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430年5月23日,法國民族英雄聖女貞德被俘虜

聖女貞德(法語:Jeanne d'Arc或Jeanne la Pucelle, 英語:Saint Joan of Arc, 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是法國的軍事家, 天主教聖人, 被法國人視為民族英雄。 在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中她帶領法國軍隊對抗英軍的入侵, 最後被捕並被處決。

《聖女貞德在查理七世的加冕典禮上》, 1854年, 由安格爾所繪。

遭俘虜以及審判

1429年, 貞德在盧瓦爾-沙裡特(La-Charité-sur-Loire)度過了沒有戰鬥發生的11月和12月, 接著在隔年3月前往Lagny-sur-Marne, 並在5月13日前往貢比涅以抵擋英格蘭和勃艮第人的攻勢。 在1430年5月23日的一場小規模戰鬥中, 貞德被俘虜了。 當她下令軍隊撤退回貢比涅城時, 她處在軍隊的最後方以確保所有人都退回了城裡, 但就在這時貢比涅城因為害怕英軍跟著闖入, 沒等到所有部隊撤回便將城門關下, 貞德與剩餘的後衛部隊便遭到了勃艮第人俘虜。

當時有關俘虜的慣例是, 只要俘虜的家人能付出贖金便能將他贖回, 但這次勃艮第人不想這樣做。

許多歷史學家指責查理七世沒努力進行援救。 她試圖逃跑了好幾次, 有一次甚至從70英尺的高塔跳下來, 摔在乾燥了的護城河的柔軟泥地上而沒受重傷。 在一番談判後, 菲力浦公爵將貞德交給英格蘭。 在法國北部博韋的一名主教皮埃爾·科雄(Pierre Cauchon), 在這些談判和稍後的審判中擔任關鍵的角色, 他是英格蘭的強硬支持者, 並認為自己有責任確保貞德會遭受懲罰。

指控貞德為異端邪說的審判是出自政治上的目的。 貝德福公爵宣稱法國國王的寶座應該屬於他的侄兒—英格蘭國王亨利六世的, 而她則破壞了這一切。 審判的程式於1431年1月9日在盧昂展開, 由英格蘭佔領政府主導, 審判的程式在許多方面都顯得雜亂無章。

總結一些主要的問題,

擔任法官的科雄主教的審判權只是法律上假設(legal fiction), 他是因為親英格蘭的立場而獲得了這個職位。

溫徹斯特的樞機在審問貞德。 (由Gillot Saint-Èvre所繪, 現存巴黎盧浮宮)

英格蘭政府資助整場審判的花費。 神職的公證人員Nicolas Bailly, 也只被任命以收集對貞德不利的證詞,

卻沒有提出半點反面的證據。 也因此整場審判缺乏根本的公平基礎, 無論如何貞德都將被定罪。

審判紀錄證明了貞德有著卓越才智。 紀錄中最著名的一段質問是:“你是否覺得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而貞德回答:“如果沒有得到, 希望上帝能賜予我;如果我已得到, 希望上帝仍賜予我。 ” 這個問題是個陷阱。 當時教會的教條是沒有人可以肯定他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 如果她做出肯定答覆, 那她就證明了自己是異端邪說。 而如果她的答覆是否定的, 那她就承認了自己是有罪的。 公證人Boisguillaume後來證實了當時法庭在聽到了貞德的回復後, “那些質問她的人全都目瞪口呆”, 並且只得暫停了那天的審問。 這一段質問後來非常知名,

在現代成為了許多領域的題材。

幾個法庭的人員後來證實很大一部分的手抄紀錄都被更改了(更改得對貞德不利)。 許多神職人員都是被強迫參加的, 包括審問官Jean Le Maitre, 其他一些人甚至遭到來自英格蘭人的死亡威脅。 依據審訊的規定, 貞德應該被監禁在由修女所看守的教會監獄, 但英格蘭人卻將貞德監禁在一般由士兵看守的監獄中。 科雄主教也拒絕了貞德希望教宗出面的要求, 因為這很顯然會讓他的審判停止。 5月30日, 本穿女裝的貞德又換回男裝, 教士紀錄認為這是為了避免被姦污, 因為當時的男裝極難強行脫下。

最後法庭總結了貞德的12項罪行指控, 但這些指控都和在審判中的紀錄相互矛盾。 在各種方式逼迫之下, 不識字的貞德在立即處死的威脅下簽下了一份她完全看不懂的公開棄絕書(abjuration,等於直接認罪),但法庭在官方留下的紀錄上卻是另一份不同的檔。

貞德被綁在火刑柱上,手握著十字架祈禱

不識字的貞德在立即處死的威脅下簽下了一份她完全看不懂的公開棄絕書(abjuration,等於直接認罪),但法庭在官方留下的紀錄上卻是另一份不同的檔。

貞德被綁在火刑柱上,手握著十字架祈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