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天津之戰:城防空虛的津城釋囚犯充兵勇,清軍開堤放水堵截太平軍

1853年9月29日, 北伐太平軍將士突入直隸臨銘關, 10月7日由槁城北渡過滹沱河, 10月9日打下深州(今深縣), 11天連戰連捷, 攻下10城, 至此稍事休整。 清欽差大臣勝保從山西娘子關北馳保定, 見北伐將士自欒城東進, 複從保定南下, 16日抵達深州城北15華里之西午村, 便指揮各路清軍從北、西、南三面圍堵, 阻止太平將士北上。 18日, 北伐將士三路出擊, 21日, 清軍四路來犯, 北伐將士堅決抗擊, 當場幹掉協領三福, 殺死清兵幾千人。 22日, 北伐將士全軍東進, 經獻縣、交河, 26日進至運河岸上的泊頭鎮。

1853年10月29日,太平軍攻克了天津靜海縣城。 知縣江安瀾逃奔西小寨村廟內躲避,自投水死。 林鳳祥遂坐鎮縣城。 此時太平軍已達4萬,其中馬隊2000餘人。 時值大水,平地行舟,不利進攻。 當日, 清軍便借著決堤的河水, 布好了機關。 據《續天津縣誌》記載, 當時, 天津城內防務極為空虛, 幾乎無險可守。 駐守天津的各種兵力雖然號稱萬餘人,

但“鎮、協各兵歷年調外防堵, 存城無幾”, 長蘆鹽政文謙被清廷任命為“巡防大臣”, 督同地方文武辦理軍務。 長蘆鹽運使楊霈指令鹽商交納訓練團勇的費用, 打造抬槍五百支, 抽調鹽丁組織了“蘆團”, 每日操練。 不久, 清廷又命在天津的前任浙江巡撫梁寶常等人協同天津縣知縣謝子澄等立“義民局”28處, 每局募勇丁五六十人不等。 地方紳士倪虎榜也捐資募勇3千人, 協辦團練。 此外還強迫城關鋪戶居民按戶各出一丁, 協助兵勇晝夜巡防。 即使如此, 天津知縣仍然感到防禦力量薄弱, 於是, 採納鹽商張錦文的建議, 臨時釋放了許多縣衙監獄裡的在押輕犯, 叫他們“隨營立功”。

為了迷惑北伐軍, 武器不夠用, 便以竹竿代替;並把“水會”的旗幟和火把插在天津城牆的周圍, 入夜時人聲鼎沸, 鑼鼓齊鳴, 迷惑太平軍。 在城外, 清軍僅在稍直口、大清河子牙河交匯的西沽虹橋一帶修築土城炮臺倉促設防。 此外, 大鹽商張錦文還制做6座炮盤設于炮臺, 原來不可轉移的炮位從此可以盤旋施放炮彈了。

就這樣, 在倉促的佈防中, 清軍戰戰兢兢地等待著太平軍的到來。 10月30日,李開芳率部分人馬開始繼續北上,並攻克獨流,楊柳青(現屬天津西郊區)及南運河兩岸附近20餘村, 人數達4萬人。 前鋒抵天津城西5公里的稍直口。 30日北伐軍攻至天津西郊, 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據《重修天津志》記載, 太平天國北伐軍進軍天津使清廷非常緊張, 就在10月29日北伐軍攻下靜海的當天, 咸豐帝給僧格林沁發出上諭說:“若任賊竄至天津, 再從後路堵截, 則賊勢益熾, 則辦更難得手”。 所以咸豐帝趕緊抽調各路援軍, 齊集天津, 由僧格林沁坐鎮王慶坨統一指揮。

