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6種父母只會毀了孩子,可惜90%的家長還不知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父母的家教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現在的家庭中大多是獨生子女的多, 所以父母對孩子極其溺愛, 孩子們是想要什麼, 就有什麼;然而也些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問題很不在意, 可能她們認為孩子嘛!

當他不開心時, 哄哄就好了, 或者當孩子不聽話時, 大吼大叫也就過去了。 以上的家教方式真的對嗎?

對孩子太過溺愛和嚴厲的方法對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活中常見的6種父母只會毀了孩子, 有中招的父母們, 一起來瞭解下吧!

6種父母只會毀了孩子

1、過度溺愛

“寶寶喜歡這個啊, 那咱就買!只要你喜歡, 媽媽肯定滿足你。 ”

“你就別動手了, 放那媽媽來!”

身為父母, 想要寵溺孩子的心情當然可以理解, 但千萬不能過度, 要把握好其中的分寸, 否則對孩子百害無一利。

若孩子長期被父母溺愛, 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

自私自利, 不懂得為他人著想。 性格驕橫, 做什麼事都得聽他的, 稍不如他意就撒潑耍賴, 甚至目無尊長, 連基本的禮節都不知道。

2、挑撥離間

“爸爸媽媽要是離婚了, 你跟誰啊?”

“你愛爸爸多一點, 還是媽媽多一點啊?”

“以後少去你奶奶那, 她總向著你二叔家。 ”

孩子本來就沒有確定的價值觀, 大人怎麼說, 他就怎麼做。 可能大人無意說出的一句玩笑話, 很可能被孩子當真, 然後形成一個被扭曲的價值觀。 比如, 相比于爸爸, 我更喜歡媽媽。 於是, 在日常生活中, 孩子只會粘著媽媽, 而對爸爸視而不見。

又或者, 聽了媽媽的話, 不去奶奶家了, 再見到奶奶的時候, 孩子肯定會明顯的疏遠老人, 奶奶想跟孩子親熱一下都不太可能了, 這得多傷老人的心啊。

總之, 別把生活中的矛盾以及怨氣“傾訴”給孩子,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 他需要正能量來“滋養”正確的價值觀。 等孩子有了自我分辨能力的時候, 再與孩子分享生活的點滴吧。

3、語言暴力

“我就沒見過你這麼笨的孩子, 真後悔當初把你生下來。 ”

“你到底長沒長腦子啊?能不能少讓我操點心?”

很多父母在氣頭上的時候, 容易說出一些很難聽的話。 雖然事後也會後悔, 但說出來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 已經沒辦法收回了。 而孩子聽到這些話後, 自信心完全被擊碎, 甚至會在潛意識裡覺得, 自己就應該是個笨孩子, 久而久之, 就真的成了一個不愛動腦子的笨孩子。

而且, 父母不要指著用粗暴的語言就能讓孩子改正錯誤, 相反, 這反而會讓孩子意識不到自己到底錯在哪了。 長期被父母語言暴力的孩子, 會變得越來越內向, 越來越沉默, 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疏遠, 有什麼事都不會再與家人分享了。

4、過度攀比

“你看看誰誰誰家的小誰, 不僅長得漂亮, 成績還數一數二, 你再看看你!”

“你二叔家的孩子每回考試都能進前十, 你可不能輸給他啊!”

攀比之下長大的孩子, 很容易失去自我, 成長為父母的“傀儡”。 他們不求自己喜歡的, 只求超越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就好。 這樣的孩子, 就算真的很優秀, 內心也是破舊不堪的。

5、絕對權力

“大人說話呢, 小孩子別插嘴!”

“你個小屁孩懂什麼啊?聽大人的。 ”

說出這話的父母, 還真是把自己當成家長了, 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在孩子面前一副威風凜凜的樣子, 對著孩子頤指氣使, 根本沒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一點也不尊重孩子的想法。 長此以往, 會讓孩子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 覺得自己總低人一等。 在外人面前, 也會是一副抬不起頭的自卑模樣。

6、過於依賴

“孩子,你一定得好好學習,我和你爸的後半生就指望你了。”

“我和你爸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你可得比我們有出息。”

這是典型的父母將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的案例。孩子的人生只屬於他自己,父母能做的,只是在一旁協助,但不可以強迫孩子活成你自己心中的樣子。

父母經常對孩子說這種話,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負擔,覺得將來有出息養父母是自己一生的使命,從而忘記了自己真正的喜好和任務。這樣成長的孩子,該有多累啊。

6、過於依賴

“孩子,你一定得好好學習,我和你爸的後半生就指望你了。”

“我和你爸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你可得比我們有出息。”

這是典型的父母將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的案例。孩子的人生只屬於他自己,父母能做的,只是在一旁協助,但不可以強迫孩子活成你自己心中的樣子。

父母經常對孩子說這種話,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負擔,覺得將來有出息養父母是自己一生的使命,從而忘記了自己真正的喜好和任務。這樣成長的孩子,該有多累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