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從電量巨人到頂級旗艦 Mate 9如何成為高端爆款?

華為的“Mate+P”雙旗艦策略從落地到實施, 其實四年時間並不算長, 不到四年時間裡, 憑著對精品戰略的堅持不懈, 不僅將華為從低端機泥潭中掙脫, 並且不斷縮小與蘋果三星的差距。 尤其是高端市場, 華為除了主打時尚和拍照P系列, 另一個旗艦產品線Mate系列想必大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 在大屏手機還沒能成為主流的2013年, 第一代華為Mate發佈, 至今已經更新到了Mate 9。 Mate系列是華為產品中一直在收穫口碑的系列, 也是將華為帶入高端市場功不可沒的功臣。

最初的Mate系列手機, 巨大的6.1英寸螢幕下得以容納一塊4050毫安培時的電池, 被很多媒體冠以“電量巨人”的稱號。 雖然發佈初期被很多人所不解, 但是不久後用戶就發現:原來手機續航才是王道!從此便奠定了Mate系列的基調和市場地位。 大屏和超長續航, 配合華為優異的信號表現, 對於經常出差在外的商務人士而言,

意味著可以隨時隨地處理公務, 而且省去了充電寶的累贅。 這些功能即便放在現在的Mate 9上, 也是基礎中的基礎。

2014年, 一款各方面都極其成熟的Mate 7在國內銷售火爆之後, 華為Mate系列產品便開始年年大賣。 毫無疑問, 華為Mate 7是當年全球市場上整體性能與體驗最為卓越的大屏手機。

作為全球首款採用按壓式指紋識別掃描技術的手機, 6英寸高清大屏的屏占高達83%, 由此帶給消費者前所未有的震憾視覺體驗。 超薄機身下蘊含的4100毫安培大容量電池, 超長的續航能力完全顛覆了當時大屏手機的使用體驗, 堪稱一時經典。

隨後一年, 華為為高端商務用戶傾力打造的 “年度旗艦力作”——華為Mate 8盛大發佈, 經由華為Mate 8所帶來的高性能與長續航的再一次突破, 將高端旗艦四個字表達的淋漓盡致。

而在目前華為最新的系列旗艦華為Mate 9上, 硬體方面加入了徠卡雙攝與快充的雙重加持, 軟體方面帶來18個月不卡頓的流暢體驗, 對此騰訊大資料近日專門開闢專題, 以Mate 9為例, 結合騰訊大資料畫像, 通過對比的方式系統分析了高端手機使用者在基礎屬性、應用偏好、用戶興趣等方面的特點。

由於三星的缺席, 2016年底到目前, 高端市場形成了Mate 9與iPhone 7的兩強相爭的局面,然而資料表明,華為Mate 9在2個月時間啟動數量約177萬台,與此前iPhone同期啟動數28.7萬台相比,Mate 9的銷量優勢比iPhone7多出了一個數量級。而最初定位在商務精英手機的Mate系列,在Mate 9上保持了一貫的使用者特徵,在已經步入社會的高端手機用戶中,雖然iPhone在職場新人中的比例較高,然而在企業高管中,Mate 9的持有比例卻是三者中最高的,並且“車房一族”的總體比例也是最高。

相較其他用戶,華為Mate 9的用戶日常使用辦公和理財軟體更為頻繁。Mate 9超長續航的特點,對於公司高管頻繁外出,經常處於移動辦公或接打電話的狀態有著更有效的保障。而Mate 9在上市時主打的“金融級安全”賣點,也是切中了核心使用者經常使用理財軟體的場景。另外一點與iPhone用戶明顯不同的是,Mate 9的使用者更加關注“商務服務”“政法”“教育”等興趣。

不難看出,執著於打造極致體驗的華為Mate系列,在性能、連接、安全、續航、拍照等諸多方面帶來的革命性體驗,都對高端商務人士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也是華為Mate系列持續席捲高端市場的金牌法寶。

高端市場形成了Mate 9與iPhone 7的兩強相爭的局面,然而資料表明,華為Mate 9在2個月時間啟動數量約177萬台,與此前iPhone同期啟動數28.7萬台相比,Mate 9的銷量優勢比iPhone7多出了一個數量級。而最初定位在商務精英手機的Mate系列,在Mate 9上保持了一貫的使用者特徵,在已經步入社會的高端手機用戶中,雖然iPhone在職場新人中的比例較高,然而在企業高管中,Mate 9的持有比例卻是三者中最高的,並且“車房一族”的總體比例也是最高。

相較其他用戶,華為Mate 9的用戶日常使用辦公和理財軟體更為頻繁。Mate 9超長續航的特點,對於公司高管頻繁外出,經常處於移動辦公或接打電話的狀態有著更有效的保障。而Mate 9在上市時主打的“金融級安全”賣點,也是切中了核心使用者經常使用理財軟體的場景。另外一點與iPhone用戶明顯不同的是,Mate 9的使用者更加關注“商務服務”“政法”“教育”等興趣。

不難看出,執著於打造極致體驗的華為Mate系列,在性能、連接、安全、續航、拍照等諸多方面帶來的革命性體驗,都對高端商務人士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也是華為Mate系列持續席捲高端市場的金牌法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