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紀念戴自瑾先生以及他的飛虎隊

2017年5月18號上午抗戰飛虎隊老兵戴自瑾先生, 在上海逝世, 享年一百零二歲。 戴自瑾先生1916年出生在上海一個人家, 1939年赴美參加飛行訓練,

成為美飛虎隊中美混合大隊的飛行員。 開始了他傳奇的飛虎隊生涯。 在抗戰中戴自瑾先生親自參加了轟炸黃河鐵橋的任務, 使日軍三個月內無法使用黃河鐵橋來運輸兵力。 獲得了無數次的功勳獎章。 時至今日, 戴自瑾先生的豐功偉績仍然激勵著當代青年。 看到戴自瑾先生就如同看到歷史, 看到那個火熱的年代。 使我們更加珍惜當代的和平生活

二戰戴自瑾先生參加的飛虎隊曾經為中國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其功勳不應該被埋沒在歷史的長河當中。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陳納德將軍接受宋美齡的建議, 前往昆明市組建中國第一所航校。 陳納德將軍對中國的抗日貢獻, 在於其成功的對日本空軍進行了狙擊作戰。 1941年陳納德受國民黨的委託, 前往美國招募飛行員。 一年後。 這個為中國抗戰做出豐功偉績的飛虎隊已經擁有六十八架飛機, 一百一十名飛行員, 一百五十名地勤人員強勁力量。

1941年12月7日。 陳納德將軍率飛虎隊來到昆明。 當天就有一批飛機向雲南飛來。 陳納德將軍命令率所有戰機升空迎擊。 當天便擊落日軍飛機十架, 擊傷三架, 而飛虎隊無一損失。 這是飛虎隊初戰告捷。

到了抗日戰爭的後期, 日軍封鎖了中國的南部地區許多出境線, 限制了我國的海上援助管道。 之後飛虎隊奉命接受保護中國從昆明到緬甸的一條公路---滇緬公路的使命。 這是中國當時幾乎唯一的一條國際援助物資運輸線。 滇緬公路, 關係重大, 飛虎隊鬥志昂揚接受了保衛滇緬公路的任務。 任由日軍飛機頻繁的轟炸, 但飛虎隊始終堅貞不渝地對抗著日軍飛機。

雖然由於數量的差距, 但日軍飛機並不佔優勢, 憑著飛虎隊精湛的技藝以及昂揚鬥志, 給了日軍飛機以沉重的打擊。

飛虎隊除了對日作戰之外, 還協助中國組建中國空軍第一大隊。 為了突破日軍的封鎖, 還開闢了駝峰航線。 此航線全長一共八百多公里。 翻越了整個喜馬拉雅山脈平均海拔在五千五百米左右,最高海拔有時能夠達到七千多米。為了躲避日軍的攻擊,駝峰航線的美軍飛行員只能在峽谷中穿行飛行,路線極不穩定,甚至貼著山峰擦肩而過,所以駝峰航線由此得名。

但是這種運輸的方式代價是極其巨大的,每次運輸資源的消耗一損形成嚴重的反差。所以駝峰航線又稱死亡航線。雖然面臨的風險,但是在這條航線上,中美雙方經過三年多的努力,一共運輸了七十多萬噸急需的抗戰物資,運送人員達到三十萬人。但是航空隊也損失了五百多架飛機,犧牲了一千多名優秀的飛行員。

謹以此文紀念戴自瑾先生以及他所在的飛虎隊。

翻越了整個喜馬拉雅山脈平均海拔在五千五百米左右,最高海拔有時能夠達到七千多米。為了躲避日軍的攻擊,駝峰航線的美軍飛行員只能在峽谷中穿行飛行,路線極不穩定,甚至貼著山峰擦肩而過,所以駝峰航線由此得名。

但是這種運輸的方式代價是極其巨大的,每次運輸資源的消耗一損形成嚴重的反差。所以駝峰航線又稱死亡航線。雖然面臨的風險,但是在這條航線上,中美雙方經過三年多的努力,一共運輸了七十多萬噸急需的抗戰物資,運送人員達到三十萬人。但是航空隊也損失了五百多架飛機,犧牲了一千多名優秀的飛行員。

謹以此文紀念戴自瑾先生以及他所在的飛虎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