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滿清崇尚婦女“天足”,都穿“高跟鞋”?愛慕小腳女子原因很簡單

古代男子對小腳女人的崇拜有很長的歷史, “三寸金蓮”的女子總是會得到更多的關愛, 於是在很早的時候, 就出現了女性纏足。 關於這項陋俗的起源, 史學界說法不一, 有的認為是起源于隋朝, 有的認為起源於唐朝, 甚至有一些學者認為起源于更早的夏商時期。 但是從出土的一些古代女性屍體來看, 清代以前還沒有發現纏足的情況。 也可以說到了清代纏足之風盛行一時。 民間女子尚且如此, 那麼清代皇宮中的女子是否存在這樣的現象呢?真的想宮廷劇裡面所說的, 都穿著“花盆底”的鞋子嗎?

花盆底鞋

我們看一些清宮劇, 滿清的女子一班是不纏足的。 但是後宮裡面的女子大都走路輕盈, 步伐緩慢, 甚至需要丫鬟們參扶著, 好像一陣風就能吹到的樣子。 在電視劇中這些後宮女子從皇后貴妃, 到丫鬟僕人都無一例外的穿著“花盆底”樣子的鞋子。

這種鞋子叫做“旗鞋”, 高度在10公分左右, 有的甚至更高。 相傳滿清先祖為了奪回敵人佔領的土地, 前去征討, 見到一片泥塘, 用樹枝綁在鞋子上, 渡過泥塘, 最後戰爭取得了勝利, 為了紀念這種鞋子的功勞, 婦女們開始發明出了這種鞋。 走起路來步伐輕盈, 十分美觀, 於是就開始流傳下來。

花盆底

清軍入關後, 他們對漢族女子的這種做法非常厭惡, 屢次下令禁止。 但是這項命令不久便形同虛設, 反而流傳的更廣。 女人們認為不纏足就好像一種恥辱, 甚至女子出嫁都沒有資格。 清廷根本無法制止漢族女子的這種行為, 但是卻對滿族的女子再三強令禁止纏足。

滿清入主中原之後, 本想改變漢族的文化, 但是滿清的一些文化, 無形中被漢族所同化。 滿族男子也開始認為大腳女子不如小腳更誘人。 滿清女性為了解決這種問題, 只好在鞋子上動起了手腳, 發明了高底鞋、花盆底鞋, 再穿上旗袍, 走起路來一搖三擺, 不僅顯得身材纖細, 更增添了幾絲妖嬈。

清代女子花盆底鞋

“旗鞋”除了“花盆底”造型的, 還有一些其他形狀, 有的與現在的高跟鞋有些相似。 滿清貴族的子女一般是在十三四歲的時候, 才允許穿“旗鞋”。 另外對上了年紀的滿族老年人穿“花盆底”這樣的鞋子根本走不成路, 所以她們穿的是平底鞋。 而且皇宮中的宮女一般也是不穿“花盆底”的,

她們穿的也是平底鞋。

古代女鞋

為什麼古代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其實還是跟人的本性有關, 在古代就有關於愛戀足部的傾向, 劇記載, 漢成帝與合德昭儀每次同房, “每持昭儀足, 不勝至欲, 輒暴起”。 現代醫學的解釋是, 穿著這樣的鞋子, 會促使下 體緊致,讓床笫之歡更有樂趣。或許這就是古人寧願讓走路不便,也要追求的幸福。

會促使下 體緊致,讓床笫之歡更有樂趣。或許這就是古人寧願讓走路不便,也要追求的幸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