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951年解放軍第12兵團司令開國大將蕭勁光部教導大隊畢業章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二兵團

1948年12月由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改編而成, 隸屬於第四野戰軍建制。 其前身是原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一前方指揮所。

1947年秋, 東北民主聯軍遼東軍區成立軍區前方指揮所, 指揮民主聯軍第三、第四兩個縱隊及遼東3個獨立師與地方部隊。 1948年4月, 遼東軍區前方指揮所奉命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一前方指揮所。 同年6月, 第一前方指揮所指揮第十二縱隊及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6個獨立師及野司直屬炮兵縱隊一部圍困長春。

1948月9月遼沈戰役前, 第一前方指揮所改稱東北野戰軍第一兵團。 遼沈戰役中, 該兵團指揮東北獨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師及內蒙古軍區騎兵第二師等12個師繼續圍困長春, 直至長春和平解放。 遼沈戰役後, 第一兵團奉命人關, 在第四野戰軍編成內參加了平津戰役。 1948年12月, 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二兵團, 司令員兼政委肖勁光, 第一副司令員陳伯鈞, 第二副司令員韓先楚,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唐天際, 參謀長解沛然, 副參謀長潘朔端, 轄第四十、第四十五、第四十六3個軍。

〖第四十軍〗原系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三縱隊。

1945年12月, 山東魯中軍區政委羅舜初率軍區第三師和警三旅進人東北, 1946年春與冀熱遼軍區曾克林部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 1948年1月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三縱隊。 11月, 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軍, 軍長韓先楚, 政委羅舜初, 副軍長沙克, 副政委劉西元, 政治部主任卓雄, 轄第一一八、第———九、第一二O、第一五三4個師。

〖第四十五軍〗原系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八縱隊。 1947年8月, 冀察熱遼軍區部隊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八縱隊。 1948年1月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八縱隊。 11月, 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五軍, 軍長段蘇權, 政委邱會作, 副軍長張天雲, 參謀長黃鵠顯, 政治部主任段德章。 轄第一三二、第一三四、第一三五、第—五八4個師。

〖第四十六軍〗原系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九縱隊。 1947年8月, 以冀東軍區獨立旅為主編成東北民主聯軍第九縱隊, 1948年1月, 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九縱隊。 同年11月, 改稱第四十六軍, 軍長詹才芳, 政委李中權, 參謀長袁淵, 政治部主任王逸群, 轄第一三六、第一三七、第一三八、第一五九4個師。

第十二兵團編成後, 奉命入關在野戰軍編成內參加了平津戰役。 1949年5月, 在總前委統一領導下, 參加了渡江戰役, 之後, 又參加湘贛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等。 1949年8月, 湖南軍區成立, 第十二兵團兼湖南軍區。 1950年4月14日, 第十二兵團奉命撤銷, 兵團領導機構改為人民解放軍海軍領導機構。

蕭勁光(1903.1.4—1989.3.29), 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 湖南長沙人。 民國十一年(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革命生涯中, 歷任師黨代表、特區軍委參謀長、軍區參謀長、軍參謀長、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校長、軍團政委、軍政委、軍區司令員、軍團政委、 軍團參謀長、軍事部部長、司令部參謀長、兵團司令員、副總司令兼參謀長、軍區司令員等職。 率部參加南昌、南京、鄂西等戰役,率部參加贛州、漳州、水口、樂安宜黃、建黎泰等戰役,參加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參加長征,指揮南滿部隊四保臨江作戰,率部打瀋陽、圍北平、越華北、渡長江、占武漢、進長沙,參與指揮衡寶戰役等戰役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為人民海軍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卓著的貢獻。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6歲。(注:“肖”是“蕭”字的俗寫)

率部參加南昌、南京、鄂西等戰役,率部參加贛州、漳州、水口、樂安宜黃、建黎泰等戰役,參加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參加長征,指揮南滿部隊四保臨江作戰,率部打瀋陽、圍北平、越華北、渡長江、占武漢、進長沙,參與指揮衡寶戰役等戰役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為人民海軍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卓著的貢獻。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6歲。(注:“肖”是“蕭”字的俗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