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慈禧的剋星 這婦人竟比慈禧更狠更強悍

同治八年(1869)八月, 他借到江南置辦龍衣的機會, 足足地招搖了一把。 一路上, 他大張龍旗, 浩浩蕩蕩, 沿途大肆索要給養, 甚至召訓地方官。 自恃有慈禧這個強硬的靠山, 置滿朝文武於不顧, 特別是將“太監不得出宮”的鐵律忘得一乾二淨。 結果山東巡撫丁寶楨一上奏, 雖然慈禧有意袒護, 但慈安“立命誅之”。 朝野上下, 無不拍手稱快。 慈禧再心疼, 也不敢公然對抗理直氣壯的大當家, 更不敢對抗煌煌之祖訓。 小事不在乎, 原則絕不讓, 這就是慈安。

網路配圖

晚清歷史上, 有一個一直受到忽視而實在不能忽視的角色, 她就是和慈禧共同垂簾的東太后慈安。

在人們的印象中, 慈安的身影似乎可有可無, 她的存在仿佛就是個錯誤, 她的垂簾更像慈禧的一個道具, 至多也就是個令人同情和可憐的角色。 其實, 這是個致命的誤讀。

她是個真正擁有大智慧的人物, 可惜正當盛年就突兀離世,

倘若不是慈安早喪, 也許晚清中國的歷史將會是另一副面孔。

總理後宮 寵不衰

慈安, 鈕祜祿氏, 滿洲鑲黃旗人。 16歲入宮即被封為嬪, 之後在4個多月的時間內, 就以火箭一般的速度, 登上皇后的寶座, 這在整個清代都是十分罕見的。 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慈安無論在姿色、氣質, 還是修養、人品上, 都是出類拔萃的。

從此, 慈安就開始了總理後宮、母儀天下的生涯。 後宮集聚了眾多上品女人, 要管理這一群體談何容易?無風要起三尺浪, 平地都會生波瀾。 歷史上被廢黜的皇后數不勝數, 善始善終者簡直鳳毛麟角, 而慈安卻能一直笑到最後。 咸豐帝倜儻不羈, 風流多情, 要他在哪個女人身上專注幾乎是不可能的,

就連手段過人的慈禧也是一樣, 唯獨皇后慈安是個例外, 一直到咸豐皇帝去世都榮寵不衰, 其胸懷丘壑人有所不及是顯而易見的。

史上說她:“素性貞嫻”。 這個評價當中恐怕就蘊含著答案。 身為後宮之首, 有著巨大的權力, 也有管理好皇家後院的責任。

要讓這些皇帝的女人“安居樂業”, 即便是明爭暗鬥, 也不能雞飛狗跳;就算“刀光劍影”, 也不能硝煙彌漫;更不能終日地震, 永無寧日。

這就要求皇后有超強的管理水準和卓有成效的處理與眾妃嬪、與夫君皇帝複雜關係的能力。 光有這些還不夠, 她還要成為整個後宮和天下女人的榜樣。

那個時候, 講究婦德, 婦言, 婦功, 特別是對婦德, 要求很高。 一句話, 就是要女人品德高尚, 皇帝的女人更要優於普通女人, 而皇后, 則尤其要加個“更”字, 才能心服她人表率天下。 而慈安顯然是優秀的, “貞”, 為“正”、為“定”。

意志堅定, 固守正道, 忠誠不二, 勁節淩霜。 “嫻”為文雅、美好、寧靜。 沒有半點野心, 看不出一點妒嫉, 只做自己該做的, 不越雷池半步。 這樣的形象會有哪個不服?又有誰會不喜?因此,

她一直受到廣泛的尊敬, 包括皇帝。

為了躲避英法侵略軍的鋒芒, 咸豐帝亡命於熱河避暑山莊, 憂慮煩悶, 無法排遣, 經常拿太監、宮女等身邊人出氣。 慈安一方面理解和揪心丈夫的內心煎熬, 以似水柔情不時地安慰寬解。

另一方面對這些無辜的奴僕, 想方設法地好言嘉慰。 “妃嬪偶遭譴責, 皆以中宮調停, 旋蒙恩眷”。 咸豐帝眼見大好河山慘遭塗炭, 而又無力改變分毫, 無奈之下就以自虐式的自娛得過且過。 他親筆寫下“且樂道人”這樣四個字讓人懸掛在寢殿內。 大臣和妃嬪們都知不可如此, 但也只是急在心裡, 無一人敢去自討沒趣。 唯獨慈安聞知此事後力勸不可, 並命人將字取下, 皇后的勸諫使皇帝慢慢地冷靜下來。 咸豐皇帝年紀不大,但心機深沉,連身邊心腹大臣都難以窺知其一二。熱河彌留之際,唯獨將皇后慈安召到身邊,授密旨一道,給她臨機處置任何人特別是有可能“恃子不法”的慈禧的最高權力。

並給予皇后“禦賞”大印,另外,給予皇長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生母慈禧代為掌管)。八個顧命大臣所發任何政令都要請蓋上“禦賞”和“同道堂”印章才有效。帝、後之間的信任和知心可見一斑。

慈安也確實當得起這樣的信任,她所提問題,也都是關乎國家未來的大問題。

據《國聞備乘》載:“顯皇后進曰:‘聖駕脫有不諱,樞府中疇則可倚?’帝引後手,書‘文祥’二字示之。後又言:‘大阿哥幼沖,當典學,安可無付託者?’帝閉目沉吟良久,徐驚寐曰:‘得之矣。’急用倭仁。

時倭仁被放新疆,為葉爾羌幫辦大臣。帝崩,即日發急遞召之回京,命授讀東宮。文祥領軍機,密加倚任。穆宗即位,尊後為慈安,號曰東太后;尊生母為慈禧,號曰西太后。

咸豐皇帝年紀不大,但心機深沉,連身邊心腹大臣都難以窺知其一二。熱河彌留之際,唯獨將皇后慈安召到身邊,授密旨一道,給她臨機處置任何人特別是有可能“恃子不法”的慈禧的最高權力。

並給予皇后“禦賞”大印,另外,給予皇長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生母慈禧代為掌管)。八個顧命大臣所發任何政令都要請蓋上“禦賞”和“同道堂”印章才有效。帝、後之間的信任和知心可見一斑。

慈安也確實當得起這樣的信任,她所提問題,也都是關乎國家未來的大問題。

據《國聞備乘》載:“顯皇后進曰:‘聖駕脫有不諱,樞府中疇則可倚?’帝引後手,書‘文祥’二字示之。後又言:‘大阿哥幼沖,當典學,安可無付託者?’帝閉目沉吟良久,徐驚寐曰:‘得之矣。’急用倭仁。

時倭仁被放新疆,為葉爾羌幫辦大臣。帝崩,即日發急遞召之回京,命授讀東宮。文祥領軍機,密加倚任。穆宗即位,尊後為慈安,號曰東太后;尊生母為慈禧,號曰西太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