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士劍車評│汽車廠家和經銷商啥關係?

也許人世間的習慣與秩序, 使他們的罪惡意識都麻木了。 ——川端康成《睡美人》

這兩天, 有一張車界新聞照片我看了好幾次, 感覺挺有意思。

有關奧迪在華業務多方簽署協定的情景, 多方代表坐在桌前, 手拉著手, 咋看咋彆扭。

把手這種姿勢, 新聞裡見了不少, 大都站著, 意氣風發, 神采飛揚。 坐著手把手感覺就有點勉強和無奈, 畢竟這半年來大家鬧得並不愉快, 現在僅僅“把手言和”而已。

如果把他們這種多方關係簡單化, 其核心問題, 就是廠家和經銷商關係。

廠家有重大決策, 而且涉及經銷商根本利益, 經銷商什麼都不知道, 於是, 不願意了, 關係弄僵了, 而且長達幾個月僵持不下。

這種矛盾導致最明顯的結果就是市場下滑。 一季度奧迪位列豪華車第三, 同比下滑22%, 就這樣輕易失去了中國豪華車市場多年冠軍的寶座, 雖然幾個月, 還不能說明問題。 而老對手賓士和寶馬表現非常搶眼,

賓士同比增長37%, 寶馬同比增長12%。 雖然奧迪4月有所反彈, 市場格局也沒太大改變。

難道“和解”因為迫於市場壓力嗎?恐怕不完全。 在重大戰略問題面前, 這種市場因素的影響也許不是最關鍵的, 這種結果大家都可以預想到。

那關鍵問題到底是什麼呢?不妨回顧一下, 一波三折, 其中蘊含著什麼。

德國奧迪與中國經銷商爭端始自去年末, 奧迪計畫要在中國尋找第二個合作夥伴, 也就是上汽奧迪合資公司。

再合資建廠建管道, 對奧迪品牌而言, 可謂中國市場發展的有一個“里程碑”。 然而, 現有的奧迪經銷商不幹了, 很顯然, 他們是直接受害者。

其實, 奧迪與上汽合作也沒有打算和經銷商溝通, 國內這種事情多了, 腳踏兩隻船好像大家已經習慣, 從最早的南北大眾, 到後來的豐田、本田等, 做得也都挺好。 奧迪作為最早國產的豪華車品牌, 享受到了先機帶來的巨大紅利, 如今又要領先, 似乎順理成章。

但, 現在市場環境畢竟不是當初了, 那時候, 誰想做奧迪授權可不是一般的難,

拿到授權就等於栽了搖錢樹, 有的幾千萬的投資一年就回本了, 有啥生意這麼賺錢。 就是後來競爭加劇, 奧迪仍是經銷商比較賺錢的品牌。

隨著網路擴展, 也有不少新進入的, 建店標準高, 投資個規模大, 賺錢效應大不如以前, 處境艱難, 有的處於生存邊緣, 只能期望長遠打算。 如今, 再開一個全新奧迪網路, 衝擊力可想而知。

前幾年市場不好, 經銷商普遍虧損, 能活就好, 就是把希望寄託于未來機會。 在當時市場不好的時候, 虧損根本原因在於廠家“壓庫”, 經銷商揮淚賠本賣, 在這種情況下, 廠家的利潤不差。

多年下來, 廠家和經銷商似乎達成默契, 經銷商能賺的錢時候大賺一把, 不能賺的時候也要“吐點血”, 保證了廠家任務完成和品牌競爭的力度。

這種關係說好聽點是“一家子”, 一條繩子上的。 其本質關係, 不同的投資主體, 就是一個生意, 各賺各的。

剛開始,每個城市店面少,廠家和經銷商關係還有點對應,現在一不小心開了那麼多,多一家少一家又如何?