10月30日中午, 太平軍1千餘人突襲了稍直口村, 鹽運使楊霈、天津鎮總兵特克慎和知縣謝子澄率領兵勇倉皇應戰, 雙方在稍直口與小園間的大道上遭遇火拼。 太平軍先鋒將領“開山王”(姓顏行三, 又號“攢天王”、“飛天夜叉”, “顏三禿子”), 頭裹紅綢, 身穿黃衣, 赤足裹腿, 手執大旗, 作戰非常勇敢。 “矯健絕倫, 手握黃旗, 左右指揮, 奮迅剽疾, 鋒銳甚”,“火槍擊之,擊上則鼠伏,擊下則翻空。槍甫住則隨煙而進。”但太平軍的大刀長矛畢竟擋不住清軍的先進武器——火槍,最終,清軍組織火力,上下夾攻,在小稍直口東南的土檯子處,“開山王”中彈身亡。

稍直口水渠密佈,清軍見到太平軍衝殺過來後,開始扒堤放出南運河水,淹沒了津西大窪大片的村舍農田,城西汪洋一片,田禾皆沒,因受到河水的阻擋,太平軍只能從一個狹窄的小道上東竄迂緩進攻清軍,而清軍傍水設伏,輕而易舉地擊敗了太平軍的進攻。隨後,太平軍想渡水抄襲清軍的後路,在小稍直口村東南12裡的河邊,卻誤把受清軍召集的“雁戶”當作民船,想要乘船渡河。“雁戶”自然假裝答應,將船劃向毫不知情的太平軍。在距離太平軍不過數米的時候,號鑼一響,排槍轟發,太平軍紛紛倒地,“驚以為水雷,遂大潰”。原來,為了避免北伐太平軍在水淺處鳧渡過河,清軍召集了城北八裡宜興堡的雁戶,埋伏在河中施放排槍。“排槍者,以佛朗機(即火槍)至小舟上,覆以席,推行水中,村民以弋鳧者也。”據說,雁戶使用排槍的技藝相當之精熟,清軍把雁戶放置在要害的地帶,一旦太平軍想渡過南運河,就以排槍齊放,用火力壓制太平軍。這一仗,太平天國北伐軍損失了500余人,餘眾敗回楊柳青,然後,太平軍駐紮在稍直口、姜家井、馬底、圪墶村、中北斜、王莊子等20多個村莊,李開芳帶兵駐紮在東姜家井。

太平軍在稍直口一帶雖然小敗,但北伐軍在運河北也奪得一些船隻,因北伐軍不知天津守備虛實,加上又是長途征戰、軍力疲憊、且時值秋冬之交,大批南方太平軍忍受不了北方寒冷天氣,所以暫時放棄了奪取天津城的打算。此時,清軍也認為“時援軍未到,賊眾我寡,不敢跟追”,也使得太平軍有機會退往了楊柳青、獨流和靜海一帶駐紮。不久,清廷調集大隊人馬趕來圍攻,清廷參贊大臣僧格林沁率大軍也趕到,將大營紮在王慶索(現屬武清),由北向南開始堵截太平軍,與勝保軍共14萬兵勇,進攻楊柳青。李開芳命部下裝糧入船,主動撤出,集中力量,志守獨流與縣城一帶。

此後,勝保也紮營良王莊,重點派兵進攻獨流。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三將領一面派人去天京求援,一面又進行構築工事,抵禦清軍。李開芳在獨流親為指劃,用板門、椽木、磨盤、酒罈、箱櫃、窗櫺等材料造起了木城,又用樹木、酒罈、瓦罐等物偽裝成大大小小的炮位,以此來迷惑清軍。木城裡面堆著鹽包,外面壅堆黃土,厚約7尺,共3層,第三層才開始架設槍炮,建造十分之堅固、炮打也不倒。環城周圍開有6道門,周圍挖了深寬各7尺寬的護城河。河邊栽插著竹簽,埋放有地雷。將主力屯駐在獨流鎮內,在獨流與縣城間的五裡莊、十裡堡、王家營、苟家營、王家院,李家院、王莊子等村,建有聯絡小營壘10多座,互為依託,一呼百應。

