的朝政。

文/鳳陽編輯

竇氏家族被遣就國,竇憲及幾個兄弟到了各自封地被逼自殺。

不過如果認為竇氏家族從此衰落下去,那就錯了。和帝死後,鄧太后臨朝,與竇憲同祖父、平輩的竇萬全被鄧太后召回京師,而竇萬全的弟弟竇奉,仍然作到了定襄太守。竇奉的兒子竇武,則因為其長女竇妙是漢桓帝的皇后而成為大將軍,此時的漢代已經發展到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的時代,竇武作到“大將軍”之位,實際上已經把持了帝國的朝政。

文/鳳陽編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