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耍賴皮父母應該怎麼辦?教您幾招輕鬆搞定他

現實生活中, 孩子不聽話、愛耍賴皮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可是有時候耍賴皮也會讓父母很是頭疼, 很多父母都有對付他們耍賴皮的招數, 可是這些招數往往不能持久有效。

其實, 孩子的耍賴行為就是在考驗父母的耐心, 在很多父母眼裡, “聽話、守規矩”無疑是一個好孩子應有的表現。 如果孩子表現出“小乖乖”的樣子, 那麼爸爸媽媽也會因此感到驕傲與放心。 可是事與願違, 雖然已經在教養上下了很多工夫, 可有些父母仍然會發現寶寶還是愛耍賴、不聽話, 很多規矩說了又說, 孩子最後還是以哭鬧來收場。

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1.孩子想向父母爭取控制權。

學齡前的孩子正值自我意識高度膨脹的一個發展期, 他們活在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裡, 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同時也偏愛一致性與可預期的事。 因此, 當孩子用耍賴的方法向父母說“不”時,

那多是一種想表達自己意見的方式。

2.孩子想引起父母關心和注意。

當孩子乖巧聽話的時候, 父母常常可能會因為其他事而忽略了孩子。 既然正常手段不能得到父母的注意, 那麼孩子自然會考慮一些不正常的辦法, 比方:哭鬧、耍賴等等。 一旦孩子發現不聽話或哭鬧可以引起父母更多的關注之後, 這種蠻橫不講理的舉動也許就會經常出現, 因為孩子已經確認這是一項非常有效的好辦法。

3.孩子在測試父母的底線。

孩子雖然年齡還小, 但已經懂得可以用耍賴的方式來測試成人的底線與處理方法。 如果孩子每次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達到目的, 那麼父母以後對他的規勸很可能都會失效, 因為孩子明白你的原則是可以為他而更改的。

4.孩子表達能力不足。

隨著年齡的增長, 孩子開始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 但是他的口語能力發展卻仍不成熟。 當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相違背, 而且不能獲得滿足時, 表達能力有限的孩子當然會以哭鬧的方式來表現。 比方:家裡有客人來, 孩子雖然很想睡, 心情卻處於很興奮的狀態而不願就寢, 若家長此時再強制孩子去睡覺, 那麼孩子就可能出現哭鬧耍賴的行為。

5.孩子曾經獲得錯誤的鼓勵。

當孩子因不聽話而受到斥責時, 最常見的就是以哭鬧來表現。 此時家長若是因為心疼或是管教方便(比方:正好要帶孩子出去, 但是又覺得孩子哭鬧很丟臉)而答應孩子的要求, 那就可能向孩子傳達一項錯誤的鼓勵資訊,

使孩子認為只要自己哭鬧 , 家長就會答應他的要求, 進而愈發變本加厲地耍賴。

6.父母說到做不到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自以為能探究孩子的內心, 其實孩子才是揣摩大人的高手, 他們敏銳地注意到父母往往“說一套做一套”。 比方, 當大人宣佈“孩子, 你還可以玩10分鐘”時, 最終他們得到的時間可能只有5分鐘, 也可能長達30分鐘。 他們意識到大人的立場並不那麼堅定, 所以, 常常會寄希望於發脾氣、撒嬌、撒潑打滾, 或故作可憐, 讓大人有所鬆動, 而事實上, 家長們往往也遂了他們的心願。

如果面臨一些關鍵的時刻時, 寶爸寶媽該如何去應對孩子的賴皮呢?

1.自己弄亂房間卻不願意整理的時候

有的爸媽每天的工作很忙, 根本沒有時間去做家務, 特別是在孩子把房間弄亂時, 就會容易生氣、沒有耐心起來, 於是這個時候很多父母喜歡用命令的語氣和孩子說話, 比方說:“我給你十分鐘的時間, 你必須立即把房間收拾好!”然而, 這樣說話的語氣和態度只要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大多數孩子都會表現出厭煩的樣子或者直接不予理睬。其實,你可以這樣和孩子說:“寶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算是好漢,你想不想當好漢呢?要是想的話,就把你弄亂的房間整理好,好不好?”

2.不願意上學時

很多孩子在初次上學時都有很強烈的厭學情緒,很多心急的父母就會用強硬的態度逼迫孩子去上學,然而越是逼迫越是會起到反效果,其實這也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作怪,孩子會想:“越是你讓我做的事情,我就越偏不做!”這個時候父母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開導孩子,怎麼開導呢?把事情往著好的方向引,比方說,上學就可以和許多小夥伴一起玩了、上學可以交到很多的新朋友,孩子轉念一想,或許就會迫不及待地想上學了呢!

3.愛睡懶覺

很多父母都厭煩了每天都要當孩子的鬧鐘,而且還需要鬧很多次孩子才能起來,有的父母著急的時候還會去掀孩子的被子或者大聲喊叫,其實這樣都是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的,這種粗暴的方式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品質,那有的父母要問了,這究竟該怎麼辦呢?你可以給孩子設定一個鬧鐘,鬧鐘最好是選擇柔和的音樂,如果孩子還是沒有起床的話,那就直接告訴他,如果他再不起來的話就會“遲到”的後果,這樣孩子自然就會起來了。

兒童任性耍賴心理得不到及時糾正的話,會妨礙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因為這樣會導致無法正確認識和判斷事物,個性固執不明事理,妨礙人際交往及生活能力的發展,難以適應環境,常因不被別人接受而陷入孤立, 經不起生活的考驗和挫折,形成社會性發展障礙,嚴重的還會由於易衝動而犯罪。

大多數孩子都會表現出厭煩的樣子或者直接不予理睬。其實,你可以這樣和孩子說:“寶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算是好漢,你想不想當好漢呢?要是想的話,就把你弄亂的房間整理好,好不好?”

2.不願意上學時

很多孩子在初次上學時都有很強烈的厭學情緒,很多心急的父母就會用強硬的態度逼迫孩子去上學,然而越是逼迫越是會起到反效果,其實這也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作怪,孩子會想:“越是你讓我做的事情,我就越偏不做!”這個時候父母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開導孩子,怎麼開導呢?把事情往著好的方向引,比方說,上學就可以和許多小夥伴一起玩了、上學可以交到很多的新朋友,孩子轉念一想,或許就會迫不及待地想上學了呢!

3.愛睡懶覺

很多父母都厭煩了每天都要當孩子的鬧鐘,而且還需要鬧很多次孩子才能起來,有的父母著急的時候還會去掀孩子的被子或者大聲喊叫,其實這樣都是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的,這種粗暴的方式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品質,那有的父母要問了,這究竟該怎麼辦呢?你可以給孩子設定一個鬧鐘,鬧鐘最好是選擇柔和的音樂,如果孩子還是沒有起床的話,那就直接告訴他,如果他再不起來的話就會“遲到”的後果,這樣孩子自然就會起來了。

兒童任性耍賴心理得不到及時糾正的話,會妨礙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因為這樣會導致無法正確認識和判斷事物,個性固執不明事理,妨礙人際交往及生活能力的發展,難以適應環境,常因不被別人接受而陷入孤立, 經不起生活的考驗和挫折,形成社會性發展障礙,嚴重的還會由於易衝動而犯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