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性教育”,任何年齡段開始都不算早

最近臺灣女作家林奕含的自殺把“性侵”又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所有爸爸媽媽都很重視孩子的成長教育, 但是這種成長教育中並不包含的就是“性教育”。 每當孩子問“媽媽, 我是從哪來的呢?”的時候就出現了五花八門的答案。 “垃圾堆撿的。 ”“馬路旁邊抱回來的。 ”“充話費送的。 ”“超市里買的。 ”

好不容易有個靠譜的媽媽回答“媽媽肚子裡出來的啊”, 這時候寶寶又問了“我為什麼會到媽媽肚子裡呢?”當寶寶這個問題拋出來的時候媽媽徹底蒙圈了, 這可怎麼給孩子解釋?

因為不知道怎麼給孩子解釋, 因為羞於表達, 因為覺得孩子長大了自己就會明白現在還為時尚早, 所以很多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都缺少了關於“性”的正當教育。 其實給孩子的“性教育”課程在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早,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八一八孩子早期性教育的那點事兒。

1、教會孩子確立自己的性別角色

從嬰幼兒時期開始, 就要給孩子選擇適合他的名字、裝束和玩具。 剛剛開始學習說話的時候就要常常提醒孩子“你是個男孩兒”、“你是個女孩子”;在組織孩子遊戲的活動中也要注意確定和性別有關的主題以及在遊戲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性別角色的演練。

2、正確認識性器官和功能, 防止形成性壓抑心理

嬰幼兒也常出現性衝動, 如玩弄生殖器、撫摸外陰等。 當嬰幼兒出現這些性衝動時, 不要責怪更不要打罵, 而是要巧妙地加以引導, 以轉移注意力。 有的父母在思想觀念中仍存在著“生殖器是髒東西、見不得人”等錯誤觀念, 通過言語、行為會影響孩子的性觀念, 使孩子從幼小心靈中就埋下了“生殖器是見不得人的髒東西, 談論性問題恥辱”, 孩子長大後就容易形成性壓抑, 甚至導致性心理障礙。

3、性教育要順其自然, 但是要把握時機

當孩子提出性問題時, 是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最佳時期。 父母就應微笑著看著孩子的眼睛, 坦然給以回答。 例如對孩子提出的“我是從哪裡來時”的問題時, 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他是爸爸、媽媽相愛結合而生下來的。 當孩子能聽懂言語時, 父母應把性教育貫穿在日常生活中, 還可通過書報、畫冊、影視、講故事等去引導孩子觀察動物、植物的生長和繁殖, 使孩子對生殖產生一種自然的認識,

從而使他們接受生命本質, 使性的自我認識得以完成。

性教育對於很多家長來說, 他們都會認為孩子長大後就會自然而然地明白, 不用特意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然而真是因為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了很多孩子對“性”產生了錯誤的理解, 不能很好的面對自己身體的變化, 甚至最後做出傷害自己身體的行為而不自知。 孩子的早期教育應該是全面的, 正確的認識“性”, 也是給孩子的一種保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