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周恩來給《梁祝》改名讓外國記者看得如癡如醉

周恩來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在許多場合講話都強調“談點個人意見”,或“跟大家商量”,注重互動交流。 他的這種商量徵詢的說話方式,既彰顯了其平易近人、謙虛謹慎的高尚品質,也取得了一言重於九鼎之寶的效果。

周恩來是我們党和國家卓越的領導人。 他不僅具有豐富的政治經驗、超凡的領導智慧,還具有出色的語言表達才能。 我們從他留存的著作、記錄他的影像和懷念他的文章中,至今仍能夠領略到他講話時的風采,感受到他語言表達的魅力。

“中國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周恩來思想深邃、視野開闊、知識淵博,又有極高的語言天賦,這使他在語言表達上得心應手、揮灑自如,出口成章、妙語連珠。

一句原本很平淡的話,經過周恩來睿智的再造,就如同畫龍點睛一般,立時會產生與眾不同的神奇效果。

1954年4月,周恩來總理率領中國代表團出席日內瓦會議。 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在重大國際舞臺上亮相,受到各國關注。

會議期間,周恩來要工作人員舉行電影招待會,放映國慶紀錄片,讓外國記者瞭解新中國的變化。 紀錄片放映後,周恩來聽取彙報:外國記者普遍反應熱烈,但是有一個美國記者說,中國閱兵在搞軍國主義。 周恩來對工作人員說,再給他們放映一部《梁祝哀史》。

《梁祝哀史》是根據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拍攝的彩色戲曲片。

為了讓外國記者看懂,工作人員準備將劇情介紹和主要唱段譯成十五六頁的外文說明書,劇名譯成《梁與祝的悲劇》。

周恩來聽取了工作人員放映新片的彙報後說,十幾頁的說明書,是不會有人看的。 他當即出了一個主意,只在請柬上寫一句話:“請你欣賞一部彩色歌劇電影——中國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放映前用英語作3分鐘的說明,概括地介紹一下劇情,用詞要有點詩意,帶點悲劇氣氛,把觀眾的思路引入電影。 這樣試試,我保證不會失敗。

影片放映那天,大廳內座無虛席。 感人的故事、優美的唱腔,250多名外國記者看得如醉如癡。 影片結束後,放映廳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外國記者紛紛讚歎,這部影片太美了,比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更感人。

語言表達是一門基本功。 領導者若想講話生動形象,引人入勝,就要不斷提升理論水準和綜合素質,勤學習,常讀書,多補充和儲備各種知識。 同時,要把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注重語言的創新,力求用簡潔、鮮活、新穎的詞語,撥動人們的心弦。

(《刊授黨校》雜誌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佈,請勿轉載,本文系節選。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