在這次奧迪事件中,德國奧迪曾有言論:“奧迪和經銷商是合作夥伴關係,如果他們失去了對奧迪的信任,我們也不能強迫他們違背自己的意願來維持這種關係。”

不聽話,逐客。

多年來,中國車市,占主導的一直是廠家,一家對應全國分散的幾百家經銷商,分量自然不在個層面上,規則制定不在經銷商手裡。

什麼都是在發展變化,於是有了經銷商聯盟,就拿這次奧迪來說,經銷商聯會發揮了巨大作用,最後達到的效果就是:奧迪在中國只有一個共同的銷售公司管理經銷商網路,將由該銷售公司定義網路標準;現有奧迪經銷商都將獲得該銷售公司授權;今年的銷售任務降低到了90萬,2020年之前,協力廠商生產的奧迪都不會銷售……

目前來看,是經銷商贏了,上汽就算能上奧迪項目,能打的牌也不多了,車型上,只有A1、Q2、Q7。由於Q2是從MQB平臺製造,Q7則是通過MLB EVO模組化平臺生產,這兩個對上汽來說都不是什麼問題。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Q2與Q7最有可能率先由上汽生產,而A1則可能還需要換代。

但眼光稍微看遠一點就會發現,經銷商可能輸了未來:根據大眾集團“2025戰略”, 大眾汽車集團將推出超過30款純電動汽車。而奧迪也將在2020年前,推出3款純電動車。並在2025年之際佔據品牌總銷量的25%至30%。這三款純電車型,上汽很有可能佔據大頭。

如果考慮到一汽最近停止了籌畫5年之久的新能源項目,對於奧迪的經銷商來說,恐怕不是一個好的未來。

既然是合作夥伴,不管大與小,就要平等(事實不可能),老是廠家旱澇保豐收,經銷商吃糠咽菜恐怕也不不長久。於是,前幾年就有寶馬、豐田等集體向廠家施壓索要補貼。

廠家和經銷商到底啥關係?這次奧迪事件,恰恰成了中國車市這種關係變化的一個縮影。

剛開始,每個城市店面少,廠家和經銷商關係還有點對應,現在一不小心開了那麼多,多一家少一家又如何?

在這次奧迪事件中,德國奧迪曾有言論:“奧迪和經銷商是合作夥伴關係,如果他們失去了對奧迪的信任,我們也不能強迫他們違背自己的意願來維持這種關係。”

不聽話,逐客。

多年來,中國車市,占主導的一直是廠家,一家對應全國分散的幾百家經銷商,分量自然不在個層面上,規則制定不在經銷商手裡。

什麼都是在發展變化,於是有了經銷商聯盟,就拿這次奧迪來說,經銷商聯會發揮了巨大作用,最後達到的效果就是:奧迪在中國只有一個共同的銷售公司管理經銷商網路,將由該銷售公司定義網路標準;現有奧迪經銷商都將獲得該銷售公司授權;今年的銷售任務降低到了90萬,2020年之前,協力廠商生產的奧迪都不會銷售……

目前來看,是經銷商贏了,上汽就算能上奧迪項目,能打的牌也不多了,車型上,只有A1、Q2、Q7。由於Q2是從MQB平臺製造,Q7則是通過MLB EVO模組化平臺生產,這兩個對上汽來說都不是什麼問題。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Q2與Q7最有可能率先由上汽生產,而A1則可能還需要換代。

但眼光稍微看遠一點就會發現,經銷商可能輸了未來:根據大眾集團“2025戰略”, 大眾汽車集團將推出超過30款純電動汽車。而奧迪也將在2020年前,推出3款純電動車。並在2025年之際佔據品牌總銷量的25%至30%。這三款純電車型,上汽很有可能佔據大頭。

如果考慮到一汽最近停止了籌畫5年之久的新能源項目,對於奧迪的經銷商來說,恐怕不是一個好的未來。

既然是合作夥伴,不管大與小,就要平等(事實不可能),老是廠家旱澇保豐收,經銷商吃糠咽菜恐怕也不不長久。於是,前幾年就有寶馬、豐田等集體向廠家施壓索要補貼。

廠家和經銷商到底啥關係?這次奧迪事件,恰恰成了中國車市這種關係變化的一個縮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