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個外國人,只來了一趟中國,說了三句話,戳破了康乾盛世的假像

一個外國人, 只來了一趟中國, 說了三句話, 戳破了清朝盛世的假像

西元1793年, 正值清朝乾隆年間, 一支浩大的外國使團來到了中國。

這支慕名而來英國使團, 為了這次造訪精心籌備了六百多箱禮物, 同時攜帶了大量的科研人員, 欲與他們心中強盛的中國“互通有無”。

馬戛爾尼是這支700多人使團的團長, 作為當時英國最頂尖的外交家, 英國對他的這次出使寄予厚望。

乾隆時期, 清廷全力貫徹閉關鎖國政策, 只開設廣州一處通商口岸。 為了多往中國輸入商品, 包括英國在內的各個國家商人不得不上下打點通商口岸的官員, 以求多加“照顧”。 但是, 即便如此, 對於英國這樣的海上強國、貿易輸出大國, 一個被駐地官員加以“利用”的岸口, 依然不能滿足其強大的輸出能力, 所以, 英國希望借助這次乾隆壽辰的機會, 通過使團來訪, 好讓大清對其多開放幾個口岸,

擴大貿易。

83歲的乾隆在承德避暑山莊接見了使團。 然而初次的接洽並不算愉快, 因為馬戛爾尼拒絕雙膝下跪叩頭膜拜, 只對乾陵行駛了英國人所用的單膝下跪的禮節, 這在當時大清統治者的眼裡是非常大逆不道的。

雖然開場不愉快, 但是英國使團準備的禮物還是相當有誠意的。 在六百件箱禮物當中, 有包括蒸汽機、綿紡機、迫擊炮、連發手槍等當時英國最先進的科技產品。

對於這些當時最先進的東西, 在場的清朝眾官員看後卻一臉不懈, 甚至當馬戛爾尼想給福康安表演一下歐洲最先進的火器裝備時, 作為乾隆最器重的將軍, 福康安卻輕蔑地回了一句:“看不看都行, 沒什麼稀罕!”

據記載, 英國人帶來的這些禮物, 最後都被堆放在一間廁所裡。

在展示完自己所帶禮物後, 馬戛爾尼趁機表達了“希望中英兩國貿易可以自由”的意願, 但乾隆聽後, 只說了一句話:不需要!

乾隆的意思很簡單:朕的萬里沃土, 地大物博, 要啥有啥, 需要和你們搞貿易?我們天朝的物品,

你們小國都想要, 但是你們的東西, 我天朝一個都不需要。

乾隆送了英國使團回家, 還寫了敕諭帶給英國國王。 請注意, 不是寫信, 而是敕諭。 信是兩個平等的人之間寫的, 敕諭是天朝皇帝給你海外藩國的聖旨。

乾隆的敕諭說:“朕之天朝確實威望遠大, 萬國來朝(有點忙不過來了?)我們天朝無所不有, 爾等隊長都親眼看到了, 天朝不需要和外夷搞什麼貿易。 ”

乾隆最後說:“爾等小國, 在海外謀生也不容易, 以後呢就不用再來了, 怪麻煩的, 只要你們能多體諒朕, 想到朕的好, 就行了。 爾等要永遠聽話, 我們共用太平之福。 ”

這次外交事件, 英國人轟轟烈烈的開始, 卻就這樣被中國人迅速地結束了。

後來, 馬戛爾尼在日記裡提到對這次中國之行的感悟:

對清廷政策:“清政府的政策和自負有關, 它想淩駕於各國之上, 但卻鼠目寸光, 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進步。 ”

同中國百姓生活:“中國普通老百姓生活還是比較貧困的, 人人都很瘦, 我們在中國人身上很少能看見英國公民那樣的啤酒大肚, 或者英國農民那種喜氣洋洋的臉。”

最後,馬戛爾尼總結道:“中國是一個神權專制帝國,它翻來覆去只是一座雄偉的廢墟。人們生活在最為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懼之中。他們給婦女裹腳,殘殺嬰兒,統治者殘酷卻膽怯。中國最終將重新墮落到野蠻和貧困的狀態。”

一個外國人,用他的一次中國之行,道出了他眼中的中國,也預見了之後的中國。

或者英國農民那種喜氣洋洋的臉。”

最後,馬戛爾尼總結道:“中國是一個神權專制帝國,它翻來覆去只是一座雄偉的廢墟。人們生活在最為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懼之中。他們給婦女裹腳,殘殺嬰兒,統治者殘酷卻膽怯。中國最終將重新墮落到野蠻和貧困的狀態。”

一個外國人,用他的一次中國之行,道出了他眼中的中國,也預見了之後的中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