入冬後,寒風繼起,北伐軍因為沒有冬裝,處境更加困難,賴以防守的河流窪澱又盡被冰凍,失去了防衛功能,太平軍將士們後來設計製造了24部冰上活動的堡壘“呂公車”,又叫作:“冰車”,用此來與清軍對壘。每架高、寬各5尺,內置木板,中間空1尺,以木料填實,列炮眼2個,下有圓形鐵小輪4個,左右有鐵環和勾管,1個人可快速推行,各個呂公車相連有如城垣,可守可攻。隨車上面備有木條,捆綁有草束數捆,遇到有河水就拋入填河道凍為冰橋,繼而前進。

太平軍又挖出冰塊築成冰牆來抵擋清軍,一有機會就主動攻擊,但因寡不敵眾,終不能破。勝保一直在運河的東岸指揮清軍從西北和東南面夾擊獨流,並在運河的船上面用8000斤重的大炮連續向獨流鎮內進行轟擊。鎮裡的房屋和望樓多處被毀。清軍又集眾互抬雲梯、木板,在炮火掩護下進行強攻太平軍的木城。太平軍的猛烈還擊,雖保住木城,但傷亡也相當之大。

11月1日,天津知縣謝子澄開始率領天津兵勇數千人,來到勝保大營效命。11月11日,勝保又從天津海口調來了5千斤、8千斤及500、600斤的大炮數十門,向獨流太平軍營壘連續進行猛烈的轟炸。太平軍以南運河堤和木城進行拼死的抵抗。12日,勝保再次進行圍攻,此時,林鳳祥由縣城率隊過來馳援。李開芳也分兵4路進行迎戰,激戰中林鳳祥面部也中彈受了傷。16日,勝保會同德勒克色楞、達洪阿等部的清軍再次向太平軍猛攻,戰鬥非常之激烈。

清軍久攻不下太平軍陣營,咸豐皇帝非常惱怒,嚴令勝保、僧格林沁務須可是將太平軍“剿戮淨盡”。11月23日,勝保帶著100餘名清軍,坐拖床來到獨流西北面的子牙河察看地勢,後被太平軍偵探員查知,太平軍三路出擊。清軍達洪阿部,德勒克色楞部、謝子澄部共約3萬人,匆匆忙忙迎戰太平軍。雙方一直混戰到黃昏,後來,太平軍佯敗撤退。清軍副都統佟鑒不知是計,開始追擊,為了阻太平軍退入木城內, 佟鑒下馬去堤太平軍木城外面的吊板,滑倒在冰上,被太平軍戰士王小勇舉槍刺死。謝子澄帶衙役,團練來救,因馬陷泥中,又被王小勇等太平軍刺死。清軍大敗而退。此戰,是太平軍攻打靜海以來的最大勝利,共殺死、殺傷清軍官兵達數百人,繳獲了3000斤大炮3門,500斤大炮5門,抬杆槍20多支。

清軍大敗後,勝保、德勒克色楞二人被咸豐帝摘去了花翎,降4級留任:達洪阿則被查封家產,革職留用。之後,清廷又抽調多路援軍齊集天津,派參贊大臣僧格林沁坐鎮天津進行統一指揮。之後,勝保開始以步步為營的戰法,在獨流的東側於家堡、李家樓,北側的杜家嘴等村,建立起臨時的炮臺,用以威脅太平軍的木城。由於北伐軍在戰略上孤軍深入奮戰,加上長期消耗,人員大大減少,而糧草彈藥也嚴重不足,困難開始日漸顯現,雖經多次英勇激烈的戰鬥,但因兵力過於削弱,北伐太平軍也因武器落後而受到挫敗,且太平軍許多兵士在冰天雪地中被凍傷,不得已,林鳳祥等將領開始不斷地派人化妝成難民、乞丐、伴侶、農婦和清軍等,潛出營壘去偵察敵情,以打探突圍南下的道路。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

1、欒城與晉州之戰:太平軍均短暫停留一天,卻給清政府以沉重的打擊

2、臨洺關之戰:太平軍大敗北方兵馬,直隸總督納爾經額也為此而丟官

3、懷慶之戰:太平軍圍城僵持兩月失利,對北伐軍後來的敗局影響至大

4、太平天國裡有眾多的太平軍將領是武林高手,個個都精通拳術與器械

5、洪秀全第五子下落之謎:幼東王洪天佑是否隨王妃逃脫來到了淮南

鋒銳甚”,“火槍擊之,擊上則鼠伏,擊下則翻空。槍甫住則隨煙而進。”但太平軍的大刀長矛畢竟擋不住清軍的先進武器——火槍,最終,清軍組織火力,上下夾攻,在小稍直口東南的土檯子處,“開山王”中彈身亡。

