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太平軍大小營盤山古戰壕,扼守長江,讓曾國藩大為頭痛

太平軍大小營盤山古戰壕, 扼守長江, 讓曾國藩大為頭痛

太平軍大小營盤山古戰壕遺址

——安慶清軍太平軍系列

第1274篇

圖、文:過河卒子

卒子遊記:

您好!觀眾朋友, 歡迎您閱讀《卒子走遍安慶》網路長篇旅行專輯。 位於安慶市大觀區獅子山公園一角, 有一條長長的壕溝貫穿半個公園, 今天卒子簡單介紹這裡。

圖一:太平軍與清軍

安慶城素為兵家必爭之地, 有“萬里長江此封喉, 吳楚分江第一洲”之讚譽。 一年多年來, 攻城與守城的戰役在安慶城反復拉開。 就在一百多年前的1860年6月至1861年8月間, 長達14個月之久的“太平天國安慶保衛戰”,

更是將安慶的這一戰略地位演繹到了極致。

圖二:太平軍與清軍

安慶城是1853年始為太平軍所佔領的, 八年來安慶逐漸成為太平軍最重要的戰略據點之一。 其重要地位在於居太平天國都城天京(今南京)的上游, 軍事上是天京的屏障。 同時守住安慶, 就能保證長江水道的暢通, 保證軍需物資的補給。 洪仁玕曾說:“安慶一日無恙, 則天京一日無險。 ”清軍一直視安慶這一據點為“眼中釘”, 湖北巡撫胡林翼指出:“安慶為江表咽喉, 實平吳之根本, 安慶未複, 水陸阻梗, 不能直抵江寧。 ”湘軍主帥曾國藩認為:“若克安慶, 則絕金陵賊糧三源, 以殺江淮各賊犄角之勢。 ”他還意識到安慶一戰:“關係淮南全域, 將來即為克復金陵之張本。

”於是清軍與太平軍之間激烈的安慶保衛戰就此拉開。

圖三:太平軍浮雕牆

自1859年9月起, 安慶保衛戰的大幕漸漸拉開, 曾國藩、胡林翼開始用兵於安慶周邊, 先後攻克石牌、太湖、潛山諸鎮。 至1860年6月樅陽鎮被攻克, 清軍完成了對安慶城的全面包圍。

然安慶城池堅固, 守軍眾多, 短時間內攻陷並非易事。 於是, 曾國藩制訂了“圍城打援”的戰略部署, 一方面切斷安慶城內的物資補給, 另一方面打擊前來救援的太平軍。 在這次戰役中, 承擔圍城任務的是曾國荃, 他率領的萬餘湘軍攻至安慶城外, 長久駐紮于城垣周圍, 並開挖兩道戰壕, 前壕用於圍城, 後壕用於拒援。 現存於安慶西郊獅子山公園內還有處景點“太平天國古戰壕”, 就是太平軍當時守軍在此構築的工事。

圖四:太平軍

太平軍在安慶城東、南、西、北等多處都建有大量的軍事工事, 其中以太平軍陳玉成為首, 在多次解圍攻勢中, 尤以1861年春夏間的戰鬥最為激烈。

圖五:清軍鮑沖與太平軍火炮

陳玉成在安慶城北部主要以集賢關一帶為據點, 控制集賢關及周邊, 南部主要是長江一線, 東部是菱湖、蓮湖、白澤湖、破罡湖一帶, 並築壘數十座。 城內守將葉芸來等將也在城內的菱湖南岸築壘多座, 從而通過菱湖水道打通了城內與援軍的聯繫, 使安慶城內獲得了物資補充。 半將吳定彩領兵駐守城的西部, 卒子猜想大概就是駐守在獅子山大小營盤山一帶。

圖六:大小營盤山標識

1989年當時卒子還小時位於安慶市長江小學的操場上施工就挖到多門大炮和一批兵器。隨後博物館同志趕到現場進行了考察,判定該處為太平軍營壘。這是一批十分珍貴的太平天國文物,後來其中的一部分陳列於中國軍事博物館。獅子山大小營盤山太平軍營壘的位置,大致在今天獅子山公園張匯滔墓後,該營壘構建在獅子山一喧,營壘坡下挖出一條長長的壕溝,據當地居民介紹,當地相傳此處以前是長毛駐兵打仗的地方。

圖七:大小營盤山太平軍戰壕簡介

安慶城周邊很多地方都有太平軍的營壘,白澤湖鄉的何圩和聖埠發現了二處太平天國營壘。這些營壘正是安慶保衛戰時,陳玉成援兵入集賢關後,在菱湖北岸築建的13座營壘中的3座。1972年10月,安慶二中校舍旁出土了太平天國鐵炮6尊。大者長1.3米,口徑0.12米,重約400公斤。其中一件炮身正面鑄楷書陽文:“太平聖炮乙榮五年安徽省造”12字。(乙榮即是乙卯,乙榮五年是1855年。)此炮與另3件鐵炮現收藏於安徽博物院,另有兩尊稍小口徑的鐵炮收藏於安慶市博物館。

