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華清史跡丨唐韋嗣立山莊

韋嗣立(654—719), 唐代詩人。 字延構, 鄭州陽武(今河南原陽)人, 武則天時任萊蕪縣令。 韋思謙子, 韋承慶弟。 少舉進士, 任雙流令, 政有殊績。 武后、中宗時, 曆位鳳閣侍郎、兵部尚書、同平章事、參知政事。 有定策立睿宗之功。

據舊唐書所記:韋嗣立在驪山修建山莊, 中宗攜眾大臣前往並命大臣賦詩以獎賞, 張說等大臣隨即賦詩讚賞, 留下千古名詩, 後人也多以韋嗣立山莊吟詩作賦。

《舊唐書, 韋思謙傳附子韋嗣立傳》雲:“嗣立與韋庶人宗屬疏遠,

中宗特令編入屬籍, 由是顧賞尤重。 嘗于驪山構營別業, 中宗親往幸焉。 自製詩序, 令從官賦詩, 賜娟兩千匹, 因封嗣立逍遙公, 名其居為清虛原幽氣棲穀。 韋氏敗, 幾為亂兵所害, 甯王憲以嗣立是從母之夫, 救護免之。 睿宗踐祚, 拜中書令, 尋日, 出為徐州刺史。 ”

《新唐書, 韋思謙傳附嗣立傳》:“嗣立與韋後屬疏, 帝特詔附屬籍, 顧待甚渥。 營別第驪山鸚鵡穀, 帝臨幸, 命從官賦詩, 制序冠篇, 賜況優備, 因封嗣立逍遙公, 名其居曰清虛原幽棲穀。 嗣立獻木杯, 藤盤數十物。 ”

鸚鵡穀在今陝西臨潼區東北十裡驪山下。

《方輿紀要》 卷53臨潼縣:鸚武穀“層崖疊壑, 飛淙瀑水。 《唐史》 武德元年, 鸚鵡谷水清。

《奉和聖制幸韋嗣立山莊應制》

唐·張說

西京上相出扶陽, 東郊別業好池塘。

自非仁智符天賞, 安能日月共回光。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應制》

唐·李嶠

萬騎千官擁帝車, 八龍三馬訪仙家。

鳳凰原上開青壁, 鸚鵡杯中弄紫霞。

《暮春太師左右丞相諸公于韋氏逍遙穀宴集序》

唐·王維

山有射姑,入蓋方外;海有蓬瀛,地非宇下。逍遙穀天都近者,王宮有之。不廢大論,存乎小隱。跡崆峒而身托朱紱,朝承明而暮宿青靄,故可尚也。先天之君,俾人在宥,歡心格於上帝,喜氣降為陽春。時則有若太子太師徐國公、左丞相稷山公、右丞相始興公、少師宜陽公、少保崔公、特進鄧公、吏部尚書武都公、禮部尚書杜公、賓客王公、黼衣方領,垂璫珥筆。詔有不名,命無下拜。熙天公者,坐而論道;典邦教者,官司其方。相與察天地之和,人神之泰。聽於朝則雅頌矣!向於野則賡歌矣。乃曰:“猗哉,至理之代也!吾徒可以酒合宴樂,考及鐘鼓,退於彤庭。選辰擇地,右班劍,驂六騶,畫輪載轂,羽幢先路,以詣夫逍遙穀焉。神皋籍其綠草,驪山啟于朱戶。渭之美竹,魯之嘉數樹。雲出於棟,水環其室。灞陵下連乎菜地,新豐半入于家林。館層巔,檻側逕,師古節儉,唯心丹堊,岩穀先曙。羲合不能信其時,芳卉後春。勾芒不能一其令,桃徑窈窕,蘅皋漣漪。驂禦延佇于從薄,佩玉升降於蒼翠。於是外僕告告次,獸人獻鮮,樽以大罍,享用五鼎。木器擁腫,即天資以為飾;沼毛頻繁,在山羞而可薦。伶人在位,曼姬始谷,齊瑟慷慨於座右,趙舞襄回于白雲。袞旒松風,珠翠煙路,日在濛汜,群山夕嵐。猶且濯纓清歌,據梧高詠。于松喬為伍,是羲皇上人。且三代之後而其帝舜;九服之內而俗華胥。上客則冠冕巢由;上人則兄弟元愷。是四美同乎一時,廢而不書,罪在司禮。竊思楚傅,常詣茅堂之君;仰謝右軍,忽序蘭亭之事。藎不獲命,豈曰賢哉?

自中宗後,唐玄宗即位,大肆修建華清宮。依驪山山勢而築,環山列宮殿,宮周築羅城,並修有登山的夾道和通往長安的複道,把華清宮與大明宮、興慶宮連為一體。

天寶六載(西元747年),新宮落成,玄宗取道教中“長生不老”之意,賜宮名為“華清宮”。又因宮內多溫泉湯池,又名“華清池”。

《暮春太師左右丞相諸公于韋氏逍遙穀宴集序》

唐·王維

山有射姑,入蓋方外;海有蓬瀛,地非宇下。逍遙穀天都近者,王宮有之。不廢大論,存乎小隱。跡崆峒而身托朱紱,朝承明而暮宿青靄,故可尚也。先天之君,俾人在宥,歡心格於上帝,喜氣降為陽春。時則有若太子太師徐國公、左丞相稷山公、右丞相始興公、少師宜陽公、少保崔公、特進鄧公、吏部尚書武都公、禮部尚書杜公、賓客王公、黼衣方領,垂璫珥筆。詔有不名,命無下拜。熙天公者,坐而論道;典邦教者,官司其方。相與察天地之和,人神之泰。聽於朝則雅頌矣!向於野則賡歌矣。乃曰:“猗哉,至理之代也!吾徒可以酒合宴樂,考及鐘鼓,退於彤庭。選辰擇地,右班劍,驂六騶,畫輪載轂,羽幢先路,以詣夫逍遙穀焉。神皋籍其綠草,驪山啟于朱戶。渭之美竹,魯之嘉數樹。雲出於棟,水環其室。灞陵下連乎菜地,新豐半入于家林。館層巔,檻側逕,師古節儉,唯心丹堊,岩穀先曙。羲合不能信其時,芳卉後春。勾芒不能一其令,桃徑窈窕,蘅皋漣漪。驂禦延佇于從薄,佩玉升降於蒼翠。於是外僕告告次,獸人獻鮮,樽以大罍,享用五鼎。木器擁腫,即天資以為飾;沼毛頻繁,在山羞而可薦。伶人在位,曼姬始谷,齊瑟慷慨於座右,趙舞襄回于白雲。袞旒松風,珠翠煙路,日在濛汜,群山夕嵐。猶且濯纓清歌,據梧高詠。于松喬為伍,是羲皇上人。且三代之後而其帝舜;九服之內而俗華胥。上客則冠冕巢由;上人則兄弟元愷。是四美同乎一時,廢而不書,罪在司禮。竊思楚傅,常詣茅堂之君;仰謝右軍,忽序蘭亭之事。藎不獲命,豈曰賢哉?

自中宗後,唐玄宗即位,大肆修建華清宮。依驪山山勢而築,環山列宮殿,宮周築羅城,並修有登山的夾道和通往長安的複道,把華清宮與大明宮、興慶宮連為一體。

天寶六載(西元747年),新宮落成,玄宗取道教中“長生不老”之意,賜宮名為“華清宮”。又因宮內多溫泉湯池,又名“華清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