稍直口水渠密佈,清軍見到太平軍衝殺過來後,開始扒堤放出南運河水,淹沒了津西大窪大片的村舍農田,城西汪洋一片,田禾皆沒,因受到河水的阻擋,太平軍只能從一個狹窄的小道上東竄迂緩進攻清軍,而清軍傍水設伏,輕而易舉地擊敗了太平軍的進攻。隨後,太平軍想渡水抄襲清軍的後路,在小稍直口村東南12裡的河邊,卻誤把受清軍召集的“雁戶”當作民船,想要乘船渡河。“雁戶”自然假裝答應,將船劃向毫不知情的太平軍。在距離太平軍不過數米的時候,號鑼一響,排槍轟發,太平軍紛紛倒地,“驚以為水雷,遂大潰”。原來,為了避免北伐太平軍在水淺處鳧渡過河,清軍召集了城北八裡宜興堡的雁戶,埋伏在河中施放排槍。“排槍者,以佛朗機(即火槍)至小舟上,覆以席,推行水中,村民以弋鳧者也。”據說,雁戶使用排槍的技藝相當之精熟,清軍把雁戶放置在要害的地帶,一旦太平軍想渡過南運河,就以排槍齊放,用火力壓制太平軍。這一仗,太平天國北伐軍損失了500余人,餘眾敗回楊柳青,然後,太平軍駐紮在稍直口、姜家井、馬底、圪墶村、中北斜、王莊子等20多個村莊,李開芳帶兵駐紮在東姜家井。

太平軍在稍直口一帶雖然小敗,但北伐軍在運河北也奪得一些船隻,因北伐軍不知天津守備虛實,加上又是長途征戰、軍力疲憊、且時值秋冬之交,大批南方太平軍忍受不了北方寒冷天氣,所以暫時放棄了奪取天津城的打算。此時,清軍也認為“時援軍未到,賊眾我寡,不敢跟追”,也使得太平軍有機會退往了楊柳青、獨流和靜海一帶駐紮。不久,清廷調集大隊人馬趕來圍攻,清廷參贊大臣僧格林沁率大軍也趕到,將大營紮在王慶索(現屬武清),由北向南開始堵截太平軍,與勝保軍共14萬兵勇,進攻楊柳青。李開芳命部下裝糧入船,主動撤出,集中力量,志守獨流與縣城一帶。

此後,勝保也紮營良王莊,重點派兵進攻獨流。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三將領一面派人去天京求援,一面又進行構築工事,抵禦清軍。李開芳在獨流親為指劃,用板門、椽木、磨盤、酒罈、箱櫃、窗櫺等材料造起了木城,又用樹木、酒罈、瓦罐等物偽裝成大大小小的炮位,以此來迷惑清軍。木城裡面堆著鹽包,外面壅堆黃土,厚約7尺,共3層,第三層才開始架設槍炮,建造十分之堅固、炮打也不倒。環城周圍開有6道門,周圍挖了深寬各7尺寬的護城河。河邊栽插著竹簽,埋放有地雷。將主力屯駐在獨流鎮內,在獨流與縣城間的五裡莊、十裡堡、王家營、苟家營、王家院,李家院、王莊子等村,建有聯絡小營壘10多座,互為依託,一呼百應。

入冬後,寒風繼起,北伐軍因為沒有冬裝,處境更加困難,賴以防守的河流窪澱又盡被冰凍,失去了防衛功能,太平軍將士們後來設計製造了24部冰上活動的堡壘“呂公車”,又叫作:“冰車”,用此來與清軍對壘。每架高、寬各5尺,內置木板,中間空1尺,以木料填實,列炮眼2個,下有圓形鐵小輪4個,左右有鐵環和勾管,1個人可快速推行,各個呂公車相連有如城垣,可守可攻。隨車上面備有木條,捆綁有草束數捆,遇到有河水就拋入填河道凍為冰橋,繼而前進。