圖八:大小營盤山總體位置

據《安徽省文物志》介紹,出土鐵炮的地點即為原安慶城東北角城牆根處,當時在附近還發現了一座馬蹄形炮臺,其炮位可以俯視,可以環顧東南、東北、西北三面。而這個位置正對的正是菱湖,安慶保衛戰中,菱湖仍是雙方爭奪的焦點。

圖九:立于大小營盤山壕溝前的標牌

1989年3月18日,安慶市長江小學基建工地出土各式鐵炮17尊。據《安徽省文物志》介紹,出土時鐵炮為3層疊壓深埋地下一穴中,其中大型洋鐵炮8尊,長1.3-1.4米,重約240公斤,其上有“皇冠”標記或英文縮寫字母。另有噴筒火箭(炮)8尊,長1米左右,重約25公斤,此外還有土炮1尊。炮上的英文和“皇冠”標記,說明這些炮是洋人製造的,可能是太平軍在前期作戰中繳獲所得。

圖十:大小營盤山壕溝一

太平軍在長江與皖河和石門湖的水陸要衝的高地構建軍事工事,就非常正常的。查閱《懷寧縣誌》地圖,這附近原為大王廟,廟毀於太平天國戰亂。太平軍安慶保衛戰中,太平軍抵抗城西皖河、石門湖一線來犯敵人的重要武器。

圖十一:大小營盤山壕溝二

獅子山公園坐落在宜城西部,北依大龍山,南臨長江,西連皖河,東接城區,占地面積近六百畝,整個園區由獅子山、腳踏嶺、大小營盤山、烏龜山等12座小山組成,最高海拔54.9米(黃海高程)。1929年,為安徽省第一林區,森林局植樹基地;50年代,是安慶地區國營林場;60年代,依山傍水建成鴨兒塘公園;70年代初因石化廠建設需要停建,1982年改建成獅子山公園。

圖十二:大小營盤山土層基本是這種鵝卵石與黃土層

獅子山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它是由多個小山頭組成,其中又有大營盤山和小營盤山,據說早在太平軍之前,此處就常有響馬(強盜)經常出沒。未建石化廠之前,這裡山上桑樹阡陌、蓊蓊蔥蔥,山清水秀、相映成趣,好一派江南景色!可曾想這裡曾是刀光劍影,硝煙彌漫的古戰場呢?

圖十三:大小營盤山壕溝外就是高達十多米的低窪處

大小營盤山,因太平軍在此山屯過兵,紮過營盤而得名。太平天國多位將領為守住安慶城西部在此構建大型軍事要塞。太平軍壘石為營,堅守陣地,在營盤山前擺開了戰場。用冷熱兵器如大刀和標槍、鳥槍等打退了清軍的多次進攻,兩軍相持了一個多月。營盤山守軍以彈丸之地抵擋清軍的進攻,當時的清軍湘勇主要從現在的石化廠堆煤倉庫低地向上衝鋒,而大小營盤山就是整個獅子山軍事要塞的第一道防線。營盤山太璋軍駐軍也是第一時間與清軍短兵相接的地方,這是整個安慶城的西部的防禦力量,太平軍在安慶這場戰爭持續時間長,影響之深遠,損失之慘烈,是太平軍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戰後的安慶城滿目瘡痍、殘破蕭條、廬舍成墟、遍地瓦礫。安慶當時的人口損失來也是安慶二千多年以來絕無僅有的,當時人口凋零、餓殍遍野、屍骨橫陳、慘不忍睹。

圖十四:大小營盤山壕溝三

悠悠歲月,驅散了太平軍和清軍鏖戰的硝煙、滄桑多變,歷史已經翻到了嶄新的一頁。今天大小營盤山已經變成獅子山公園的一個組成部分,從清朝晚期安慶周邊的百姓又陸續遷到這塊富庶的土地上。

圖十五:大小營盤山外不過處就是長江和皖河

(本篇完)

金凱曲文化《卒子走遍安慶》長篇遊記。

圖六:大小營盤山標識

1989年當時卒子還小時位於安慶市長江小學的操場上施工就挖到多門大炮和一批兵器。隨後博物館同志趕到現場進行了考察,判定該處為太平軍營壘。這是一批十分珍貴的太平天國文物,後來其中的一部分陳列於中國軍事博物館。獅子山大小營盤山太平軍營壘的位置,大致在今天獅子山公園張匯滔墓後,該營壘構建在獅子山一喧,營壘坡下挖出一條長長的壕溝,據當地居民介紹,當地相傳此處以前是長毛駐兵打仗的地方。

