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你的孩子不膽小,別被不懂裝懂的長輩給“坑”了!

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 總愛往大人身後藏, 這是非常常見的現象。 可是還是讓很多家長困惑苦惱, 尤其是遇到那些不懂孩子還說三道四的傢伙, 好討厭!

近期我們講到一位缺乏主見的媽媽, 在各種育兒生活中的糾結和苦惱, 其中就有這一條。 家裡的長輩, 叔輩肯定是比較關心孩子成長了, 但是看起來總是起反面作用, 可能經濟上做過貢獻吧, 所以總是在教養上指指點點, 孩子2歲多一點兒, 剛好就是出於這樣一個過度期, 於是就被貼上膽小, 沒禮貌的標籤。 要求媽媽, 好好教育孩子, 讓孩子懂得見人打招呼,

懂得說謝謝, 說再見。

這種人真煩!

你知不知道, 孩子在這個階段的這種情況根本不是不懂禮貌, 也不是膽小。 這是孩子大腦發展的表現, 小的時候, 咿呀學語階段的那些貌似乖巧, 禮貌的表現, 一是因為大人的包容度高, 只要孩子模仿就認為孩子表現很好。 二是那僅僅是孩子學習語言過程中, 一個簡單模仿。 那和膽子大小, 禮不禮貌扯不上半毛錢關係。

真實的情況是, 孩子在2歲這個年齡段, 開始逐漸的形成自我意識, 開始出現前社交的能力, 雖然孩子沒有積極主動的站到前面去和別人溝通, 但不意味著孩子沒有在學習怎麼和別人打交道。 所以, 這個階段一定不能打擊孩子, 用什麼她膽小, 沒禮貌的標籤來傷害他們。

要知道, 一旦多次重複, 這就將成為一個真實的標籤, 被貼在孩子的身上。 哪怕, 孩子度過了這個特點階段, 開始走向正常的社交活動, 也會因為心裡面那個, 由家長貼上去的標籤的強烈暗示而做出實際上就是退縮的表現。

這種惡毒標籤是貽害無窮的。

我小時候, 就被貼上五音不全, 唱歌跑調的標籤, 以至於在過往的經歷中, 只要有鍛煉和學習唱歌的機會我總是不敢參加, 越是這樣能力就越差, 偶爾趕鴨子上架, 也因為嚴重缺乏鍛煉而表現很差, 於是更強化了那個標籤。

然並卵, 每個人都不是固化的, 如果我身上沒有那個標籤的話, 可能我就又多了一項唱歌的技能也未可知。

所以現在我遇到那些隨便給孩子貼標籤, 尤其是當著孩子面講的人, 心理都會生出痛恨之情。 也算是自我投射的一種表現了。

孩子不是膽小, 他是開始學習保護自己, 學習怎樣社交的前期了。 這個時候, 家長不能去指責孩子, 而是要給孩子做示範, 你是怎麼給人打招呼的, 你是怎樣做到禮貌待人的。

然後, 要創造機會讓孩子們在一起玩兒, 玩兒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注意, 起初, 孩子不熟悉, 彼此之間可能不會合作遊戲, 而是各玩兒各的, 或者一個玩兒, 一個看。 這都非常正常, 這是一個過程, 想想你和別人社交, 也是先觀察, 再交流的,

孩子可能需要適應的時間就更長一點兒, 需要家長創造更多的鍛煉機會。

不學習的家長永遠搞不懂自己還有那麼多固執的觀念是錯誤的。

那些講自己沒時間的家長, 多半都是缺乏真正的投資意識, 價值意識的, 只知道被生活慣性推動, 仿佛老牛拉車, 只知道傻傻的重複。

因為有人講孩子壞話, 所以情緒有點兒小激動。 現在這個時代做個好家長不容易, 我也非常理解的。

不過老實講, 此刻投資自己學習, 投資孩子學習, 絕對是划算的投資。 這世界上沒有比這更划算的事情了, 別努力一輩子最後被一個敗兒把下半生給毀了。

無論待孕、已孕、新晉、待產、已生媽媽, 如有早教問題請加胡老師:970286與你一起聊聊科學育兒那些事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