太平軍又挖出冰塊築成冰牆來抵擋清軍,一有機會就主動攻擊,但因寡不敵眾,終不能破。勝保一直在運河的東岸指揮清軍從西北和東南面夾擊獨流,並在運河的船上面用8000斤重的大炮連續向獨流鎮內進行轟擊。鎮裡的房屋和望樓多處被毀。清軍又集眾互抬雲梯、木板,在炮火掩護下進行強攻太平軍的木城。太平軍的猛烈還擊,雖保住木城,但傷亡也相當之大。

11月1日,天津知縣謝子澄開始率領天津兵勇數千人,來到勝保大營效命。11月11日,勝保又從天津海口調來了5千斤、8千斤及500、600斤的大炮數十門,向獨流太平軍營壘連續進行猛烈的轟炸。太平軍以南運河堤和木城進行拼死的抵抗。12日,勝保再次進行圍攻,此時,林鳳祥由縣城率隊過來馳援。李開芳也分兵4路進行迎戰,激戰中林鳳祥面部也中彈受了傷。16日,勝保會同德勒克色楞、達洪阿等部的清軍再次向太平軍猛攻,戰鬥非常之激烈。

清軍久攻不下太平軍陣營,咸豐皇帝非常惱怒,嚴令勝保、僧格林沁務須可是將太平軍“剿戮淨盡”。11月23日,勝保帶著100餘名清軍,坐拖床來到獨流西北面的子牙河察看地勢,後被太平軍偵探員查知,太平軍三路出擊。清軍達洪阿部,德勒克色楞部、謝子澄部共約3萬人,匆匆忙忙迎戰太平軍。雙方一直混戰到黃昏,後來,太平軍佯敗撤退。清軍副都統佟鑒不知是計,開始追擊,為了阻太平軍退入木城內, 佟鑒下馬去堤太平軍木城外面的吊板,滑倒在冰上,被太平軍戰士王小勇舉槍刺死。謝子澄帶衙役,團練來救,因馬陷泥中,又被王小勇等太平軍刺死。清軍大敗而退。此戰,是太平軍攻打靜海以來的最大勝利,共殺死、殺傷清軍官兵達數百人,繳獲了3000斤大炮3門,500斤大炮5門,抬杆槍20多支。

清軍大敗後,勝保、德勒克色楞二人被咸豐帝摘去了花翎,降4級留任:達洪阿則被查封家產,革職留用。之後,清廷又抽調多路援軍齊集天津,派參贊大臣僧格林沁坐鎮天津進行統一指揮。之後,勝保開始以步步為營的戰法,在獨流的東側於家堡、李家樓,北側的杜家嘴等村,建立起臨時的炮臺,用以威脅太平軍的木城。由於北伐軍在戰略上孤軍深入奮戰,加上長期消耗,人員大大減少,而糧草彈藥也嚴重不足,困難開始日漸顯現,雖經多次英勇激烈的戰鬥,但因兵力過於削弱,北伐太平軍也因武器落後而受到挫敗,且太平軍許多兵士在冰天雪地中被凍傷,不得已,林鳳祥等將領開始不斷地派人化妝成難民、乞丐、伴侶、農婦和清軍等,潛出營壘去偵察敵情,以打探突圍南下的道路。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

1、欒城與晉州之戰:太平軍均短暫停留一天,卻給清政府以沉重的打擊

2、臨洺關之戰:太平軍大敗北方兵馬,直隸總督納爾經額也為此而丟官

3、懷慶之戰:太平軍圍城僵持兩月失利,對北伐軍後來的敗局影響至大

4、太平天國裡有眾多的太平軍將領是武林高手,個個都精通拳術與器械

5、洪秀全第五子下落之謎:幼東王洪天佑是否隨王妃逃脫來到了淮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