圖七:大小營盤山太平軍戰壕簡介

安慶城周邊很多地方都有太平軍的營壘,白澤湖鄉的何圩和聖埠發現了二處太平天國營壘。這些營壘正是安慶保衛戰時,陳玉成援兵入集賢關後,在菱湖北岸築建的13座營壘中的3座。1972年10月,安慶二中校舍旁出土了太平天國鐵炮6尊。大者長1.3米,口徑0.12米,重約400公斤。其中一件炮身正面鑄楷書陽文:“太平聖炮乙榮五年安徽省造”12字。(乙榮即是乙卯,乙榮五年是1855年。)此炮與另3件鐵炮現收藏於安徽博物院,另有兩尊稍小口徑的鐵炮收藏於安慶市博物館。

圖八:大小營盤山總體位置

據《安徽省文物志》介紹,出土鐵炮的地點即為原安慶城東北角城牆根處,當時在附近還發現了一座馬蹄形炮臺,其炮位可以俯視,可以環顧東南、東北、西北三面。而這個位置正對的正是菱湖,安慶保衛戰中,菱湖仍是雙方爭奪的焦點。

圖九:立于大小營盤山壕溝前的標牌

1989年3月18日,安慶市長江小學基建工地出土各式鐵炮17尊。據《安徽省文物志》介紹,出土時鐵炮為3層疊壓深埋地下一穴中,其中大型洋鐵炮8尊,長1.3-1.4米,重約240公斤,其上有“皇冠”標記或英文縮寫字母。另有噴筒火箭(炮)8尊,長1米左右,重約25公斤,此外還有土炮1尊。炮上的英文和“皇冠”標記,說明這些炮是洋人製造的,可能是太平軍在前期作戰中繳獲所得。

圖十:大小營盤山壕溝一

太平軍在長江與皖河和石門湖的水陸要衝的高地構建軍事工事,就非常正常的。查閱《懷寧縣誌》地圖,這附近原為大王廟,廟毀於太平天國戰亂。太平軍安慶保衛戰中,太平軍抵抗城西皖河、石門湖一線來犯敵人的重要武器。

圖十一:大小營盤山壕溝二

獅子山公園坐落在宜城西部,北依大龍山,南臨長江,西連皖河,東接城區,占地面積近六百畝,整個園區由獅子山、腳踏嶺、大小營盤山、烏龜山等12座小山組成,最高海拔54.9米(黃海高程)。1929年,為安徽省第一林區,森林局植樹基地;50年代,是安慶地區國營林場;60年代,依山傍水建成鴨兒塘公園;70年代初因石化廠建設需要停建,1982年改建成獅子山公園。

圖十二:大小營盤山土層基本是這種鵝卵石與黃土層

獅子山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它是由多個小山頭組成,其中又有大營盤山和小營盤山,據說早在太平軍之前,此處就常有響馬(強盜)經常出沒。未建石化廠之前,這裡山上桑樹阡陌、蓊蓊蔥蔥,山清水秀、相映成趣,好一派江南景色!可曾想這裡曾是刀光劍影,硝煙彌漫的古戰場呢?

圖十三:大小營盤山壕溝外就是高達十多米的低窪處

大小營盤山,因太平軍在此山屯過兵,紮過營盤而得名。太平天國多位將領為守住安慶城西部在此構建大型軍事要塞。太平軍壘石為營,堅守陣地,在營盤山前擺開了戰場。用冷熱兵器如大刀和標槍、鳥槍等打退了清軍的多次進攻,兩軍相持了一個多月。營盤山守軍以彈丸之地抵擋清軍的進攻,當時的清軍湘勇主要從現在的石化廠堆煤倉庫低地向上衝鋒,而大小營盤山就是整個獅子山軍事要塞的第一道防線。營盤山太璋軍駐軍也是第一時間與清軍短兵相接的地方,這是整個安慶城的西部的防禦力量,太平軍在安慶這場戰爭持續時間長,影響之深遠,損失之慘烈,是太平軍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戰後的安慶城滿目瘡痍、殘破蕭條、廬舍成墟、遍地瓦礫。安慶當時的人口損失來也是安慶二千多年以來絕無僅有的,當時人口凋零、餓殍遍野、屍骨橫陳、慘不忍睹。

圖十四:大小營盤山壕溝三

悠悠歲月,驅散了太平軍和清軍鏖戰的硝煙、滄桑多變,歷史已經翻到了嶄新的一頁。今天大小營盤山已經變成獅子山公園的一個組成部分,從清朝晚期安慶周邊的百姓又陸續遷到這塊富庶的土地上。

圖十五:大小營盤山外不過處就是長江和皖河

(本篇完)

金凱曲文化《卒子走遍安慶》長篇遊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