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西漢名臣丙吉:一個人的最大優點也是其最大缺點

西漢名臣丙吉, 原本只是長安城內的一個普通獄吏, 因為通曉大義保護皇曾孫劉病已(即漢宣帝)、擁立漢宣帝有功而不居功, 漢宣帝知道實情後, 被任命為御史大夫、丞相, 封博陽侯。 因此有人認為, 因為丙吉不居功自傲, 所以他能夠成為西漢名臣。 丙吉的最大優點是不居功自傲。

但我以為, 丙吉之所以能夠成為西漢名臣, 關鍵並非因為他不居功自傲, 而是因為他為人寬厚, 識大體。 而這既是丙吉的最大優點, 也是丙吉最大的缺點。

丙吉擔任丞相時, 有次外出, 在街上碰到爭道群毆, 死傷的人橫躺在路中。 丙吉對此卻視而不見, 不聞不問, 讓車夫繞道而行。 向前走了一小段路, 碰上有人趕牛, 牛喘氣吐舌。 丙吉馬上讓車夫停下來, 並派人去問那趕牛的人, 他趕著這頭牛走了幾裡路?

丙吉的屬下對此十分不解, 甚至有人當面指責丙吉。 丙吉解釋說:“百姓鬥毆死人,

有長安令、京兆尹管, 我只負責一年一次檢查他們的政績優劣, 上奏皇上或賞或罰而已。 宰相不過問小事, 但春日未熱, 牛喘氣吐舌, 恐季節失調, 又有什麼災害, 好預先防備, 這是三公要管的大事, 因此過問。 "

丙吉的屬下聽了這話才心服, 認為丙吉識大體。

丙吉有個屬下有罪過、不稱職, 丙吉讓他休長假, 讓他自己離職, 而對這個屬下的罪過卻不予以追查。 門客中又有人對此很不理解, 問丙吉說, 君侯是大漢丞相, 明知道屬下奸吏營私, 為何還不予以懲處呢?丙吉說:“如果三公官府有被懲處的官吏, 我自己就不識大體了。 ”

丙吉的車夫是個酒鬼, 一喝起來就無節制。 有一次, 車夫喝完酒後開車隨丙吉外出, 途中酒勁發作, 嘔吐在丞相車上。 西曹主吏認為車夫不僅酒駕, 還嘔吐在丞相車裡, 是對丞相的大不敬, 主張炒了這個車夫的魷魚。

丙吉卻表現的十分寬宏大量, 說:“不過是弄髒了丞相車褥罷了。 如果因為醉酒的過失而驅逐士, 此人又將在何處容身?西曹你只管忍讓他。 ”結果沒棄逐車夫。

總之一句話, 丙吉就是這樣一位識大體、寬宏大量的人, 所以世人都認為丙吉賢能。 不過在歷史上, 也有人對丙吉的“識大體”提出了不同意見, 甚至是批評。

如明代的收藏家葉盛曾說:“黃霸只是州郡之才, 為宰相而事鉤距, 固無如許精神, 天下亦將無所容,

而弊將不勝其多矣。 若丙吉, 則又傷於大鶻突。 ”寫“三言兩拍”的明代文學家、思想家馮夢龍也曾說:“若丙吉不問道旁死人而問牛喘, 未免失之迂腐。 ”

至於丙吉的“公府不案吏”, 看起來確實寬宏大量, 丙吉之後的丞相, 也把丙吉的這一主張作為舊制。 但由丙吉開啟的這種公府不懲處屬官的風氣,實際上是對下屬違法犯罪的包庇與縱容,這種做法也是值得商榷的。

班固曾說:“近觀漢相,高祖開基,蕭、曹為冠;孝宣中興,丙、魏有聲。”意思是說,近觀漢朝丞相,漢高祖開創基業,蕭何、曹參政績第一;漢宣帝中興漢朝,丙吉、魏相最有聲譽。

然而,丙吉的聲譽,到底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呢?一個人的最大優點往往也是其最大的缺點,有恩不圖報,識大體,寬宏大量,這些品質的確是丙吉的最大優點,但同時又何嘗不是丙吉的最大缺點呢?

但由丙吉開啟的這種公府不懲處屬官的風氣,實際上是對下屬違法犯罪的包庇與縱容,這種做法也是值得商榷的。

班固曾說:“近觀漢相,高祖開基,蕭、曹為冠;孝宣中興,丙、魏有聲。”意思是說,近觀漢朝丞相,漢高祖開創基業,蕭何、曹參政績第一;漢宣帝中興漢朝,丙吉、魏相最有聲譽。

然而,丙吉的聲譽,到底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呢?一個人的最大優點往往也是其最大的缺點,有恩不圖報,識大體,寬宏大量,這些品質的確是丙吉的最大優點,但同時又何嘗不是丙吉的最大缺點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